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亚洲阿曼马斯喀特 |
马斯喀特(阿拉伯语:مسقط,
Masqaṭ)是阿曼的首都,也是马斯喀特地区最大的城市,截至2019年马斯喀特市区共有人口138.2万人 。
马斯喀特市区面积横跨大约1500平方公里, 整个市区沿着阿拉伯海岸线自然伸展, 形成狭长形状,由6个区组成。
早在公元1世纪时马斯喀特就以东西方之间重要的贸易港口而闻名于世。
历史上马斯喀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不同的当地阿拉伯人部落和外来的入侵者如波斯人和葡萄牙人所统治。
在18世纪一股地区军事力量使得马斯喀特的影响力远至东非和桑给巴尔。
作为阿曼湾的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马斯喀特吸引了来自波斯人、俾路支人和古吉拉特人等族的商人和居民们前来定居。
自1970年阿曼苏丹卡布斯·本·赛义德即位后,马斯喀特经历了快速的基础建设,并促进了充满活力的经济和多民族社会的发展。
马斯喀特历来就是经销香料的地方,因而它最早的名称为“米斯卡”,意为“香料之地”。
上世纪初,阿曼历史学家们在他们的著作中将它写成“马斯卡德”,其意为“一张皮革”。
其后,“马斯卡德”逐渐演变成“马斯喀特”,在阿拉伯语中,意为“东西飘落之地”,也有人将马斯喀特解释为“圣者之墓”。
多石的哈贾尔山(阿拉伯语:جبال
حجر)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就是石头山的意思,它组成了马斯喀特的主要风景,城市位于沿着阿曼湾的阿拉伯海边上,接近战略要地霍尔木兹海峡。
而马托拉(阿拉伯语:مطرح)港口区的滨海大道和港口则组成了马斯喀特的东北角。马斯喀特的经济主要依靠贸易、石油和港口。
马斯喀特位于阿曼东北部,地理坐标是北纬24°、东经57°,北回归线穿过这一地区的南部。
城市的西边靠着巴提奈地区的平原,东边则是东部地区,南边则靠着内地地区的内陆平原,而阿曼湾则形成了城市的西、北两个边。
沿马斯喀特海岸的地下水非常深,形成了两个天然的港口分别位于马托拉和马斯喀特,西哈杰尔山脉穿过城市的北部海岸线。
马斯喀特地区是非常典型的火山岩地貌,主要由蛇纹石和闪长岩组成,沿着阿曼湾海岸从达塞特地区到易提地区一直延伸长达10到16公里。
从达塞特到拉斯吉萨,火成岩组成了马斯喀特的山丘和山脉,跨度大约有30英里(48公里),这些火成岩包括蛇纹石、翡翠和玄武岩,是典型的阿拉伯半岛东南地区的岩石类型。
马斯喀特的南部,火山岩地层被分割开来并形成扭曲状,聚集在一起上升至海拔1800米的高度,而在内地地区则拥有杰比尔·阿赫达尔山脉(阿拉伯语:جبل
اخضر,意为绿色的山脉),这里也是阿曼海拔最高的区域。
马斯喀特的山丘绝大多数都缺少植被,但富含铁矿。
咸水湖类型的沙漠植被在马斯喀特占主导地位。
库鲁姆自然保护区包含了像Arthrocnemum Macrostachyum和盐土质的Halopeplis
Perfoliata珊瑚礁这样的植物,这些植物在马斯喀特非常常见,而冷珊瑚则存在于马斯喀特的卫星城尤萨和海兰阴暗的海湾中。
加之,小的澄黄滨珊瑚也在海兰生存下来,并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平顶的路面,在退潮时就可以看到。
马斯喀特市内高大的建筑群整齐地坐落在一片绿树花草丛中,街道上汽车川流不息,现代化的国际机场、广播电视台、宾馆、工厂、学校等,匀称地分布在海湾岸边。
这些别墅设计新颖,建筑精细,四周有漂亮的走廊,房外有花园,外墙上雕有阿拉伯式花纹图案,在五颜六色的鲜花衬托下,显得美丽而幽静。
漫步街头,街道中心和马路两侧,绿油油的草坪和艳丽的鲜花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鲜嫩,使整个城市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东部的马斯喀特区,是古城区,城市最早是从这里发展起来的,城内有壮丽的王宫,小街窄巷深处是传统的阿拉伯小房,并保留有两座古老的城门和一段城墙,因依山临海,山势峭拔多姿,与海水相映,蔚为壮观。
1508年,葡萄牙殖民者占领马斯喀特,一直统治到1650年。在这期间,先后在附近山上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米拉尼古堡和约雷力古堡,马斯喀特古城因此得名。
现在古堡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游览。
古城区拥有现代化设备的总统府苏尔塔宫,给这个古香古色的老城区增添了现代化色彩。
同老城区隔一个山口的芦苇区,是商业中心,这里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大型商场连成一片,是马斯喀特最繁华的地区。
丘尔梅区临近海湾海滨浴场宽阔而宁静,海滨的许多小山头上,盖满了绿瓦红墙的小别墅,是著名的旅游区。
密庭艾·卡勃西区是外国使馆和居民住宅区,外国驻这个国家的使馆整齐地排列着,掩映在一片翠绿的树木之中。
临近使馆的一幢幢住宅楼,式样新颖,错落有致,加上四周苍翠的群山和蔚蓝的海面衬托,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一幅十分美妙的自然景象。
20世纪60年代,马斯喀特还保持着中世纪古老城镇的简朴形状,居民仅约七八千人,而今天的马斯喀特已成为阿拉伯湾的旅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