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徐建宏
去过若干次盂县。
在这个被称为仇犹古国的地方,每一次都会有新颖而不一样的感受。
这一次,突然来到了仙人乡。
盂县共有8镇6乡,乍看名字,大多平淡无奇;唯有“仙人”二字,让人眼睛一亮:为什么要叫仙人?难道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或者说是一个云雾缭绕的人间仙境?
于是,脑海里便涌现出一堆相关诗句的链接:金洞仙人辞汉歌;天生一个仙人洞;梦游天姥吟留别;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在如此这般的奇思妙想中,身临其境地两度感受了仙人乡的种种况味。
略说仙人
在盂县东部的万山丛中,穿云披雾挂月梳星的越霄山,其巍然隽逸的神态历来受人仰望。山中因有伏洞仙踪的仙人洞,山下的村子也叫成了仙人村。
有仙人的地方,其灵性自然无处不在。
正巧就在两次往返仙人乡之际,看到了一篇写傅山先生的文章,文中说——
1644年,傅山经历了翻天覆地的“甲申之变”,开始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折。这年九月,他从寿阳流寓盂县,先后居住在孙家庄、藏山、七机岩、仙人村等地,度过了两年难忘的岁月。
傅山先生一生以气节著称。大凡其足迹所至,不成其典,必有其故,他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在这一带寻友访胜,也足以说明这是一个魅力十足的乡野。
我第一次去仙人,是在今年的初春时节。仙人乡的负责同志随同县政府领导,邀请了盂县籍知名作家张石山先生,同时参观游览的,还有阳泉市和盂县本地作家数十人。
作为张石山老师的随从,我一边观景,一边听老师讲解中国历史和山西文化,并长久地沉浸在一种漫长幽远的思虑之中。
那一次,我们的足迹走过了里山南村,山西峪,仙人村和越霄山。
在即将返程的前半天,我又陪同张老师兴致勃勃地登上了县城北面的高城山,欲待瞻仰仇犹天子庙,却只见到了一座高高的电视信号发射塔;只能在山顶的空地上凭空寄托一丝思古之幽情。
第二次来到仙人乡,是我带着省城五位作家前来釆风写作,以期为这个即将成为热点的美丽乡村摇旗呐喊。
用我们的足迹再一次丈量了上一次的景观外,又观看了一处有趣的所在:黑砚水河旧石器时代遗址。
这个遗址的发现,刷新了我日常阅读中对地域历史文化的常规认识和判断,内心深处产生了深深的惊讶。
在常见常觉的村庄风景之外,对仙人乡的印象不知不觉中增添了重重叠叠的厚重感。
大义仇犹
盂县全域旅游的宣传语是这样几句话:仇犹故里,忠义藏山,清凉盂县。
忠义藏山,耳熟能详。只要来过盂县的外地游客,都能或多或少地说出个大概。
而仇犹故里,却未必有几个人能说清楚。
我的年轻时代,因为酷爱文学,又早早地结识了恩师张石山先生,所以对他的作品,尤其是小说,几乎通读过好几遍。老师作品中的“仇犹遗风录”,也就深深地刻印在脑海里。此地的民俗风情,也可以说十分入脑入心。
再后来,阅读典故,就不免要对有关“仇犹”的记载多了几分留心与关注。
最完整的记录大概是这样的——
《吕氏春秋》记载:中山之国有厹繇(即仇犹)者,智伯欲攻之而无道也,为铸大钟,方车二轨以遗之。厹繇之君将斩岸堙溪以迎钟,赤章蔓枝谏曰:“《诗》云:唯则定国。我胡则以得是于智伯?夫智伯之为人也贪而无信,必欲攻我而无道也,故为大钟,方车二轨以遗君。君因斩岸堙溪以迎钟,师必随之。”弗听。有顷,谏之,君曰:“大国为欢,而子逆之,不祥。子释之。”赤章蔓枝曰:“为人臣不忠贞,罪也;忠贞不用,远身可也。”断毂而行,至卫七日而厹繇亡。欲钟之心胜也。欲钟之心胜则安厹繇之说塞矣。凡听说,所胜不可不审也,故太上先胜。
这里,不但描述了仇犹灭亡的经过,而且分析了仇犹灭亡的原因是仇犹国君纳钟心情太迫切了,致使有关仇犹国安全的主张就听不进去。
在后来与张老师的对话中,我听到了他非同凡响的见解:我们虽然不能妄测古人的策略,但迎钟而灭国的道理,谁也能懂;堂堂天子,怎么会不明白?他之所以选择了迎钟,并非不考虑国家安危,而很可能是明知不敌强大的智伯,为了保全举国民众不受屠戮,宁愿牺牲自己的王位而屈身求和。因为这样一来,起码避免了兵戈相向;而弱国的灭亡是迟早的事。
张老师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这样的天子,是一位宅心多么仁厚的君主啊!
我瞬间就明白了老师为什么要带我去拜访仇犹天子庙的原因。
在春风拂面、安放仇犹天子庙的高城山顶上,我的心如同听到美妙的纶音一样,舒展而平静。
这,其实就是古国仇犹的精髓和遗风。
伟大的先人们创造的历史,作为后人的我们是不可以用单向狭隘的心胸来臆测的。
这也算是游历盂县多次以来最有价值的体会和感悟吧!
仙迹永布
在山南村膜拜古老参天的老槐树,在山西峪欣赏新建的文化园区和巨型佛像,在垴上村感受层层叠叠的石窑石洞和美不胜收的古村落造型,给我们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享受。
在黑砚水河旧石器遗址,同行的大才女小白琳虽然没有爬上山坡,却在干燥的河床上对这一处遗址展开了激烈的想象,并写出了优美确凿的文字,感染了同行的所有作家。
尤其是当我们一起登上越霄山,面对风水灵动的美景和村庄,内心深处的感慨,一如澜沧之水,汩汩荡荡,无休无止。
仙人乡,不仅是神话传说的美丽玄妙,更多的是它散发出来的人文气息和担当精神,一次又一次地鼓荡着我们的神经和心魄。
美丽的仙迹,必然会散布向更远更广的地方!PICS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