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里求斯】莫奈山
标签:
旅游非洲毛里求斯莫奈山 |

大海犹如一首蔚蓝色的歌,歌声中飘过一叶小舟,撑船的克里奥人赤足站在船舷边,两个男孩坐在船上,冲我们友好地招着手,身后巍峨的莫奈山注视着淡定快乐的人们,面对波澜不惊的一泓海水,似乎发出一声尘封已久的叹息,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但是历史是不能忘却的。

毛里求斯,

毛里求斯的世界文化遗产,位于西南半岛上的莫纳山(Le Morne),全称莫纳布拉班特山(Le Morne
Brabant),山不高,556米,是玄武质岩山,2008年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

毛里求斯在历史上是奴隶交易的重要中途站,18世纪中叶,奴隶贩子运走的非洲奴隶每年有三四万人,除了运往美洲外,还在东非沿岸及马达加斯加岛把奴隶运往毛里求斯和留尼汪岛。

想起小时候看到的一部描写奴隶贩运的电影: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奴隶们被塞到船舱里,受着非人的待遇,终于忍无可忍,火山爆发了,他们同贩奴者拼死格斗,劫持了贩奴船,驶向自由的他乡。

这部电影仅是万千贩奴史中的一组小镜头,在人类近代史上,奴隶贩运写下了最可耻、最卑劣的一页。

荷兰,法国,英国先后在毛里求斯从事大量贩卖奴隶的交易,全岛经济都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

直到1835年英国殖民者宣布废除奴隶制的时候,毛里求斯还有六万五千名奴隶,而奴隶们也在不断抗争,最惨烈的一幕就发生在莫奈山。

当时有一批奴隶不堪压迫,逃到此地藏匿,因为临海的一侧山势险峻,地形隐蔽,四周都是悬崖,他们在洞穴和山峰上聚居,建立起小社群,莫纳山变成了毛岛广大奴隶不惜生命寻求自由的避难所。

然而,就在英国政府宣布废除奴隶制前夕,得到错误信息的奴隶们以为即将走入绝境,便决定以一种惨烈的方式来捍卫了尊严, 他们纷纷爬上山巅,
抱着宁死也不再当奴隶的态度,从这里纵身跃入大海,顿时崖壁下尸骨无数。

听说这个故事的时候,能够想象出当年奴隶们在跳崖前的心理,应该是多么的绝望悲观。

在感慨中想到了曼德拉,想到了马丁.路德金,同样是“我们都要平等地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不同的是他们没有采用自杀的方式,而是坚持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

如今,苍翠的莫纳山成为了奴隶解放运动的象征,当地人民尤其是殖民地时期奴隶的后代已经把这里作为他们反对奴隶制的据点,每年的2月1日是毛里求斯废除奴隶制纪念日(Abolition
of Slavery)。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