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2012-01-01 07:27:51)
标签:

旅游

文化

分类: 古迹寻踪

    古城保定的直隶总督署位于保定市裕华路,是清代直隶总督的办公处所,是直隶省的最高军政机关,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级衙署。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初为保定府署,永乐年间为大宁都司衙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直隶总督驻此,至清朝灭亡(1911),直到清亡后废止,历经182年,可谓是清王朝历史的缩影,历史内涵十分丰富,一座总督衙署,半部清史写照之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河北省人民政府也曾驻此。1988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直隶总督署的建筑布局,既承袭了前代衙署的特色,同时又受到了明清北京皇家宫殿建筑布局乃至民居建筑规制的影响。整座直隶总督衙署建筑座北朝南,直隶总督署严格按照清制修建,东西广约130米,南北深约220米,占地总面积30000平方米。以更道相隔,衙署分为东、中、西三路,主体建在南北向的中轴线上,即中路包括大门、仪门、大堂、二堂、官邸、上房等,并配有左右耳房、厢房等,三开间的黑色大门上方,悬挂雍正皇帝手书直隶总督部院匾额,封闭式的格局和威严的气氛给人一种望而生畏的感觉。其它辅助建筑等如花厅、幕府院等分列在东西两路。这些建筑均为布瓦顶、小式硬山建筑,是一座典型的北方衙署建筑群。

     直隶总督署大门以外,清时曾建有辕门、照壁、旗杆、乐亭鼓亭、一对石狮、东西班房,以及西辕门外专供每日报时及拜发奏折之用的炮台等附属建筑。这些建筑如今虽大多不存,但其所组成的半封闭格局,以及造就的威严气氛,曾给人以森严神秘,望而生畏的感觉。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大门前对称的两根旗杆由民国年间直鲁豫巡阅使曹银初建(复建于1994年),各高33.6米,为全国古建旗杆之最。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大门即总督署正门,是一座屋宇硬山式三间一启门建筑,坐北朝南,过道一间,左右门房各一间,位于1米多高的台基上。两根明柱、门槛及六扇棋盘式板门皆为黑色,含有清正廉明的寓意。大门上方正中悬一匾额,有直隶总督部院六个白底黑色扁宋大字,楹柱上挂有歌颂晚清直督业绩的对联。黑底金字,十分威严。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院内有数十株粗大的桧柏,已有460多年的树龄。每逢冬季,数百只猫头鹰栖息其上,古柏群鹦称为衙内一景。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拾级而上进入督署大门,沿甬路往北即是仪门。自仪门沿甬路北去60余米,便是总督署的大堂,大堂即正堂,又叫公堂、公厅、正厅,是整座衙署的中心主体建筑,它是以同治末年李鸿章任直督时为背景复原的。

总督署大堂,五开间,长22米,进深10米,高9米,是总督署的主体建筑。堂前有抱厦三间,堂外有砖砌的13米见方的露台。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以黑色油饰为基调的大堂布置的森严肃穆。大堂正中有屏风一座,屏风中间绘有丹顶鹤、海潮和初升的太阳,象征一品文职大员。屏风上悬挂的“恪恭首牧匾,为雍正皇帝的亲笔御书,是雍正帝御赐直隶总督唐执玉的。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室内陈列的公案桌、浩封架、职衔牌、万民伞和车轿等物品,是总督的办公用品和出巡仪仗。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该堂是举行重大庆典活动的场所。大堂明柱上悬挂着醒目的抱柱联,其中有直隶总督李鸿章70大寿时光绪皇帝及慈禧皇太后所赐的联匾,分别是:圭卣恩荣方召望,鼎钟勋贳富文年,横批:钧衡笃祜”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栋梁华夏资良辅,带砺山河锡大年,横批:调鼎凝厘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大堂外东西厢房各9间为科房,是按清廷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规制下的办事机构,用以承接地方公务事宜。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大堂外月台下40余米处,有横跨甬道的木质公生明牌坊一座,此坊又叫戒石坊,有清一朝,各级衙署均设有牌坊,形制并无定制,大多为四柱无斗拱的简易结构。 直隶总督若坐堂理事,面对此坊,戒铭时时在目,便可告诫自己必当公正廉明。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大堂东西两侧天井北进穿便门即二堂院,二堂院布局严谨,四周廊庑相通,托檩、廊沿、门楣一手江南做法,雕工精细,是同治中期(1870年后)李鸿章督直时从安徽调来能工巧匠一并修制的,如今保存完好。

二堂又称退思堂思补堂是总督日常办公和接见外地官员的地方。东侧室为议事厅,西侧室为启事厅,是总督与幕僚议事之所。立堂呈四合院形制,布局严谨,四周庞廊贯通。托凛、廊檐、门嵋一手江南做法,雕刻精细。其木结构还留有宋、元风格。堂内悬有政肃风清匾额,正中竖一木雕三扇座屏,中间雕有麒麟,象征一品武职大员。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此外,尚有耳房各2间,东西厢房各3间,厢房门前有抱柱石,室内均为穿堂屋,开设后门,可直通东西更道和花厅。总督署的二堂是总督复审民刑案件,会见外地官员的地方。

    虽然直隶总督署的规模和等级与故宫无法项背,但它也是前朝后寝的格局,朝、寝的分界线就是二堂之后的内宅门,内宅包括三堂和四堂。三堂又称官邸,是总督的书房和内签押房(办公室),历任总督习经练字、著书立说,主要就在这里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四堂又称上房,这里花木繁茂,是总督及其家眷生活居住的地方。

   督署东路建筑,在清代自南而北依次为招待外地客人的寅宾馆、武成王庙、衙神庙、钱粮幕府院、存放文官车轿的库房、东花厅、外签押房、东北侧厨房以及供杂役、仆从人员居住的胥吏舍等。 西路主要建筑自南而北有武职胥吏居住宴乐之所──合乐轩、马厩、两进院落的刑名幕、考试武官射手的箭道,致祭旗纛的旗纛庙,西花厅、办事厅、花园等。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保定之直隶总督署(一)建筑布局篇

 

随着历史长河的流逝,从全国范围看,做为清代官式建筑的总督衙署,如今大多荡然无存,即使是残留的遗址,也往往历经改建,面目全非,已失去清代官衙的内涵,而充分体现雍乾时期建筑风貌,在我国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省级衙署━━直隶总督署,多年来一直为党政军界驻守,才得以妥善保护,因此它自然就成为具有较高文物价值和研究,欣赏清代官式建筑的最好实物史料。 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座古衙的存在,对古城保定乃至河北历史、建筑等领域文化内涵的补充,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拥有珍贵的文物价值。

 20001019日,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政府、山西省霍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省内乡县人民政府、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单位,联袂推出了中国古代四大官衙国际旅游专线” , 即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古代官衙故宫,以及均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省霍州署、河南内乡县衙。这古代四大官衙,收藏了无数稀世珍宝,成为中国古代官衙的象征和见证,以特殊的魅力闻名于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