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郑楼小学教师园
郑楼小学教师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176
  • 关注人气: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第3次教研活动

(2021-06-10 11:37:42)
分类: 语文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第3次教研活动

备课

语文组

项目负责人

潘玉茹 鲍晶晶

备课时间

2021.6.3

备课地点

录播室

备课主题

建立学习支架  解决关键问题          ------语文组第3次教研活动

分享人

孔丹丹

鲍晶晶

杨冰慧

白相如

叶爱玲

参加对象

全体语文组老师

申请学时

2学时

 

 

  

教研过程记录

 一、组长鲍晶晶阐述此次教研活动的流程。

二、孔丹丹老师做单元解读

三、杨冰慧老师试课《杨氏之子》  白相如老师点评

四、鲍晶晶公开课《手指》叶爱玲老师做点评

 活动建议或反思

开课、试课和单元解读在同一个单元内,老师各抒己见,如何前后有效连接,基于单元视角,如何把握单元重难点,有结构有组织的进行单元教学。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孔丹丹



一、单元解析 


幽默和风趣——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材解析

  孔丹丹

一、单元名称:幽默和风趣

二、学情分析:

   他们收获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懂得了感恩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形成了了良好的道德品质。了解了说明文的基本说明方法、掌握了描写景物变化的方法、领略大自然的美。初步学会了默读、并有一定的速度,喜爱阅读课外读物,提高了阅读能力,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个别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佳,本学期需要各科老师,共同努力丰富他们的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奋斗。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由《杨氏父子》《手指》《童年的发现》3篇课文和习作八、语文园地八组成。文章语言风趣幽默,是智慧的闪现,充满了艺术的魅力。《杨氏之子》一文,写了九岁孩童与客人笑谈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手指》一课,作者用风趣的语言,展现了五个性格各异的手指形象,让我们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人;《童年的发现》生动描写了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的规律的过程。编排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二是通过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四、教学目标:

1.会认26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会写18个字,正确读写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文言文。借助注释了解文言文的意思,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杨氏之子机智与幽默。

3.默读课文,说说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仿照课文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4.默读课文,找出你觉得有趣的部分,说说自己的感受,还可以说说自己有过什么“发明与发现”。

5.系统性总结感受课文风趣、充满智慧的语言的方法。

6.训练学生根据情境写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的能力。

7.引导学生欣赏颜真卿的《勤礼碑》,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1.积累有关做人的名人名言。

2.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3.能由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联想到生活中的人,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4.理解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5.学会先写清楚漫画的内容,再写出受到的启示;写完后,同学互换习作读一读,看看从漫画中获得的启示是不是写清楚了,再根据同学的建议,认真修改。

六、教学内容:

单元名称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课时

第八单元

 

幽默和风趣

21.《杨氏之子》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

3.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不同特点。

4.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5.培养大胆表现与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幽默感。

2

22.《手指》

2

23.《童年的发现》

2

口语交际

1

习作:漫画的启示

2

语文园地六

2

单元练习(测试)

 

3

七、教学策略:

1.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中巧妙的对话和风趣的语言,看漫画并写出自己的想法。

2.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读书,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

3.指导学生把握漫画的特点,明确漫画作文的要求,激发写漫画作文的兴趣,初步掌握漫画作文的写法。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大胆去想去说,自由表达真情实感;开拓学生的思路,扩展写作的内容;巧妙点拨学生进行布局谋篇,写出自己真实的想法。

5.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单元的整体认识。

6.学会收集一些内容积极向上的笑话,选择两三个精彩的笑话讲给全班同学听;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用心倾听,做一个好的听众。


二、评课稿

                        《手指》的评课稿

叶爱玲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写的一篇散文。与以前课本中选入的《白鹅》一样,文章语言风趣幽默。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出了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鲍老师在初读课文,让了解大意后,五根手指的特点及作用通过表格形式让学生完成,学生容易把握文章内容,鲍老师把重点放在表达方法的体会上。了解课文主要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用。这节课重点学习大拇指,抓住最能反映大拇指特点的句段,进行重点体会。描写“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一段话,先指导学生理解大拇指的形状(姿态)特点──不美以及具体表现。然后用关联词“但”一转,写他在作用上感受到最能吃苦耐劳。再具体描写学习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特点。了解了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找出写大拇指形状和写“吃苦”的句子,体会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进行描写,重点体会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鲍老师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品味作者的语言及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这一点尤为可贵,在最后一个环节让孩子们模仿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物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让孩子们学以致用。这节课有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学习。

《杨氏之子》评课稿

白相如

今天杨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一堂扎实的语文课堂,落实基础教学。课堂上既充满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同时又展现了语文教师教授古文的教学魅力。一堂《杨氏之子》,既让学生感受到文言文的韵味,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语言的艺术。

一、课堂导入的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导入就是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进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中去。杨老师导入课题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X氏之子”、“X氏之女”,激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学生朦胧地感受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为学习课文创设良好氛围。

二、重视朗读训练,较好地把握了教学的重点

 本篇课文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而指导学生把文章读通顺、读流利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杨老师在教学中采用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达到了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的目的,从而为理解课文内容这一坏节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提问设计巧妙,突破了本文的教学重点

在这个环节中杨老师抛出本文的中心问题:解读“甚聪惠”。在理解这句时,学生回答正确后,杨老师追问“甚”这个字的理解,学生答曰课文有注释,老师点明这就是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之一——参考注释理解句子意思,并且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再学习其他句子,灵活运用。再比如,学习“为设果,果有杨梅”这句话时,杨老师问“谁为谁设果?你怎样知道的?”从而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第二种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读懂了这则文言小故事,而且还学会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本课的第二个教学目标也有效完成。   

四、交流拓展,紧扣本组专题

 本组专题是语言艺术,杨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模仿杨氏之子的话说一个句子。这一环节设计既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文意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同学们在这一环节发言积极,思维活跃。

 总的来说,杨老师这节课是一节成功的课堂,高效的课堂,课堂当中还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需要我细细揣摩,慢慢品味。

三、活动照片及签到表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第3次教研活动


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第3次教研活动

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第3次教研活动

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第3次教研活动

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第3次教研活动

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第3次教研活动

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语文组第3次教研活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