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爸是唐僧,妈也是唐僧

(2014-03-18 22:36:06)
标签:

育儿

分类: 育儿

爸是唐僧,妈也是唐僧

麦苗手抓一个小面包,一溜烟地跑到卧室,吭哧吭哧爬到床上,一屁股坐在枕头上,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爸爸跟过来,冲着麦苗喊:“该睡觉了,又吃甜食,爸爸怎么说的?还有,不许在床上吃东西,快下来!”

妈妈在床上看书,麦苗轻轻地偎过来,可怜巴巴地望着妈妈。

“不就是吃个面包吗?孩子有权利选择在什么时候吃,也有权利选择在什么地方吃。她睡前还喝奶呢,不比面包甜?弄脏床单有什么大不了的,扔洗衣机不就是了,又不用你洗,看你这阵势,至于吗?”

爸爸蹿起的小火苗,被妈妈一番话噗嗤噗嗤地浇了下去了,垂头丧气地坐在床边。片刻后,觉得不对:“你甭在这儿给我讲什么人权,看你把孩子惯成什么样了?照你这样养孩子,能出国了算是幸运,要是留在国内,还不活活给整死,什么尊重孩子,你拉倒吧?孩子慢慢大了,总得讲个规矩,有你这么惯孩子的吗……(此处省略500字)”

“唐先生(唐僧的简称),您啰唆完了没有?”

“唐先生”嘴一咧,笑了。

说实话,在管教麦苗上,爸爸比较严格,妈妈相对宽松。爸爸坚决拥护“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一“至理名言”,总是给孩子立下许多莫名其妙的规矩。妈妈给麦苗起名“翛然”,就是希望孩子能够活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话不知道是哪位专家讲的,怎么就能够得以如此广泛地传播,如此深入人心呢?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好吧,从现在起,把所有的好习惯都教给麦苗。我们想象一下吧,假设麦苗上了小学。早上,闹钟6点就得响,因为早起是个好习惯。起床后,先拉开窗帘通风、叠被子,然后下楼跑步,因为有益于健康。上楼后,洗脸,刷牙,吃水果,然后吃饭,因为吃水果的最佳时间是早餐前。到了学校,见到老师要鞠躬问好,如果忘了,要转身回去补,因为要讲礼貌。进了教室,要端端正正坐在座位上,不许疯笑,不许打闹,因为淑女得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中午放学,不许和同学在路上逗留,不管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也要尽快回家,因为不安全。午饭后,要尽快睡觉,因为休息好下午才有精力上课……(此处省略1000字)。好习惯实在是太多了,把所有的好习惯都堆积在一个人身上,人就会像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程序的机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什么情形下给出什么反应,都是事先设定的。只要不妨碍他人生活,不损害自身健康,生活得随性、自在、从容一些,有什么不好呢?人要是被习惯绑架成一个机器,活着还有什么乐趣呢?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如果认为教育仅仅就是培养习惯,实在是浅化了教育的功能。教育是关注心灵成长的,是培养自由精神、独立人格的,是为了最终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教育的。如果仅仅以良好行为习惯的多寡,来判定教育的成败,显然偏离了教育的初衷。

为此,爸爸妈妈经常掐,但总掐不出个结果来,倒是麦苗从掐架中学到不少新词汇。

最近,麦苗的本领越来越强了,妈妈也招架不住了。麦苗学会了自己开电视,大人不让看,人家自己开。吃饭要看着电视吃,不让看,就坚决不吃。为了找一个玩具,把玩具筐掀个底朝天,怎么劝说都不捡。个性越来越强,要干什么非得干什么;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快入幼儿园了,还不会正确使用勺子。

半年前,爸妈给麦苗准备了一个小碗、一个小勺,把饭放在板凳上,让她自己吃。开始时,她对勺子好奇,认真学了一段。后来,还是觉得五个手指头更好使,总是抓着吃。起初,妈妈不以为然,觉得孩子小,慢慢总能学会的。可是半年过去了,马上要上幼儿园了,麦苗还是不能把勺子端平,只是偶尔能捞个稠的。

“麦苗啊,咱不能用手抓了,要学会用勺子。你看妈妈,把勺子端平,才能把东西送到嘴里呀!麦苗,马上要上幼儿园了。你要学会吃饭,老师才会收你啊!……(此处省略200字)”

“麦苗啊,吃饭的时候不能看电视,一心不能二用,这样电视看不好,吃东西也不香。做什么事情都要一心一意,认真去做……(此处省略200字)”

“麦苗啊,玩具用完了,不能乱扔,乱扔下次就找不到了,要爱惜玩具,要学会自己整理东西……(此处省略200字)”

妈妈蹲下身子,慢慢地,长篇大论地给麦苗讲道理。这时,爸爸会很得意地走过来,拍拍妈妈的肩膀说:

“‘女唐僧’,啰唆得不错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