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白纸:为什么银行要有资本充足性的要求
(2017-03-18 16:12:01)
标签:
财经教育杂谈 |
分类: 黄学平 |
一张白纸:为什么银行要有资本充足性的要求
对于这个问题,一般教科书是语语焉不详,或根本就不涉及这个问题,对于为什么银行必须有一定的资本要求,往往是从资本的保护功能、营业功能、监管功能等角度只就现象层面进行介绍,而对于商业银行为什么需要资本没有从本质至机制上说得清楚和透彻。本文试图对此进行回答,以解自已教学中的疑点,满足一下求知欲。我们认为,银行资本金的重要性主要是来自于银行持续经营和对存款保护人的保护需要,其次也有一定程度上的经营功能,至于监管功能上,则与央行的货币政策手段相比,各有侧重。
银行需要资本可能的理由是以下三大方面。
一、关于资本金对货币供应量的监管职能——只是附带结果
即通过对资本的要求可以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供应的扩张规模。但关于这一点,银行制度中已有准备金率这一做法,此外,还有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都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为什么还要另加一个资本要求来控制呢?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解释银行资本充足性的要求,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其说服力还是不尽人意,因为资本充足率的监控的涉及到较高的监控成本,体系复杂,比央行的其他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办法,复杂多了,难度大多了。如果仅为宏观调节,则似乎不是最佳的做法,或得不偿失。
二、关于资本金的营业职能——并非主因
商业银行,像一般企业一样,它的经营需要有一定的投入,需要固定资产的投入,需要营运费用,而这些开支不能以借款的方式来负担。对于这个理由,如果是对于一般的工商企业和个人来说,也许是正确的。但对于能创造货币的商业银行来说,这个理由也欠说服力。因为,如果我们假定,只有一家商业银行,或在一定的范围内只有一家商业银行,且不存在现金流通,只存在存款货币流通即只有转账结算,还有假定没有准备金的法定要求,那么银行是可以利用凭空创造出来的货币来满足其经营费用开支需要的。它的机制是这样的:
需要开支时,比如,向A企业买进某项物品用于办公,价值10000。则有:
借:营业费用
当企业A使用这笔款项时,假如用于向B企业买进某样商品:
借:企业A存款 10000
当然如果假定有现金漏出银行,还有法定准备金的要求,则企业就不能凭空创造货币,从而需要有一定的本金才能支付营业开支。比如:存款准备金率为20%,上述的例子会变为:
需要开支时,
借:营业费用 10000
这笔业务,需要向央行缴交10000×20%=2000的准备金。
企业A使用这笔款项时:
借:企业A存款 10000
这笔业务,不影响该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变化。
从上可以看出,在存在着准备金制度下,银行的经营支出将需要一定的准备金作为前提,其需要量起码为其营业支出乘准备金率。那这个准备金从何而来呢?现金存款、央行信贷、他行转入均可产生准备金。而这些来源,在银行刚创始时,是不太可能得到的。而且,刚成立的银行,营业尚未开始,在本行的开户很少或还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存款货币无从创造。银行就只能以一定量的资本为前提,才有可能开业和开始经营。
但是,随着银行的创始和经营活动的开展,因为现金款的吸收、央行信贷等都可以为银行提供准备金,因此,经营费用所要求的准备金就不一定都由资本金来提供了。也就是说,随着银行规模的扩大,经营费用对资本金的要求会越来越弱。
由上可知,资本金确实具有营业功能,但它也不是资本充足性要求的主要原因。用营业功能来说明资本金的作用似利也难有说服力。
三、主因:银行资本金的保护职能——在存在准备金制度下
中央银行制度下的分析-盈亏会影响准备金的变化,进而会影响银行的支付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亏损时,资本金能起到准备金补充作用。
银行资本金之所以需要,是因为:当银行资产运用中出现不可预见的损失或银行定价不合理难以弥补成本费用时,即银行出现亏损时,需要以资本金来让银行持续经营下去,或在清算时对银行存款等债权人的权益提供保护。
要回答这个问题,那就要搞清楚,银行坏账或亏损了,对银行创造货币能力,对银行支付能力,进而企业存款人会有产生什么影响。如果可以证明,银行亏损或坏账到一定的程度,银行就会失去创造货币的能力,就会减少银行的支付能力,进而影响到存款人等债权人的利益。那么,就可以证明资本金具有护的功能。
要搞清楚上述问题,我们分三大步来分析,第一步是,从成本费用以及资金来源的角度来分析。包括经营费用支出、由贷款创造的派生存款及其利息支出对准备金的影响;第二步是,收回贷款本息时,对银行准备金的影响。第三步,比较前面两步,第一步可以算出对准备金需求的增加;第二步可以算出对银行准备金的需求的减少;两者相抵,就可以算出银行资来源与运用后对银行准备金需求的净影响,进而算出银行盈亏对银行准备金的影响。
假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为10%,某范围内就只有一家银行(即不考虑存款转存他行的问题)。假定某年经营费用为1亿(含利息和其他经营费用),开始的准备金为1亿,贷款规模为10亿。则有:
第一步:计算资金来源及营运费用引起的准备金需求
经营费用支出:假定银行只有存款这一项资金来源,银行共有存款:原始存款10000+派生存款100000=110000万,假定存款利率10%,则总的利息成本为:110000×10%=11000万
借:经营费用 10000万
准备金需求:10000万×10%=1000万
贷款:
借:贷款 100000万
准备金需求:100000万×10%=10000万
以上两项与资金来源有关的经营活动,共需准备金:1000万 10000万=11000万
第二步:计算资金用后产生的本利和引起的准备金需求的变化
发放贷款的收入,假定没有坏账,并假定收益率为20%。则有:100000万×20%=20000万,盈利:20000-11000=9000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万
回收本金10亿:
贷:贷款 100000万
贷款本息的全部收回,导致企业存款减少20000+100000=120000万,因此,准备金需求减少:12000万。
第三步:银行信贷活动导致准备金净变化
把前面的第二步计算结果与前面第一步要求准备金相比:准备金需求减少了:12000-11000=1000万。也就是相当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多出了1000万。这个多出的准备金是由于经营盈利9000万而产生。有了这个盈利,银行就可以进一步增加放款和创造存款10000万。
如果假定收益率只有8%,则贷款收入为:100000万×8%=8000万。经营亏损有:8000-11000=—3000万
借:企业存款 8000
准备金减少了:8000×10%=800万
回收贷款本金:
借:企业存款 100000
贷款本金回收带来的准备金需求减少:100000×10%=10000万。
贷款本息回收带来的准备金需求减少:800 10000=10800万
这样,与前面第一步的准备金需求增加:11000万相比,就可得出贷款的发放与收回对准备金需求的净影响:贷款的回收减少准备要求10800-存款经营的准备金需求11000=—200万。也就是说,由于亏损3000万,使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供给减少或缺口增加了200万。对应地,会减少银行的贷款能力和存款货币创造能力2000万,进而会减少银行的现金支付能力和跨行的对外支付能力200万。
可以推论,银行亏损或坏账越多,则准备金损失就越多。如果银行不能补充足够的准备金,则可能会不得不提前收回贷款或减少贷款的发放、停止支付存款、产生信誉危机,直至停业或破产。
因此,当银行由于坏账或不良贷款或经营成本增加,而发生亏损时,则对银行的准备金要求就会增加,如果银行没有资金来补足准备金,则银行就不得不压缩其贷款-存款贷币创造,甚至引发支付能力的不足。最终导致银行存款人债权可能会遭受损失。而补充准备金的方式有哪些呢?现金存款、结算服务中的他行转入、央行信贷等都可以增加银行的准备金,但所有这些活动,最终都需要以一定的资本金为基础。
对于可以预料的不良资产风险,银行可以通过定价或提取资产损失准备的方式来应对。而对于不可预料的损失或极端的损失,则必须通过资本金的来应对,以便在遇到不可预料的损失或极端损失时,银行能持续经营下去,或在清算时对存款人的利益予以保护。
由上述分析可知,资本金在保护存款人利益,以及在遭遇不可预见的损失时银行能持续经营下去等方面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四、银行资本金的保护职能的制度性原因——不存在准备金假设下
在不存在准备金要求且只有一家银行的假设下,银行盈亏只影响币值但不影响存款人的保护和持续经营问题,但对币值有影响,并最终会影响存款人的利益和银行的信誉。也就是说,银行资本金的保护职能是一种制度性结果,而非必然的职能。
采用上述类似的做法,通过以下论证来说明以上观点:
假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为0%,某范围内就只有一家银行(即不考虑存款转存他行的问题)。假定某年经营费用为1亿(含利息和其他经营费用),开始的准备金为1亿,贷款规模为10亿。则有:
第一步:计算资金来源及营运费用引起的存款变化
经营费用支出:假定银行只有存款这一项资金来源,银行共有存款:原始存款10000+派生存款100000=110000万,假定存款利率10%,则总的利息成本为:110000×10%=11000万
借:经营费用 10000万
无准备金需求。
贷款:
借:贷款 100000万
无准备金需求。
共引起存款增加:10000 10000=110000万。
第二步:计算资金用后产生的本利和引起的存款变化
发放贷款的收入,假定没有坏账,并假定收益率为20%。则有:100000万×20%=20000万,盈利:20000-11000=9000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万
回收本金10亿:
贷:贷款 100000万
贷款本息的全部收回,导致企业存款减少20000+100000=120000万。
第三步:银行信贷活动导致准备金净变化
把前面的第二步计算结果与前面第一步计算的存款相比:银行的存款负债减少:120000-110000=10000万。这个10000万的存款负债减少是由于经营盈利9000万而产生。
如果假定收益率只有8%,则贷款收入为:100000万×8%=8000万。经营亏损有:8000-11000=—3000万
借:企业存款 8000
回收贷款本金:
借:企业存款 100000
贷款本息回收带来的存款负债减少:8000 100000=108000万
这样,与前面第一步的存款负债110000万相比,就可得出贷款的发放与收回对引起的存款负债减少了:收账收入减少的负债10800-经营和存款增加的负债11000=—200万。也就是说,由于亏损3000万,使银行存款负债增加了200万。
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如果不存在存款准备金,则意味着,银行可以凭空创造存款,因此,银行贷款及其他形式的资产运用是没有成本的,即使是经营费用也是如此,因此,银行的盈亏与否,均不影响其存款创造能力。它影响只是银行的存款负债的大小。如果盈利了,则银行存款负债会减少;如果亏损了,则银行存款负债会增加。所有这些变化,都只是账面上的数字,不会影响到银行支付能力的任何变化。如果要影响的话,也只能是影响到币值的变化。银行盈利,会减少存款负债,这有利于提高币值;亏损了,则会增加银行存款负债,这会降低币值,因为银行存款货币增加了而商品没有变化甚至减少了。
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现实中,银行是需要有准备金的,因为有提现的需求,因为有对外支付的需求,当然也是因为中央银行制度的要求。在这种制度约束下,银行的经营是有成本的、银行的盈亏对准备金是有影响的。尽管银行不同于一般企业,它本身就是经营货币的,它本身就有存款货币创造的能力,但由于现实的约束(竞争性银行制度、提现、对外支付)和制度性约束(央行准备金要求),银行的盈亏仍会影响银行的支付能力,仍会影响银行的持续经营。因此,当银行亏损过大,或准备金不足时,仍会面临破产问题,仍会对存款人等债权人造成不能支付的可能性。而资本金的存在,就是为了这种情况出现时为银行和债权人提供一最后的屏护。
资本充足性与法定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不同,后者着眼于宏观经济状况,着眼于货币供应量的调节,是国家的宏观经济调节手段;前者,虽然也要联系宏观经济形势来定,虽然也有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作用,但它更多的是一种微观经济调节,它是在估计银行各种资产及其整体的风险可能性的基础上,计算出所需的资本量,着眼于银行内部的风险管理,着眼于银行的稳定,着眼于存款人的利益保护,着眼于银行业的公平竞争,并在此基础上为宏观经济稳定起到应有的基础作用。
2017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