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国建筑博览会——天津九国租界建筑之开篇

(2012-01-28 07:11:30)
标签:

旅游

分类: 天津风物

   近代天津是一座饱受列强侵略和掠夺的城市,从1860年天津开埠到20世纪初的四十余年里,先后有英、法、美、德、日、俄、意、奥、比九国租界的建立,这在全国设有租界的城市中是独一无二的。近代中国有10个城市曾设立过租界,其中上海和天津的租界发展最快,对城市影响较大。上海有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两个租界,总面积达48000多亩。而天津先后有英、法、美、德、日、俄、意、奥、比9个国家划分过租界,只是美租界在1902年并入英租界,所以人们常说天津有八国租界,总面积有23000多亩。


天津九国租界分布图

万国建筑博览会——天津九国租界建筑之开篇

历史是一种时空文化。由于租界的存在几乎伴随了近代天津城市成长的全部,而且在时间的流淌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屐痕,因此我们若想研究或了解近代天津的历史,租界便成了一个不可能回避的问题。租界,厚厚地覆盖了天津的昨天。近代天津的一切,似乎都曾处在租界的影子里。

   天津租界的出现,与中国近代三次战争,即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有关。1858年,英、法两国组成的联军从渤海湾进入海河,占领了天津,与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在条约谈判时,英法两国提出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被清政府拒绝了。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攻占天津,进而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与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条约中专门有一条规定就是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开放通商口岸,就意味着签约国可以设立租界。此时,上海的租界已经存在了将近20年,西方人从中尝到了甜头。1860年,英国首先在天津设立租界,最高峰时有9个国家在天津设立租界。同时,天津也是中国最早收回租界的城市之一。1945年,中华民国政府在对日战争胜利后,正式收回天津的最后两个租界。


陈列在天津博物馆里的“日租界”和“德租界”界碑

万国建筑博览会——天津九国租界建筑之开篇

   天津租界是西洋文化和中国传统及地域文化承载体,是天津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北方最为繁华的畿辅首邑,见证了天津近代的繁荣和辉煌。天津租界中具有各国风格样式的建筑在中国接收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留.天津租界开辟之后,西方文化对天津各个方面的影响不断渗透。租界的建设对天津的城市建设起到了促进和示范的作用。天津租界除了影响天津城市风貌的改变之外,租界文化还通过与教会有关的教育、报刊杂志等影响着天津人的文化生活。由租界教会创办的学校、医院、报刊和杂志,代表着不同国籍、不同政治利益,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文化殖民。但是它们同时又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多样性的特点,客观上促进了天津文化的多元融合与发展,在近代天津迈向现代大都会的初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九国租界的建设与发展,天津租界建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复杂性。从时间发展与风格式样分析,天津的租界建筑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60-1919年时期的建筑呈现出中古复兴式时期的风格。早期阶段的建筑活动主要是教堂、领事馆、住宅等,如1916年在 法租界的罗曼式西开教堂1907年建造的德国领事馆则具有日耳曼民居的建筑特征。


西开教堂

万国建筑博览会——天津九国租界建筑之开篇

    第二阶段,1919-1930年时期的建筑呈现出古典主义、折衷主义时期的风格。1919年前后,北洋军阀、西方列强趁机加强在天津的实力。大型银行、洋行、商场、旅馆及娱乐建筑、高级花园住宅随之相继出现。大部分银行集中在英、法租界的中街上,采用西洋古典柱式形式,如建于1924年的英国麦加利银行,立面是两层高的爱奥尼克柱式,具有古典主义风格。商业旅馆建筑集中在法租界劝业场一带,采用较多的折衷主义手法,如劝业场是古典复兴式的檐口及装饰,但门窗式样却比较活泼。


麦加利银行大楼

万国建筑博览会——天津九国租界建筑之开篇

劝业场

万国建筑博览会——天津九国租界建筑之开篇

      第三阶段,1930-1945年时期呈现出摩登建筑时期的风格。1930年以后受欧美摩登运动的影响,建筑师逐渐抛弃了古典式折衷的设计手法,代之以简洁、自由、富有体积感与雕塑感的摩登设计手法。这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有利华大楼、渤海大楼。目前,关于天津租界建筑的研究已经引起建筑界广泛的关注。


利华大楼

万国建筑博览会——天津九国租界建筑之开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