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 贝尔莫潘
标签:
旅游伯利兹贝尔莫潘 |
贝尔莫潘(Belmopan),是中美洲国家伯利兹的首都。贝尔莫潘约5000人,为世界上人口最少的首都之一。居民中黑人约占一半,其余为黑白混血种人,印欧混血种人和玛雅印第安人。居民一半以上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基督教新教。全市人一半讲英语,一半讲西班牙语,官方语言为英语。
贝尔莫潘(Belmopan),得名于伯利兹河(Belize)和伯利兹河支流莫潘河(Mopan),海拔76米高。位于伯利兹河畔,与旧都及第一大城及港口伯利兹市距离82公里远。
伯利兹市在1961年受飓风侵袭,被严重破坏,于是在1970年,将首都迁至内陆的贝尔莫潘。
贝尔莫潘依山傍水,河流纵横交错,风景优美,具有古代的玛雅风格。地势呈波浪形,拥有良好的排水条件。有许多建筑用的石灰和砂石,是个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
整个城市呈长方形,市中心是政府机关的办公大楼,周围是住宅,一环扣一环,结构明快,整齐划一。居民点设有商店和学校。西部是工业区。
贝尔莫潘的名称是由原首都伯利兹和伯利兹河支流莫潘河两名组合而成,位于伯利兹的中心位置。这里原来生活着印第安人,曾是玛雅古国的一部分,16世纪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62年又落入英国人之下,称英属洪都拉斯,其首府是原来加勒比海畔的伯利兹城,但伯利兹城经常遭到飓风和海啸的侵袭。
1961年的飓风掀起万丈海浪,伯利兹城几天之中就被淹没在大水之中,3/4的房屋倒塌,因此伯利兹政府决定将首都迁到贝尔莫潘。这里是一片平原,东南的玛雅山脉可挡住加勒比海刮来的飓风,而且又在国土中心,有通向南北,东西的公路干线,同时风景优美,地点适中,具有发展前途。新首都于1967(一说1966)年始建,1972年正式迁都,1981年国家独立后,贝尔莫潘成为首都。
伯利兹北半部为海拔不到61米的低地区,其中大部是沼泽;有伯利兹河、纽河和翁多河流经。属热带雨林气候。
年平均气温25-27℃,年降水量2,000毫米以上。6-10月常受飓风侵袭。森林面积占领土的90%富红木、苏木、染料木等珍贵林木。西北地区有石油矿藏。森林和渔业资源丰富。森林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覆盖率在70%左右。产红木、苏木、染料木等贵重木材,红木被称为国木。盛产龙虾、旗鱼、海牛和珊瑚等。西北地区有石油、重晶石、锡石、黄金等矿藏。2005年8月起,伯先后钻探出两口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油井,日产量2700桶。伯成为加勒比地区继特多之后第二个出口原油的国家。
1987年2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曾经和伯利兹建交。1989年10月11日,伯利兹政府转而与台灣建立外交关系。1989年10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中止与伯利兹的外交关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