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万种。与一座城的相遇°』


标签:
相遇一座城杂谈 |
分类: ❀丝路花雨❀ |
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闯进一座城市,开始一段意想不到的旅程,如一只搁浅在高空的风筝,想自由,却又有所束缚,一旦挣脱,就会完全的失去。
因一个人、一个地名先入为主地恋上一座城市,也会因一场遭遇、一次不快莫名地厌倦一座城市。每个人都会对所到的城市有着主观的印象,并与之作出自己的评价,这也就是他/她眼中的XX城。
可是,一座城市到底有着怎样的风情,恐怕一生相许也未必品尽。城市在变,人的心境也会随着时间阅历的增长而改变。
不刻意放大一个城市的优点或丑陋的一面,就会在这座城池中得到满足,与其并肩同行,细品朝夕变幻带来的温暖与感动。
也许,你并不满意当下所寄居的藩篱,但是,你不得不面对它所带给你的一切。(想起在米兰昆德拉的某本书里看过的一句话:我们都看不起这个世界,却不得不靠这个世界来滋养眼睛。)
◇
不论是在熟悉或陌生的城市栖居,不管这是一座大小如何的城市,既然选择了与之相伴,必定会在逐渐地适应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只是,在高压、高强度下久了,总怀疑自己丧失了慢下来生活的能力。
偶尔的停下来,看看周遭的环境。驻足一朵花开的时间,即便听到的是聒噪的声响,也会平添许多情趣。
不一定喜欢马路上划过的车流,却发现自己正在与时间争分夺秒;可能意识到了不食早餐带来的危害,却可以找出千万种借口习惯性地跳过;明明与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邂逅,却总把欣赏的心情留给了下一次的相遇,殊不知,再一次的擦肩可能要花光一生的运气......
既然城市给了向前的推力,剩下的就看自己如何掌握这力度了。
◇◇
骤雨来袭,看一场倾城雨。灯火万家,青丝乱舞染霜白。咖啡沁指香,静看人间的繁华来去,惟有青山翠颜。
可将城市的每一角细细地揉碎,用细节来展现它的温润如玉。也可选择性地保留,用粗线条勾勒出它的整体轮廓。
不难察觉:凌晨落寞的灯光曾鲜活地存在于风驰电掣般的风尘中,涸泽的城市中也会发现一泊欣喜的水泽,一扇玻璃窗前与窗后上演着决然不重样的两出戏剧。
只因了一道风味独特的小吃,或一瞬间静谧到可以听见呼吸的画面,亦或城市上空的几道平直的飞行云,就可以无可救药的喜欢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细节。那些与细腻背道而驰的粗犷,亦被包容,被收藏。
有些人天性喜欢带有几分狂野的城市,暗合了其放荡不羁的个性,有着某种冲动的欲望,能够给予足够的追求空间。而潜藏在城市另一面的“堕落”,则是其疗伤的温柔乡,很少被提及,却或不可缺。
◇◇◇
一方水土,哺育了一方文明;一种氛围,成就了一种个性。
当有人介绍自己所来自的地方时,我们总能快速的调动已有的记忆来迅速定位其大致的品性。上海的商业性、北京的文化性、广东的嗜食性......或许,它并不能精确地描述它所养育过的每一个人,却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其中的每一个人,因此,它是一种总体的印象,一种文明的象征符码。
自古以来,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就被石有天壤之别,只是到如今,还没有准确地划分出南北的界限,所以说,它只能是从总体上的一种粗略概括,但却有着实质性的意义。
一座城市的温度,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所赋予的,是温情还是冷漠,就看这座城市剩下多少良心了。一个有凝聚力的城市不一定能给出多少温情,但是缺乏共鸣的城市一定是一个冷酷无情的死城。
之所以深深地爱着一座城,多半也是留恋这座城市所释放出的温暖。免不了的人情世故,要么世态炎凉,要么温情永存。
◇◇◇◇
很多的城市,现世都以故称冠名,北京又名紫荆城,南京别称金陵,武汉亦唤江城......意蕴饱满的别称下,掩藏的是一座城市的历史风华,或辉煌,或凄美,或疼痛。
很多的时候,我们太过于满足当下的生活而忘却了这座城市前世的经历。但是,隐藏于其中的情结,一旦被触及、被挖掘,就会如泉涌般止不住地流泻出来。这就是对一座城的眷恋。
城市中残存的古迹,一条承受过秦风苏雨的河流,那轮给予唐诗宋词灵魂的明月,它们一直静默地守候着一座城市的悲欢离合。
有时候,我们需要掀开被尘封的过往,重拾那份故意抛却的情怀,不逃避,不哀伤,与一座城的前世今生坦诚相待,善待每一个在此居住过的灵魂。
◇◇◇◇◇
一个城市可以有绚烂的色彩,但经过时间的淘洗最终沉淀下来的只可能是黑白两色。
我们都惧怕流年,却又不得已与之结伴同行,最终,我们被其残酷地抛弃在了身后,没人能敌得时间。流年不败,我们留自己在时光的身影后安静的细数那些与城市发生的情缘。
时光荏苒,记忆褪色到已记不清一座城市的模样时,我们就会以一座城市的光明与黑暗来定格其主色调。经年后,才懂得那些丰富过城市的色彩,不过是表象罢了,只是在为最终的积淀做铺垫。
城市的黑白色,并无贬褒之义,只是在呈现生命的本质罢了。每个人心中,最终颜色都是根据自己关于这座的城市的记忆所给出的,那是承载着一切美好或遗恨的终结。
当深深地融进了一座城并羽化为其中一部分的时候,总有一座城市的名字被提及时,会触动心中最柔软的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