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拍: (波尔图)钟楼教士塔
标签:
旅游葡萄牙波尔图钟楼教士塔 |

教士塔教士教堂 (葡萄牙语:Igreja dos Clérigos) 是葡萄牙城市波尔图(Porto)的一座巴洛克教堂,其高耸的钟楼教士塔(Torre dos Clérigos)
在全市各处都可见到,是该市最具特色的标志之一。

此塔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

教堂前宏伟的楼梯完成于1750年代,
教堂的立面装饰着复杂的巴洛克图案(如花环和贝壳)。

宏伟的钟楼坐落在建筑物的背面,建于1754年和1763年之间。塔高75.6米,有225级台阶到达顶部,
俯瞰着整个波尔图城。

波尔图 (葡萄牙语:
Porto),是葡萄牙北部一个面向大西洋的港口城市,人口共有263,000人,是葡萄牙第二大城市、第一大港,兼波图省省会及北部大区的行政、经济与文化中心。

波尔图市由十五个子分区组成,北部接壤马杜辛纽什、和麦雅卫星都市,东部与贡多马尔市接壤;市区南部流有源自西班牙的北部第一大河杜罗河,对岸遥望加亚新城(Vila
Nova de Gaia),西面则向大西洋。

葡萄牙的国名与波酒(Sanderman Port)
都源于这城市。其旧城区与周围产酒区是世界文化遗产。

波尔图早在公元四世纪就已有人居住。其时波尔图是一个商业港口,其名字就有「港口」之意。城始建于公元五世纪。但在公元700年因外来入侵引发战争,而趋向没落。

12世纪,城市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模式,分为上面的文化区和下面的商业区两部分。在葡萄牙王国独立以后,这里便是葡萄牙的中心地区。

公元14至15世纪,大航海发现使波尔图开始成为造船港口。这时在杜罗河谷所生产的葡萄酒,也于波尔图这个地方售卖。
1703年葡萄牙与英国签订了条约,开始建立了双边贸易关系。

20世纪以来经济日益发展,为葡萄牙西北部重要经济中心。[(对岸遥望加亚新城(Vila
Nova de Gaia)]

波图地处滨海平原,冬温夏凉,年降水量900毫米。土壤肥沃,附近为重要农业区,盛产葡萄、橄榄、柑橘。波尔图是杜罗河上游葡萄酒的集散地,品质甘醇的波尔图葡萄酒,被誉为葡萄牙的「第一大使」。

波图是葡萄牙北部经济中心,亦是以出产钵酒及波尔图葡萄酒出名。

除了有名的葡萄酒之外,其他工业如纺织(棉、毛、丝)、渔业(制盐)、软木加工、机械、化工和炼油也非常发达。波尔图的外贸出口额占全国的50%,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