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2次集体备课

(2021-04-21 15:58:00)
分类: 数学教研组活动记录表
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2次集体备课

备课组

 

 

数学组

项目负责人

蔡小君  李琼琼

备课时间

2021.4.21

备课地点

录播室

备课主题

建立学习支架  解决关键问题          ------数学组第2次集体备课

分享人

鲍成娜  倪星野

参加对象

全体数学组老师

申请学时

2学时

 

 

 

 

教研过程记录

 

一、备课组长蔡小君阐述此次教研活动的流程。

二、鲍成娜老师集体备课《三角形的认识》

三、倪星野老师集体备课《三角形的内角和》

四、备课组长蔡小君做总结

 

 活动建议或反思

鲍老师先不出示三角形,而是让学生画三角形,让学生自行忽略三角形非本质信息,提取关键点,再概括三角形的特性。又结合过线外一点画这条线的垂线段来作高,把新知和旧知联系起来,降低学习难度。倪老师的集体备课富有层次和条理:测量每个角的度数,再相加;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三种方法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倪兆辉老师指出测量会有误差,课堂不好把握,钟昌顺老师指出可以在探索结束后来个概括。本节课课堂活动比较多,建议在每次活动结束后来个小结,提炼每个活动的目的。

 过程确认

 

 

 

科研处负责:孔丹丹

附件1.活动照片
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2次集体备课

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2次集体备课
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2次集体备课
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2次集体备课


附件2:签到表
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2次集体备课
附件3:教师记录材料
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2次集体备课
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2次集体备课
附件4:集体备课教案

2020学年第学期数学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时间                                  记录人            

课题

三角形的认识

主备人鲍成娜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教学环节

活动过程

你的设想

 

 

 

 

 

 

 

 

 

 

 

 

 

 

 

 

活动内容

及进程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一、在操作中认识三角形

(一)画三角形

1.操作活动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三角形吗?会画吗?

活动一:画心目中的三角形

要求:画一画:在下发的白纸上画出心目中的三角形

比一比:小组内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说一说:结合画的过程,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组织反馈

展台展示多个多生的正确作品

师:这些都是三角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预设:都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板书:3条边,3个角,3个顶点)

(二)形成三角形的概念

1.理解“线段”和“围成”

师:刚才我们说的都是三角形的特征,那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呢?

预设: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的图形是三角形

出示:

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2次集体备课 

师:这些都是三角形吗?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1:第1幅图不是三角形,三角形的3条边应该是直的

预设2:第2幅图不是三角形,三角形的3条边不是射线,是线段(板书:由3条线段)

预设3:第3幅图不是三角形,三角形的端点应该连接在一起

预设4:第4幅图不是三角形,三角形不能有开口,应该合(围)起来(板书:围成)

师:我们知道一条线段有2个端点,那么3条线段就会有6个端点,那为什么三角形只有3个顶点?

预设:每两个端点重合

2.再次形成三角形的概念

师:结合我们刚才说的,谁能再来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

预设1: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板书: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预设2:每两个端点重合

3.介绍三角形ABC

师:老师也打算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预设:每两个端点要重合

师:(边说边操作)为了避免出错,我打算先画3个端点,再依次连接形成3条线段,为了和你们画的三角形进行区分,我给顶点分别标上字母ABC,那它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板书:三角形ABC

二、认识三角形的高及画高

(一)初步认识三角形的高

1.介绍顶点和其对边

师:现在三角形的顶点就可以说是点A(点B 、点C),边AB(边AC,边BC),点A的对边是?点B呢?点C

师根据生的回答适时板书:A   BC  ;  B   AC  ;  C   AB

师:顶点和对边是一一对应的(板书:——)

2.在对比中初步认识三角形的高

动态演示:(保持边BC不动,向上拖动顶点A

师:三角形怎么变了?哪里变高了?

预设:变高了; (斜)边变长了 ;顶点A到边BC的垂线变长了(学生借助用手势指明)

(二)画高

1.尝试画边BC上的高

师:你能把这条高画出来吗?(教师借助用手势指明)

活动二:画高

要求:想一想:这条高应该怎么画?

画一画:把你想的这条高画下来。

说一说:怎样画三角形的高?

2.组织学生反馈

1)展示作品,请生判断是不是高(借助三角尺的直角来判断),高要画虚线。

2)请生上台演示并讲解自己是怎么画的

3)师板演画高,一步步明确画高的步骤:一靠,二移,三画

3.联系旧知

师:隐去两条边,三角形画高的方法想到以前学过的什么旧知识。

预设:画垂线

师:联系今天三角形的画高过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预设:三角形的画高过程,就是画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

出示高的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配合幻灯片动态演示)

师:线段AD我们就说是边BC上的高

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2次集体备课 

 

 

 

4.在旋转中再次认识高

师:我们从顶点A向对边BC做高,旋转它,线段AD还是它的高吗?为什么?(再次理解定义)

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2次集体备课师:平时咱们在练习纸上画高的时候,也可以将三角形转到我们喜欢的角度去画高。

4.画另外两条高

师:三角形还有其他高吗?你觉得三角形有几条高?

1)学生动手画另两条边上的高,师巡视并提供帮助。

2)展台展示作品,明确如何判断画的高是否正确

(用三角尺的直角去量,看三条高是不是相交于一点)

三、在练习中巩固三角形的高

1.画指定底边上的高

活动三:画指定底边上的高

要求:在练习单上画指定底边上的高

      画好后同桌交流说一说怎么画的

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2次集体备课 

1)学生在练习单上独立尝试

2)组织汇报

发现:直角三角形的两条高就是两条边AB\BC

3)画错的学生纠正

2.拓展延伸

活动四:找一找以BC为底,高是2cm的三角形

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2次集体备课 

1)学生汇报,展示学生作品

2)动态演示

拉至直角三角形:高在哪里?底在哪里?

继续拉至钝角三角形:有高吗?高在哪里?

思考:顶点A的位置在哪里?

预设:在底边BC上方或下方距离2cm的两条直线上

3)思考:刚才老师在拉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不变?

预设:三角形形状变了,底不变,高的长度也不变

师:像这种底相同,高相等的三角形,我们就称之为同底等高三角形。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关于三角形,你还想知道什么?

师:是的,关于三角形还有很多问题,等着我们去进一步地研究。

 

 

 2020学年第学期数学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时间                                  记录人            

课题

《三角形的内角和

主备人倪星野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教学环节

活动过程

你的设想

 

 

 

 

 

 

 

 

 

 

 

 

 

 

 

 

活动内容

及进程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导入

课件出示一个三角形。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有几个角?生:3个角。(课件显示3个角)

师:是这3个角吗? (指着内角)这3个角是三角形的内角,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三角形的内角。(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

猜:你们知道三角形这3个内角的和是几度吗?(180度)

2、引发思考

出示三角板。

师:请大家看这个三角板,你们知道它的内角和是几度?(180°)

你怎么知道的?(30°+60°+90°=180°)

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证明这个问题。

二、动手操作,探究问题

方法一:测量

1课件出示例6,引导学生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按题目要求,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

3让学生汇报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追问:刚好是180°吗?有没有量出来加起来不是180°的?

      你们相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吗?

师:刚才测量出来的结果不同,因为我们在测量时会出现一些误差,所以测量出的结果不是很准确。但是同样能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吗?

方法二:剪拼

4让学生把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再拼一拼,看一看,拼成一个什么角?

5组织学生进行反馈交流。

6通过刚才的操作和交流,你得出了什么结论?三角形的3个内角拼起来是一个平角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屏幕,我们在电脑里把刚才剪拼的过程重播一遍。的确你们看3个角拼成了一个平角,平角就是180°。

方法三:折叠

师:老师这还有另外一种方法,也能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看好咯。把角1折过来,把角2折过来,再把角3也折过来,你们看,这3个角合在一起怎么样?(也是一个平角180度)是啊,这种折叠的方法和剪拼的方法一样,都是把三角形的3个角拼成一个180度的平角,这也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我们折一折,看看是不是都是这样。(生动手)

4、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测量、剪拼等方法证明了无论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巩固练习,应用反馈。

1、基础练习本第68做一做) 

在一个三角形中,∠1=140度,∠3=25度,求∠2的度数。

2、判断 

(1)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180度。(    

(2)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是180度。(    

(3)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能有一个直角。(    

(4)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可能是30度,60度,70度。(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你能回忆一下刚才我们是怎么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

 

 

 

 

板书:

三角形的内角和

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2次集体备课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2次集体备课郑楼小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组第2次集体备课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