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滨海新区游——塘沽之“大梁子渡口”

(2011-09-24 06:28:13)
标签:

旅游

分类: 天津风物

   天津水多、河多,桥梁、渡口就多,以前仅塘沽就有渡口7个。海河横穿塘沽,衍生出众多渡口,这些渡口在塘沽交通史上曾写下辉煌与传奇。尽管随着海河下游多座桥梁、隧道以及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渡口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在塘沽人的心里,仍留存着对渡口的怀恋与记忆,百年渡口已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我带着几许好奇,亲自探访了本市目前客流量最大,也是海河下游塘沽段仅存的一座,也是塘沽最古老的渡口之一的大梁子渡口,探秘它的百年传奇。

    大梁子渡口建于清初,1964年前一直用舢板摆渡,那种舢板很小,只能盛下30多人,每次过河,人都挤得满满的,连船头船尾都站满了人。由于安全系数太低,一般刮风下雨下雾的天,几乎都不摆渡。特别是冬天,海河一结冰,有20多厘米厚,船根本无法动弹。1964年以后,大梁子渡口终于有了一艘蒸汽动力船——海康号。该船身上留有“大清国巡洋舰”标记。海康号虽是蒸汽动力,但马力十分有限。船上的空间也十分狭窄,每次只能摆渡50多人。很多骑自行车渡河的人,干脆人站在船舱里,而把自行车悬空在船外面。由于大梁子渡口处于风口,河风很大,人们渡河的时候就都往避风一面挤,船就向一边倾斜,每次都急得船老大大声嚷嚷:船要翻了,往那边匀匀。1980年以后,由于到海河南岸大沽化工厂上班的人增多了,大梁子渡口一下子火爆起来,每天都有1万人左右从渡口过河。如果赶上上下班的点,渡口就要排成长龙。人们甚至拆掉渡口大门上面的铁栅栏,以便能抢先把自行车放进来。渡口经常出现上船和下船的人挤在大门口的情形,每到这个时候,渡口工作人员都会笑称为暴动。为此渡口1981年又给拖船上加了个驳船,这样每趟就可摆渡500人了。随着桥越建越多,渡口逐渐成了夕阳行业,大梁子渡口从1998年后就在苦苦支撑着。大梁子渡口有了一艘150匹双机的自行式客船,这艘船的安全系数和抗风浪的能力都大大增强了。尽管海河上的桥多了,但是渡口还是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桥一般都比较长,不适合行人通行,相比之下,渡口就比较方便;开启式桥开启的时间不固定,而渡口是10分钟一趟船,很准时。因此现在还有很多人选择从渡口过河。现在日客流量最高可达万人次

滨海新区游——塘沽之“大梁子渡口”

滨海新区游——塘沽之“大梁子渡口”

滨海新区游——塘沽之“大梁子渡口”

滨海新区游——塘沽之“大梁子渡口”

滨海新区游——塘沽之“大梁子渡口”

滨海新区游——塘沽之“大梁子渡口”

滨海新区游——塘沽之“大梁子渡口”

滨海新区游——塘沽之“大梁子渡口”

滨海新区游——塘沽之“大梁子渡口”

滨海新区游——塘沽之“大梁子渡口”

滨海新区游——塘沽之“大梁子渡口”

滨海新区游——塘沽之“大梁子渡口”

滨海新区游——塘沽之“大梁子渡口”

  在地处海河下游的塘沽,渡口成为联系两岸的重要交通手段。相关资料显示,至新中国成立前,海河下游塘沽段就曾有三块板、太平街、西开、水线、后关、西庄子(德大码头)、大梁子、田庄子等渡口,但此后,多数渡口因城市建设及拆迁改造,相继停渡,使得大梁子渡口成为目前海河下游塘沽段所剩的唯一一处重要渡口。“短期内,渡口仍将在改善塘沽海河南北两岸交通中发挥一定作用,但随着未来海河隧道的建成开通以及今后海河下游规划建设更多的桥梁,大梁子渡口这一古老渡口也将会退出历史舞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