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瓦尔巴】巴伦支堡

标签:
旅游北极斯瓦尔巴群岛巴伦支堡 |
在挪威北极地区的斯瓦尔巴群岛 (Svalbard) 境内的斯匹次卑尔根地区 (Spitsbergen),
有这么一个巴伦支堡 (Barentsburg), 那里以俄罗斯和乌克兰人为主。
巴伦支堡位于冰川湾的出口处,深蓝色的海水,映衬白雪覆盖的山峦。
如果不是看到破旧得房舍和堆积成山的废旧钢铁垃圾,你会以为这里是一处美丽的极地度假胜地。
从朗伊尔城乘船约3个小时即可到达,它是一座煤城,自20世纪30年代起俄国人便在那里开矿,二战期间曾一度撤离,战后返回那里。如今仍是座名副其实的俄罗斯城。
巴伦支堡在前苏联时代曾经红火过,常住人口曾经超过了1000人。
随着苏联解体,俄罗斯国内政局动荡,经济崩溃,巴伦支堡也日渐萧条。
现在这里常住人口只剩下350人,而且一半以上都是乌克兰矿工。
巴伦支堡现在生产的煤炭只供应小镇自己的电力\热水的供应,偶尔会出口一船煤以外,几乎没有啥收入。
俄罗斯的极地煤炭公司现在全靠俄罗斯政府的大量拨款来维持运转。因此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对游客来说斯瓦尔巴群岛上最热门的旅游景点是俄罗斯部分的小镇巴伦支堡游。
这里面国际政治的因素最重要。俄罗斯政府认为,俄罗斯必须维持在这里的存在。否则,一撤走,挪威人马上就会来占据这里。
黑色山地上,硕大白字写着,世界和平。当它从雪地里露面,春天来了。
巴伦支堡的圣堂(Chapel)是一座木质建筑,纪念1996年飞机失事的140名遇难者。
虽然只是个矿工定居点,但这里从邮局、博物馆,到体育场酒吧,倒是应有尽有。
这里的房子色彩都鲜艳,跟黑色形成对比,即使木本色,绝对要在外边画上油画。
远离故土的矿工们,需要一个灵魂的信仰,或者宗教,或者列宁主义。
看上去既与塑像有所区别,又浑然成为一体,有力地衬托了列宁睿智而又凝重的形象。据了解,这座塑像为前苏联时期所建。
巴伦支堡地处北纬78度,我们能在苏联解体后,在高纬度的北极地区看到这尊列宁塑像,可见这位伟人在俄罗斯人民心中的不朽地位。
巴伦支堡的俄罗斯煤矿办公室。
旅馆色彩明快,让人心情愉悦了很多,可以摆脱天气阴沉带来的郁闷。
地处极地的斯瓦尔巴群岛隶属挪威,但这里却是国际政治中的一个特例。1920年巴黎《斯瓦尔巴条约》七十多个缔约国的公民在群岛上享受与挪威公民同等的生活和工作权利。因此,斯瓦尔巴德群岛是我所参观过的第130个国家/地区。所有照片都是我2016年7月6日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