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皂领域中如何区分软油或硬油?
(2018-09-26 13:45:01)
标签:
健康冷製皂生活手工皂手工皂教學 |
分类: 观念。问题 |
首先需要先了解何为熔点?
熔点与凝固点为相反的动作,一般根据常温(25)时物质的状态而使用凝固点温度或熔点温度的称呼,在常温下为固态的物质,这个温度称爲凝固点;在常温下为液态的物质,这个温度称爲熔点。
再来需要了解油脂的结构:
一个油脂分子皆为三个脂肪酸端加上一个醇端结构而成,其中的脂肪酸端不一定就都是相同的脂肪酸结构,而不相同的脂肪酸的碳链长短及饱和程度都不同,这就影响了分子作用力强度的不同,所以每种油脂都会根据组合而成的脂肪酸结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熔点或凝固点。
所以一般皂友就会以在常温下的流动现象加以区分成软油或硬油
A.软油
在常温下状态为液状流动的油(低熔点油脂)就被归类于软油,如:橄榄油、芥花油、大豆油、甜杏仁油、米糠油、马油、、、等等。
B.硬油
指的是在较低温时呈凝固状的油脂,一般归类为硬油,如:猪油、牛脂、椰子油、棕榈油、棕榈仁油、乳油木果油、可可脂、、、等等。
但以上述这种肉眼区分方式太拢统,容易造成搅拌上因室温或皂液温度不同时出现假T现象,导致分子分布不均匀及接触面积不够大而影响反应程度,如软油中的马油及硬油中的椰子油、棕榈油、棕榈仁油,因含有较高比例的饱和脂肪酸,所以低温时会凝固,但常温时却是流动的液状,所以区分上就容易混淆,为了更大程度的不影响搅拌,应以本质作为区分方式,也就是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差异性及比例跟碳链长短加以区分,因此,马油被归类于硬油就会更合理些。但有时油脂又会以分提技术满足不同的供应需求而影响油脂的饱和比例,如棕榈油就又区分为棕榈油、软质棕榈油、硬质棕榈油及超级软质棕榈油,熔点皆不同。所以建议皂友在区分上要更细化性的理解,才能明白在不同温度下打皂时会出现的不同皂液状态,才能据此判断搅拌是否足够?让反应能更顺利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