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门神尉迟恭

标签:
文化 |
分类: 记忆 |
文_阎扶
每到春节的时候,在城乡广大百姓宅第门上,就要贴上两幅鲜艳的门神画像:一位面如黑炭,执单鞭;一位面如淡金,执双锏。执双锏者为秦琼,执单鞭者为尉迟恭。
尉迟恭(585~658),字敬德,朔州鄯阳下无忌(今平鲁区下木角村)人,唐初著名大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为纪念他,朔州市于2001年铸尉迟恭铜像,以大理石为底座,四周浮雕其一生故事,矗立七里河以北的公园内。2010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平鲁区为中国门神文化之乡和门神文化研究基地。继2010年《中国门神尉迟恭·故里卷》、2013年《中国门神尉迟恭·考释卷》出版后,2016年年初《中国门神尉迟恭·寻访卷》问世,中国门神尉迟恭系列丛书渐呈蔚然大观。
作为门神,尉迟恭的传说千古传颂。
一天,唐太宗梦见一位将军求救,他自称泾河龙王,玉帝命他到人间行雨,可他下少了,闹出旱灾,玉帝大怒,判他死刑,翌日午时由魏徵监斩。将军请求皇帝想办法让魏徵别去,唐太宗一口应承下来。第二天一大早,唐太宗派人叫来魏徵陪他下棋,一直下到中午。不料魏徵累了,打了个盹儿,梦中却去监斩了。泾河龙王的鬼魂便每晚找上门,抱怨皇帝言而无信,在宫外呼号讨命不止。唐太宗遂告群臣。大将秦琼奏道,愿同尉迟敬德戎装立于宫门外以待。夜里果然无事,皇帝睡得安稳。因不忍两位将军辛苦,唐太宗遂命丹青巧手,在宫门上画出他们真容。
此后民间纷纷仿效,将二将形象画于门上,以求驱邪避祟,到了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尉迟恭与秦琼成为中国两位传统门神。
山东好汉秦叔宝,一口提出尉迟敬德与他相伴,保卫皇帝,可见尉迟恭之勇武,之忠义。非勇武,非忠义,怎能担此重任?尉迟恭死后谥曰忠武。英雄惺惺相惜,从此年年厮守。
尉迟恭又名胡敬德。胡在古代是汉人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不错,这位尉迟恭正是一位胡人,鲜卑族。鲜卑族尉迟部落北魏时期入住中原,参与创造华夏历史。鲜卑人是马背上的民族,骁勇善战。尉迟恭早年以打铁为生,艰苦度日。怪不得他面如黑炭,原来是铁匠出身呐。
隋炀帝东征高丽,铁匠尉迟恭扔下铁锤,关上铁铺门,投身军戎,立下战功,于是做了个朝散大夫。
同乡人刘武周起义,尉迟恭成为其麾下一名偏将。在突厥支持下,刘武周攻陷唐王朝龙兴之地晋阳,尉迟恭随宋金刚领兵两万继续南下河东,所向披靡,击败裴寂与李元吉部,占据浍州。李孝基部进攻夏县吕崇茂,尉迟恭领兵相救。唐军腹背受敌,溃不成军,李孝基及独孤怀恩、于筠、唐俭、刘世让被俘。尉迟恭之声名,立时震动刚建立的唐王朝。
归附秦王后,尉迟恭两次挺身而出,英勇无畏,力救李世民于危急中。
东征王世充时,一天,秦王率领五百骑巡察战地,刚登北邙山,敌万余骑蜂拥而至,单雄信飞马横槊,直扑李世民。单雄信家在潞州(今长治市二贤庄),人称飞将,乃隋唐第十八条好汉。尉迟恭跃马大呼“勿伤我主!”将单雄信刺于马下。敌军退去,李世民突出重围。
邙山大战,尉迟恭横冲敌阵,擒大将陈智略,俘获六千余,斩首千余级。
尉迟恭追随李世民,还镇压了窦建德和刘黑闼,大破徐圆郎,屡立战功。
为了铲除李世民羽翼,李建成、李元吉派人多次行刺尉迟恭。尉迟恭知道后,索性大开门户,安然而卧。刺客数次入室,却不敢下手。据说尉迟恭呼噜阵阵如雷,蒙面刺客手心出汗,刀剑不举。
兄弟相阋于玄武门,李元吉欲杀李世民,尉迟恭赶到,李元吉跃马遁逃,被尉迟恭一箭射死。历史其实决定在一个个小环节上,假使尉迟恭没到或迟到,秦王毙命,则不会有后来的唐太宗。尉迟恭一箭,定下了几百年皇皇王朝,开创了中国大唐王朝的浩荡气象。
尉迟恭手持李建成李元吉首级示众,平息纷乱。奉李世民之命前去禀报李渊:李建成李元吉作乱,秦王举兵讨平,恐陛下不安,派来宿卫。请唐高祖赐手诏,让李世民指挥诸军。一场争夺皇储之位的宫廷之乱,很快以秦王胜出而告终。
贞观初年,尉迟恭击败突厥于泾阳,杀其大将,又著新功。
尉迟恭对李世民的忠义,在人才济济的唐初众将中,可谓首屈一指。
在降唐后,刘武周部下寻相不久即告叛变。秦王属下一些将领对尉迟恭产生怀疑,把他囚禁,劝李世民杀掉他。秦王笑着说,如果尉迟恭真要叛变,那能在寻相之后呢?于是将其释放,引入室内,赐金一箱,并说,大丈夫处世以义气相投,小小误会你不必介意,我怎能听信那些谗言相害于你!请多体谅。如果你真的想走,这些东西就算我送给你的,也不枉我们交往一场。
此后不多时,北邙山下,即上演了尉迟恭救主一幕。
随着李世民声望日隆,太子李建成感到威胁越来越大,为了发展自己的力量,瓦解竞争对手的阵营,收买尉迟恭,送上一车金器,被婉辞了。李世民知道后,十分感激地讲,你的心真如山岳,虽有斗金,也不能动摇。
如果收买成功,其后发生的玄武门之变,可能会是另一番结局。
贞观某年的一天,唐太宗问尉迟恭,有人常说你反,这是什么原因?尉迟恭答,我能反吗?我从皇上征讨四方,身经百战,能够幸存,实在是刀箭下余生。方今天下已定,还疑我反叛吗?说罢脱衣扔地,露出身上枪箭伤疤。唐太宗感动地说,请你赶快穿上衣服,正是我不怀疑,才对你说这番话。李世民与尉迟恭心心相印,可谓君臣知己。
除了武、忠,尉迟恭身上还有一些优秀品质。略一看去他是个粗人,其实粗中有细,心藏大智。他与众人一道劝说李世民先下手为强,从而发动玄武门之变。事后他又劝说秦王不要滥杀李建成、李元吉余党,不仅在当时稳定了人心,更为后来贞观之治保留下魏徵等一批治世人才。李世民想把女儿嫁给他,他回答古人富不易妻。但他居功自傲,庆善宫一次宴席上,对于位列其上的人表示不满,有人劝他,他竟然打伤人家眼睛。唐太宗事后规劝,尉迟恭幡然醒悟,知错而改。后半生笃信方术,杜门不出十六年。智慧武夫,令人叹为观止。
尉迟恭死后,唐太宗废朝三日,诏令京城五品以上官员赴其宅第吊唁,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赐葬昭陵。
耳熟能详的隋唐十八条好汉,尉迟恭排名第十七,跟在秦琼之后。到了单田芳评书,好汉人数减为十三,两人并列末尾,上是秦琼,下是尉迟恭。其实所谓隋唐好汉,历史上大多子虚乌有。有人分析若论武功,排名第一的当属尉迟恭,其次秦琼。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尉迟恭排名第七,为武将第一。
两位日后相伴的门神,第一次碰面是在美良川。三鞭换两锏,因为多出一下,尉迟恭名次排在秦琼之后。
按照小说描写,秦琼是左天篷大帅转世,尉迟恭是黑煞神托生。黑煞神害怕左天篷大帅,不愿下凡。玉帝说,那就黑煞神一出,让左天篷大帅带三分痨病,这样就可以杀一个对手。
想到这里,仿佛大门上尉迟恭与秦琼怒目而视,不为驱邪避祟,而欲再作较量,一争高低呢。P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