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2012-05-14 06:23:09)
标签:

旅游

文化

分类: 古迹寻踪

    日前在“话说天津卫”提及了“泰山娘娘的诞辰”话题,得知东丽的大毕庄就有一个泰山行宫,昨天早上天气凉爽,于是去骑行踏勘。从家出发经金钟河大街过外环到津蓟联络线右拐进津芦公路,只半小时就到了大毕庄。而后两次问路,一人告知大致方向,一人则具体告知,但二人都说只知这块有个庙,而不知叫什么名字。进入大毕庄村一排排密集的平房居民区,左拐右拐了几个口,终于远远看到了两根幡杆,得知到了。

     大毕庄泰山行宫坐落于东丽区大毕庄村西,属明末清初建筑,始建年月无考。据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碑记》记载,此庙系泰山行宫送子娘娘庙,经康熙三十七年戊寅(1698)、乾隆三十九年甲午(1774)、道光十九年己亥(1839)几次修葺,已形成占地750平方米,有山门,前、后殿的仿宫殿式古建筑。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庙前有桅形旗杆两根,高约5米,用双石板夹持插入基座,杆端有黄色琉璃顶,其中一枚为八国联军入侵时俄国兵用枪射毁,后为木制品代替。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两个杆顶确有不同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山门内东西两侧塑四大天王泥像四尊。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主殿建筑结构为四梁八柱。大殿正中供奉碧霞、催生、送子、天花、眼光5位娘娘。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东侧供奉弥勒菩萨,西侧是柳二爷神像。殿后是观音菩萨坐像和善才童子。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配殿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后殿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泰山行宫自清代至民国初年香火较盛。解放后曾用作大毕庄派出所办公室。1951,很多庙内的神像被毁。文化大革命期间,庙内的檀木像也被烧毁。1993年已仅存山门两间、中后殿各3间,后殿屋顶已经塌漏,西殿部分倾斜。1993年被天津市政府列为天津市修复古建筑项目之一,后经市文化局文物处精心设计,修复成仿清早期建筑风貌。19931224日举行落成典礼定为区级保护单位。现庙内还存道光十九年(1839)《重修碑记》石碑一块。记载了大毕庄泰山行宫建庙时间,重修时的状况,以及捐款建庙人名单,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这个圆炉据说也是当时的原物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回来的路上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外环金钟桥下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骑行东丽大毕庄“泰山行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