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世奎手书“天津劝业场”

(2011-05-06 18:57:16)
标签:

文化

分类: 人物采英

    华世奎(18631941), 书法家, 字启臣,号璧臣。汉族,天津八大家之一。祖籍江苏无锡,后迁避于天津。生于天津老城厢东门里。清内阁阁丞,民国成立之后,以遗老自居,终生不剪辫子。同严修组崇化学会,主其事。

华世奎手书“天津劝业场”
    近代,天津最著名的书法家当推华世奎、严修、孟广慧、赵元礼。其中,华世奎位列榜首。一方面是华的书法造诣出类拔萃。另一方面华曾任八旗官学教习,是清朝赏加二品顶带的大臣,可谓官高爵显。华世奎的书法,真、草、隶、篆诸体,无有不精。而最能代表其书法风格的要算他的楷书作品,走笔取颜字之骨,骨力开张,功力甚厚,有馆阁气魄。书法作品小至蝇头小楷,大至径尺以上榜书,结构都很凝重舒放,晚年更加苍劲挺拔。

    手书的"天津劝业场"五字巨匾,字大1米,苍劲雄伟,可谓其代表作。天津劝业场牌匾被国家文物局命名为中华历代名匾,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华世奎先生一生只有两幅大字榜书,除了北京的和平门,就是这幅“天津劝业场了。

华世奎手书“天津劝业场”

      说起华世奎手书“天津劝业场”,还有这样一段“一匾两题”的故事。

 

    据华家后人回忆:求字当日,华世奎正在给弟子董凤桐和自己讲授孙过庭的《书谱》,这时仆人徐升走上楼说:德商买办高星桥(劝业场的创始人)派人求写"劝业场"牌匾,并求见老爷一面,不知老爷见与不见。华世奎听了,略作沉吟,淡淡地说:"请!"时至今日,这声淡淡的请,依然特别刺耳,因为按照当时惯例,凡有登门求字者,皆与账房负责人谈妥价钱即可,华世奎从不接见求写匾额的客人。但因高星桥在天津势力非同一般,华世奎却也不得不破了这条规矩。功夫不大,高星桥派来的"使者"走进书房,来者简明扼要说明"劝业场"牌匾的尺寸大小后,遂叫人端来300块现洋,非常客气地说:"区区润笔,不成敬意,馈赠先生一茶耳。"华世奎淡然一笑,颔首将此事应允下来。当时,还没有影印、照排、放大的技术。主家要多大的字,书家就得写多大,像"劝业场"牌匾属于榜书。写榜书是非常见功力的,不好写。当时华世奎先生是拼起了三张大八仙桌铺上纸,一气呵成。

  不料事隔几日,那位"使者"便不期而至,他又送来200块现洋,面带难色地说:"因为一时疏忽,几乎贻误大事,烦劳华先生为'劝业场'再题'天津'二字。"华世奎听罢,心里很不痛快,于是吩咐仆人徐升,当即铺纸研墨,挥笔题写"天津"每字100大洋的价格,五个字即500大洋。按此价格,当时可买高级面粉250袋,足以支付四口之家两年的开销,可谓一字千金。


华世奎手书“天津劝业场”
    华世奎旧居始建于清末民初,位于天津市河北区北安道3号,原属意租界,总面积448.16平方米。该楼为二层楼房,带地下室,砖木结构,坡式瓦顶,上筑阁楼与老虎窗。

华世奎书法作品

华世奎手书“天津劝业场”
华世奎手书“天津劝业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回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