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加坡小学的课程设计与作息时间 (新加坡访学日记9)

(2017-12-04 22:10:51)
标签:

新加坡、访学日记

分类: 若有所思

新加坡小学的课程设计与作息时间

——新加坡访学日记之九

 

20171121日星期二

今天给我们上课的胡春河先生是新加坡的一位退休校长,他祖籍福建安溪。曾被我国河南保定的长城学校邀请担任总校长,在那里工作过一年多的时间。因此,可以说他不仅对新加坡的教育了如指掌,对我们国内的学校也有所了解。今天,他从新加坡的生存之道讲起,再到学校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等很多有关教育和教育之外的内容。最值得我学习和记录的有下列几点。

第一,关于学校使命、愿景和价值观的形成和提炼问题。胡校长认为不可以由校长一个人提出,即使校长水平再高,能提出正确、准确的使命和愿景,也不一定被全体教师认同。如果不被认同,又如何带领老师们一起朝着愿景的方向前进呢?

这与我一直以来的观念是完全一致的。如果不是大家的想法,校长的理念也是很难得以落实的。因此,需要以头脑风暴的形式,组织教职员工共同探讨和提炼学校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不过,话虽这样,但有几位老师会真正思考和认真对待这些事情呢?他们会认为学校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重要吗?一般老师恐怕都会觉得这是学校领导们该考虑的事,与他们无关。

第二, 关于学校的组织机构。新加坡有国家教育部直接管理学校,还设有校区、校群等各级组织。新加坡的小学组织机构一般都有校长负责制,下设两个副校长岗位,分别负责行政和学术工作。行政副校长下面有行政经理和总务经理,相当于我们国内的办公室主任和总务主任。学术副校长分管学科的教学和品德教育等,下面有部门主任(教导处)、学科主任(教研组长)和年级主任。相当于负责教学和德育两项学术性工作。这样的设置正是我今年暑假里思考过的副职分工,一是行政,二是学术。这样有利于教育和教学一体化,有利于统筹考虑课程的开设和开发。

除此之外,学校里还会配备三、四位文书,还有专门的电脑专科助理、视听器材技工、图书管理员等职位。更特别的是每一所学校都设有牙科诊所,配备牙科护士,负责学生的口腔卫生。

第三,关于学校的课程。新加坡有21世纪技能(相当于我们现在正在提的核心素养),围绕21世纪技能开设学术科目、知识技能和品格发展三个方面的课程。具体开设哪些科目?有语文,包括第一语文英语和第二语文母语(华人学华语、马来人学马来语、印度人学淡米尔语),数学、科学,还有社会通识、美术和音乐。除了这些课程以外,还有课程辅助活动(相当于兴趣小组活动)、品格与公民教育、专题作业(项目制研究性学习)等等。国家对每一门学科的周总学习时间有具体的规定。

第四,关于学校的作息时间和工作量。胡校长告诉我们,他以前所在的小学作息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每天早上7:25举行升旗,之后校长或副校长讲几句话,再组织全体师生宣誓,誓词类似于国歌歌词。7:30开始上课,每一节30分钟,没有课间,一共上5节课,一直上到10:00共两个半小时。10:00-10:30休息半小时后,再从10:30-13:30,一共三小时六节课。13:30放学。放学后有的直接自己回家(或者爷爷奶奶接回家),有的留下来参加学校课程辅助活动(相当于兴趣小组,不是每天都有),有的到校内托管中心,也有的到校外辅导中心进行学科补习。

校内托管中心是指学校外包的进入学校内部的托管,教师不参与,托管中心直接与家长联系,不进行学科辅导,会让孩子看动画片、做功课、讲故事、打篮球等等,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进入学校。校外辅导中心是学科补习班。

每一天11节课,共学习5.5个小时,中间只有30分钟的午餐时间。若有学生要上厕所的,会挂一个牌子,表示已经得到老师同意。由于这一的学习时间,教师工作量也是非常之大。一般都有25-30的周课时工作量,有的甚至多达35-36节课。由于没有课间,也就是很多老师都是从这个教室出来直接去那个教室上课了,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

在来新加坡之前,就听说新加坡的小学都只有上午上课,下午活动。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和求证,答案有点出乎意料。

刘教授说小学只开设英语、母语、数学和科学四门学科,因为小六会考只考这四门,所以学校也很功利的只开设这四门学科的学习。所以,小学下午1:30就可以放学了,放学之后,学生也是再去补习班继续学习这些功课的。这样的答案的确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一个发达的国家,教育如此先进的国度,会不顾其他素质的培养,只顾这四门功课吗?

今天听胡校长说的,虽然解了原来的疑问,可是这样的学习强度和压力,学生和老师怎么能长期接受呢。

我真的很惊讶于这两个答案。当然我现在还不知道国家规定的各学科学习时长到底是每周几个小时。

薛岩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