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8/middle/78fde3bfnb47269e80037&690
文:彤妈
周五,一周来最放松的一天。吃过晚饭,我正在厨房洗碗,彤彤坐在电脑前快乐的玩着游戏。
突然,电话铃声响起,是彤彤的班主任胡老师打来的,她问我:彤彤在家吗?我说:在呀!便急忙喊来儿子让他接电话,儿子开心的拿起话筒与老师通话,可是,瞬间的功夫儿子脸色大变,我知道一定是出什么事了。
果然,彤彤又把电话递给我,胡老师告诉我:彤彤放学时和同学打架了,并且用球拍把同学的头打了一个包。她已经告诉家长把孩子带到医院去看一下,并且希望我周一时去学校处理一下。我点头答应着,很担心那个孩子是否伤得严重,所以,我还是向胡老师要了孩子家长的电话号码。
挂断电话,儿子正用委屈的目光看着我。压住内心的怒火,我没有批评他,想想:儿子一直以来都是那么乖,那么懂事,这么让人省心的孩子,从不闯祸,这次是怎么了?
窗外很冷,温暖的家变得异常的宁静,我和儿子面对面的坐着,心平气和的问他:“为什么打架?他先动手的,是吗?”“不是,是我先动手的!”儿子很诚实的说。我有些惊讶!
儿子接着说:“放学的时候,我和他边走边玩,我们扮演《三国》里的人物,我是赵云,他是曹操。我打了他一下就跑,他在后面追我。谁知,他追上我就是一拳,把我打疼了,我就又打了他一下,就这样我们打着打着就真的打起来了,他一拳,我一脚,最后,我们两败俱伤,不欢而散了。我的眼角下面也被他打破了,好疼!”说着儿子指着眼角下面给我看。
其实,我下班时就看到儿子眼角下面破皮了,还以为是他自己玩时碰到的呢!也没太在意!哎!真是个粗心的妈妈!
接着和儿子同学的家长通了电话,是那孩子的爷爷接的,原来那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他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我对他说;你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有什么事,就马上打电话给我。爷爷很通情达理,连声说:好的,好的。
儿子表情凝重的依偎在我的旁边,他既担心又很懊悔。我紧紧地将儿子搂在怀中问:“你用球拍打在他头部的什么地方?”儿子说是头部的侧上方,我也松了一口气,告诉他:“没关系的,不会有事的。”儿子的脸上这才露出了一丝笑容。
看儿子放松了心情,我又和他谈起了与别人发生矛盾该怎样处理,以及看过的法制节目里的一些案例,希望儿子引以为戒。儿子听说同学是留守儿童,更加内疚了!他很认真的告诉我:以后一定珍惜友情,不再与同学打架了!
晚上,很早就上床睡了。看似平静的夜晚,内心却有些许的不安。
第二天上午,我又打电话过去,孩子的爷爷说,没什么事,所以也没有带孩子去医院,叫我不用担心了。我诚恳的表示歉意!终于放心的放下了电话。
我很庆幸自己没有采取过激的行为去批评,惩罚儿子。毕竟,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犯错误是难免的。作为父母,我们要善于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他的所作所为。用平和的心态去帮助孩子纠正错误。用一颗包容的心为孩子筑起一个快乐的成长空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