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津琛瑜
天津琛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374
  • 关注人气:6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津北站及老天桥

(2012-06-19 06:43:17)
标签:

旅游

分类: 天津风物
  天津北站坐落区境东北部,站中心里程为京山铁路134.74公里,津浦铁路以该点为起点并与京山铁路联轨,是原天津铁路分局直属一等站。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被称新开河火车站。天津中央车站、天津城火车站、天津新站、天津总站为其曾用名。
天津北站及老天桥

天津北站及老天桥

天津北站及老天桥

     1888年(清光绪14年),天津市修成第一个火车站---老龙头火车站(今天津站),作为天津的铁路车站。庚子事变之后,老龙头火车站被划入俄租界,一般中国人的出入使用均需看西方列强眼色。1902年(清光绪28年),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袁世凯,经常往来天津与北京两地,眼见天津唯一的火车站受到列强控制,袁世凯出入车站也要看外国人脸色,为此感到十分不满,遂下令在老龙头火车站以北4公里处修建新车站。

  戊戌变法失败后,袁世凯青云直上,1903年升为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直隶省会在;北洋通商大臣衙门为了和外国租界办理洋务方便,设在天津河北金钢桥口,即现在的第二医院和金钢公园所在地。袁世凯身任封疆大吏和北方洋务两要职,半个月驻保定,半个月驻天津,每月朔望必往返津保一次。依照清例,一品大员出入有仪仗马队,车轿接送,并鸣炮三响。而老龙头车站(今天津站)在帝俄租界内,俄国人不买袁世凯的账。每月朔望车站接送,不许仪仗马队带枪进入俄租界,也不许鸣炮。袁世凯倍感难堪,一怒之下,札饬天津道另修车站,指定由金钢桥起往北开一直线,径抵铁道,限当年竣工。所开辟的直线即现在的中山路(1946年以前称大经路),修成的车站当时叫新站,即现在的北站。

  伴随着北站建成和大经路的开辟,河北一带经过重新规划,完全变了模样。百年前的大经路东侧,以金家窑、小关、锦衣卫桥为中心,已形成人烟稠密的居民点;大经路西侧仅沿河一带有窑洼、堤头两个居民集中点。其余往西往北都是淮军义地,乱坟重叠,一片荒凉。根据天津道呈奉袁世凯批准的河北新地区规划,淮军义地后来一律迁葬清除。南北向从大经路起往西,依次辟为二、三、四、五等经路(现叫二马路、三马路、四马路等);东西向从南至北依次按天、地、元、黄、宇、宙、日、月等划成纬路。当时,除官厅衙署、学校占地盖房以外,经营房地产的人们看出北站建成后,河北大有发展前途,于是争先向天津县承租义地,兴建住房,出租牟利。多数是以房产主的堂名为里巷命名,一时,颐寿里、择仁里、东兴里、元福里、元善里、敏智巷等纷纷建成招租。天津自庚子事变拆城后,人口日益增多,原有城里和四关的房屋已不敷用。北站建成后,河北各经纬路上大批新房竣工,解决了住房矛盾,也繁荣了河北一带。袁世凯修建北站,本来是为了他自己抖威风,此举对天津后来的交通运输和城市发展,居然也起到了促进作用,这是他不曾想到的。

  车站于1903年(清光绪29年)正月初二完工,初命名为新开河火车站,后曾更名为天津城火车站、天津新站。1910年(清宣统2年),京奉铁路与津浦铁路在天津新站举行联轨典礼。1912年(民国元年),津浦线全线通车后,更名为天津总站。1937年(民国26年),抗战爆发,不久天津遭日军占领,日军占领天津后,火车站在1938年更名为天津北站,之后名称沿用至今。

   后来因为交通客流的需要,在1905年修建了天桥。这座天桥也成为目前国内惟一保留下来的木制桥面、钢架结构的天桥。天桥、月台(站台)等建于1905年,由新河材料厂(今塘沽站址)供料、山海关桥梁厂承建一座露天天桥,位于主站房北侧(长52.2米、宽2.9米、高5.3米)与此同时在一、二月台延长钱上构筑了造型独具、古朴典雅的站台雨棚。这是我国保存最完好一座老天桥了,它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地方史研究价值。

天津北站及老天桥

天津北站及老天桥

天津北站及老天桥

天津北站及老天桥

天津北站及老天桥

天津北站及老天桥
    做为中国数一数二的古老车站,又位居曾是天津政治文化的中心地带,火车站见证了许多历史场景。包括清代五大臣出洋考察团及立宪运动许多考察团的出洋和回国,都经过或停留天津北站,休息或搭车赴往京城。民国后,1923年(民国12年),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从北京逃出到天津北站时,遭时任直隶省长的王承斌劫车,抢走黎携带的总统印信。自打天桥建成以后,南来北往的军政要员、社会名流,只要来到北站,必须经过天桥,但这其中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慈禧太后。在清末女官德龄公主的《御香缥缈录》里,完整地记录了这段历史。其实关于当初为什么要修建北站,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说袁世凯为了讨慈禧太后的欢心,方便慈禧太后往返京津两地才建的。当然这只是一种传闻,但慈禧太后在北站中转却是真的,只是她从来没有经过天桥。 现还存有当年慈禧太后北上赴奉天,专为她在第二月台天桥下建的一座豪华防雨罩棚,后扩建为宫廷小站房

天津北站及老天桥

天津北站及老天桥

天津北站及老天桥

      由于天津北站与天桥建筑保留民国初年的形式格局并保存完好,近年来成为拍摄近代题材影视剧的理想外景地,如《冒险王》、《马三立》、《天与地》、《上海探戈》、《风雪夜归人》等电影、电视剧的剧组均曾在此取景拍摄。刘德华李连杰等许多知名演员曾在此拍摄过外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