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昆明亿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尤春水

标签:
昆明亿达投资董事长尤春水闽商在中国财经 |
分类: 《闽商在云南》 |
春风着力年年在
水竹清风度岁华
——记昆明亿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尤春水
http://s3/middle/791a2b68g771ed88fd3a2&690
创业是一个把自己的理想付诸实施的过程,需要把人的智谋和各种资源相结合,非持之以恒难行,非业务精专难成。而创业者必须具有持久的激情,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脚踏实地的态度,同时需要有勇气面对困难和失败!在著名的旅游城市景洪(西双版纳),我们约见了这位奋斗在人生旅途中的闽商——尤春水先生,他像许多执着的企业家一样,摸爬滚打,经历了无数艰难与困苦、挣扎与成长,在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曾经深陷逆境,也跌倒过,却依然孜孜不倦地坚守自己的信念。
英雄莫问出处
1965年,尤春水出生在晋江内坑砌坑村,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即便节衣缩食,勤劳苦干,家境依旧贫寒。初中毕业后,年纪尚轻的尤春水便离开了学校,在家乡的砖厂烧火,一个月领着一百左右的工资,帮补着家计。这份工作,他一直做了三年,但心中的目标并不曾退去,随着时日的增加、阅历的积累反而更加浓烈。1988年的一天,一名在云南发展的亲戚返回家乡,向尤春水说起了云南的市场。他发现这些亲戚靠着外出的打拼,都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而自己依旧默默的在村里当着一名陶瓷厂工人。闽南人爱拼会赢的创业精神在他心中涌动,青春的激情占据了他的心扉,抱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探索,他毅然决定跟亲戚们到云南打拼。
但尤春水的想法却没能得到大多数亲朋好友的支持,因为大家觉得他太内向了,连看到生人都不敢同人家讲话。“晋江的大人都觉得内向不敢讲话的小孩子,肯定没什么出息。”尤春水笑着说。
尤春水越发不认输,他想:“我一定不会输给别人。别人能做得到的,我肯定也做得到。我还要做别人不一定做得到的事情。”看孩子坚持,尤春水的父母东挪西凑了近千元,对他说:“你好好去锻炼就行了。”
“家人给了我极大的支持,母亲在送我出门时恋恋不舍,对我千叮万嘱,没有赚到钱没有关系,出去锻炼一下自己,平安回来就好。”
尤春水语气平和的说道,都说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它无私、仁慈、宽容而伟大,犹如温暖的太阳,奉献着她的光芒。在尤春水的心中,不能让母亲失望是他前进的一大动力,“记得那时候刚刚出来创业,身上携带两千元,数目虽然不大,但已经是家里所有的积蓄……”
1988年,带着梦想和家人沉甸甸的爱,他踏上了云南的列车。
初出“茅庐”: 到别人走不到的地方去
背景离乡,来到昆明的尤春水,选择的依然是自己所熟悉的陶瓷业。在春城人生地不熟,同大多数初来云南奋斗的人一样,他也是先从供销做起。1988年,在昆明做陶瓷供销的晋江人已有不少。此时初来昆明市区的尤春水感觉自己和这些老供销竞争不了。怎么办?
尤春水做出决定:到别人走不到的地方去做。
“我一定不会输给别人。别人能做得到的,我肯定也做得到。”
尤春水自立自勉,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思考,不断思索成功的方法。“我喜欢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意,有创意才能更好的创造。”正是无数个黑夜的思索,他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城郊包围城市’道路。
“偏远的地方交通不方便,很多人不愿意去,这样就给我留下很大一个市场空地,刚刚创业的时候什么苦都能吃,当时钱不多,每天只吃一顿饭,最多也就两顿,为了省下5分或1角的公交车钱,每天要走四五十公里的路,担心钱花光了得回家。”
“当时跑到人家公司或者工地上,看到有两个以上的人,我都不敢进去,我就等对方只有一个人时,才进去。要不然就是明天再来。多来几次多走几十公里都不怕,但当时就是不敢和很多人说话,人家在忙时我也不敢和人家说话。这种情况我就等,等人家方便了,我再和人家说话。有时候,发张名片给对方就回来了,一句话都不说。”尤春水说,“给人家的第一印象要好,人家很忙时就不要打扰人家。”两个多月后,尤春水终于跑来了第一单,这一单让他赚了3000多元。“虽然赚的不多,但却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对于那段艰难得让人记忆犹新的日子,他只是微笑着轻描淡写一番,但就这短短几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小伙子为了闯荡出自己的一片天地,翻山越岭、爬山涉水,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挖掘市场,寻找客户,用自己的人格和微笑克服了地域的差异和语言的障碍,在云岭留下了自己的脚印。
1992年,有了初始积累后,尤春水开了一间店铺,在他看来,作供销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驻扎点就等于没有窗口。1993年,凭自己的努力和诚信,他接到了一单1200万元的订单,这笔在他看来是‘意外’的订单其实是他多年信誉与人品的嘉奖。这笔生意做完后,尤春水有了资本,订单也越来越多,逐渐在昆明建材市场上打出自己的信誉。生意多了,尤春水忙不过来,于是将村里的一些人带到昆
明来帮忙。
大舍有大得,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生总是有起有伏,事业也一样有发展也有低谷,甚至是摔倒。1995年,尤春水也经历过一次失败的投资,很多人不愿意提起过去的不如意,但是他并不刻意去忽略它,因为从中受益匪浅。“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专业,都要懂得管理。”尤先生向我们说起他从失败中汲取的经验。
在人生的奋斗中,就是应该保持这种拿得起也放得下的心态,“我最大的财富就是经验。出来做生意时我就相信只要我有心,努力了,每件事都会变得顺利。”
2005年,他成立了亿达投资有限公司。2006年,闽商在云南的队伍更加庞大,看着那么多的老乡从事建材行业,尤春水脑子突然灵机一动,“为什么我们不能自己搞建材市场?”就是瞬间的想法决定了行动,行动又造就了结果。这位敢想敢做的企业家又一次将想法付诸实际,于是同老乡合作,启动宝象陶瓷批发商城项目。2007年东部建材城又在他的筹备下顺利开业了。同年,他又将事业拓展到西双版纳,在当地动工建设曼弄枫家具商场。2009年11月,为了更好地经营西双版纳的生意,他成立了西双版纳添颐禾投资有限公司。
“敢冒风险,爱拼会赢,合群团结”是闽商精神的真实写照,用在尤春水身上同样贴切。生活有所好转后,他想着如何团结乡亲寻找更好的项目投资,创造更好的生活,于是早在1993年尤春水就和
20多个老乡组织创办了商会,并在1995年正式挂牌成立。十几年来,商会不仅为会员提供互相交流协作的平台,也为慈善事业送来丝丝暖意。拥有多种头衔和荣誉的尤春水依旧低调行事,积极投身公益,在学校,修路和敬老院等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我们问及具体捐赠数字时,身性沉默寡语的他只是轻轻的点头微笑,说自己仅仅是尽微薄之力。“虽然家人很多都已经在云南生活,但是落叶归根,自己这一辈子肯定会回去的。”谈到家乡,尤春水希望自己有机会回乡投资,重回生养他的家乡。
编者手记
当我们走进曼弄枫家居商场时,里面有七八个人,尤春水一一给我们介绍了一下。于是,我们开始泡茶,就像在晋江的家一样,而他们,就像左邻右舍一般亲切和热情。这些人大都来自同一个村—晋江市内坑镇砌坑村。
“有钱大家一起赚,我们晋江人的习惯就是这样,哪里能赚钱,就一个带一个。”尤春水说。
“讲义气、重感情、讲信用、敢喝酒。”这是云南当地人对晋江人的印象。由此,我们不难解释为什么拓荒者们会这样去传帮带同乡了。是啊,晋江在全国各地有如此庞大的供销大军,靠的就是拓荒者们的传帮带,再加上晋江人输人不输阵的团结精神,于是,“晋江”两个字成了一个品牌,一个无形的资本。
西双版纳添颐禾投资有限公司 董事长
曼弄枫国际家居商城 董事长
昆明亿达投资有限公司 董事长
昆明东部石材城 董事长
云南省福建总商会 常务副会长
云南省石材商会 常务副会长
昆明市晋江商会 常务副会长
官渡区内坑商会 名誉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