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词中的并州快刀剪

(2016-10-21 10:57:32)
标签:

文化

历史

分类: 记忆
文_阎扶

古诗词中的并州快刀剪

并州刀剪出自太原。西汉问世,西晋闻名。传说杨贵妃喜用并州刀剪铰发,引得唐明皇也爱上了。于是上至侯门,下至民间,并州刀剪风靡天下。今天太原城中的大小铁匠巷、大小剪子巷,就是宋时生产刀剪的集中地。到了明朝,随着晋商行走四方,各大城市商埠随处可见晋府店刀剪。1961年,恢复生产不久的晋府店扩建为太原刀剪厂,产品几十年里远销海内外。2012年,并州剪刀制作工艺列入山西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并州刀剪以其快著名。快者,锋利也。以其快,需要割需要剪时,诗人词客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冷峭锐利、寒光闪闪的并州刀剪了。于是,并州刀剪在诗人笔下,被赋予多种功能。

古诗词中的并州快刀剪

首先是剪水。最驰名的,当推杜甫的“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了。定居成都时,诗人作了一首歌行体,称道王宰的一幅山水画。只见画上之水,“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所谓尺幅千里万里,上天入海者。如此之水,仿佛是从吴淞江里剪来的。要用并州快刀剪,才能立见水之真切,见水之新鲜。
至于剪花,那更没说的。乾隆避暑热河山庄,有首七绝咏剪秋萝。花瓣之尖峭,让诗兴时发的皇帝想到并州刀剪,留下“秋萝底把并州剪,应制仙人霓羽裳”之句。这里是要并州刀剪发挥它的原本功能,剪花制衣了。
并州刀真正的“多功能”,主要体现在它无物不剪。有人用它来剪秋绿,剪秋光,剪秋色。非但可剪有形之物,并州刀剪也可剪无形之愁、之恨、之痛、之相思,只是这些无形之物太特殊了,总是“剪不断”,即使如此,诗人词客难耐之际,呼来唤去的依然是“并刀”“并剪”。此外,并州刀剪还成为诗人词客慷慨激昂时的寓情之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