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马刺与美国市场文化的背离性

(2014-12-07 09:05:26)
标签:

体育

篮球

nba

马刺

波波维奇

分类: 篮球风云

http://s7/bmiddle/002dA0Q7zy6ObN2HsDY86&690

生生掐死灰熊,马刺再一次狠狠地教训了,那些妄图挑战他们不老权威的人。而灰熊输得半点都不冤,他们只是和很多年轻的球队一样,败给了单纯。

和马刺打球,很多球队的心理上都会经历从一股狠劲,慢慢被磨到一股怨气,最后变成没有脾气的过程。这也情有可原,即便你是属于再吹毛求疵的人,想在马刺身上找出半点不和谐,那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

太合理,这是马刺最鲜明的标签。他们有着世界上当今堪称最完美的团队体系,有如教科书般的技战术素养和水准,甚至让人都无法想象这是五个人,而不是程序设定好的机器人,在场上打球。他们的配合是如此地天衣无缝,天衣无缝到似木偶一般,心甘情愿地任由在他们幕后操控者波波维奇随意摆布。

记得在马刺今年总决赛第三场不费吹灰之力拿下热火之后,笔者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我想,那些在马刺、在波波维奇手下打过球的球员,他们真的体会到了篮球比赛的乐趣了吗。他们心甘情愿地成为被摆弄的木偶,他们的职业生涯里没有自我情绪、不存在英雄主义。关于奇迹,他们只能惊叹,或者干看着。就像一个平凡的美国人一样,他们按着社会要求的既定轨道,苟活上层,生老病死,平淡一生

到现在,马刺全队依旧如此。在场上的五个人就像邓肯那呆萌的脸一样,很少能看到他们随比赛进程所应该表现的喜悦或是伤心。

而且更关键的是,在美国当今的市场文化中,马刺显然是一个格格不入的异类。美国的主流文化强调的是英雄主义,对于固守理念的挑战。比如,很多好莱坞大片中都充斥着各种超级明星,或是干脆打造一个平民英雄,再上演屌丝逆袭的戏码。这些都说明,英雄主义从来都深深地植入在美国文化当中。而马刺,恰恰就是这样被美国文化从来所抵制、所抹黑形象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大卫·斯特恩掌管联盟时,联盟就开始主打球星牌。而当中最好的一张牌,当属篮球之神乔丹。当初NBA开始被不断推向世界时,乔丹那美如画的后仰跳投、那惊为天人的扣篮,以及最后时刻力挽狂澜的绝杀,都对于NBA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NBA是一个商业联盟,为了利益,他们需要球星,甚至没有球星也要制造球星。而NBA主推的这种市场文化,也正是美国英雄主义的一种绝佳代表。

而马刺现在所走的路,却显然是与当前美国主流市场文化背道而驰。圣城信仰体系,来到这里,就意味着没有英雄主义:他们可以很自然地让一个毫无卖点的新秀成为FMVP。然后让联盟彻底失去一个季终推广的大好机会。而这和他们在05年和活塞的总决赛创造了NBA收视率新低的行为也如出一辙。

有时候想想,马刺的球确实看点不多。他们就像娘们一样出招,不正不明。他们很是欢迎像布鲁斯·鲍文这样,能够阴招频出、手脚并用废球员的人,而且即便是大摇大摆地阴了别人,也可以看起来如此地“问心无愧”,因为反正有球队给他撑腰。而且他们更像是一个联盟中的“自私鬼”,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让球员大摇大摆选择性休战,从而让对于球迷,哪怕是对自己死忠的渴望都可以完全置之不理。再从大的方面讲,NBA总归是娱乐性的,就像从来没有什么所谓的忠诚一样,倘若NBA其他球队也都学马刺这样死守规矩的打法,那NBA估计就没人看了。

马刺现在是一支很棒的球队,但是,在NBA当前主推的文化理念中,他们显然不是主角。


文/盯梢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