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剌五加栽培

(2012-09-05 15:53:11)
标签:

刺五加

细柱五加

《本草纲目》

 

http://s8/mw690/002djJ45ty6ILWHn5H1f7&690

 

一、价值和市场前景

近代市场畅销的医药保健品中有“北刺五加”和“南剌五加”两种。北剌五加分布在小兴安岭一带,哈尔滨制药厂早年就有其制剂,畅销国内外;南刺五加多分布在长江以南,尤以湘北为最多。明代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南刺五加阐述较强,综合民间经验评云:“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临湘国际金奖产品原名《维尔泰》的主要原料为南剌五加与其它蜂产品,除《维尔泰》出口国外,还有“南刺五加酒”和“南刺五加袋泡茶”“灵芝南刺五如片”等出口。南剌五加疗效广泛,无任何副作用,每千克干根皮售价为30~40元,嫩叶和老叶亦有保健价值。

二、生态生物学特性

南剌五加为落叶灌木,茎直立或攀援。枝条有曲刺,刺通常单生于叶柄茎部。叶为掌状五出复叶,叶片倒卵状至卵状针形或近菱形,基部楔形,边缘具锯齿,两面光滑或仅沿脉上有锈色绒毛。伞状花序,单生于叶腋或短枝末梢,花期57月。花分为淡黄色、黄绿色和淡红色三种,淡红色的比淡黄色和黄绿色的药效好些。南刺五加适应性强,在多种土壤上均可生长良好,在深厚肥沃疏松的腐植质土中生长更好。适宜于湖北的山区、丘陵和湖滨栽培。

三、品种类型

南剌五加属五加科,五加科中名为五加的有26种,其中有剌的有21种,其剌形各异,恒数为五叶者仅三种。中药店的五加皮实是萝蘑科的杠柳皮,不是五加,更不是南剌五加。

近代药用五加除南、北刺五加外,尚有无梗五加,糙叶五加和轮伞五加等。南刺五加原名细柱五加,药学专家们发现细柱五加类有多种,故根据其型态和药效分为刺疏小、花淡黄的细柱五切,刺疏大、花黄绿的南剌五加和刺密大、花淡红的南剌五加等三种。我们栽培的为后两种。

四、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育苗:910月采果,果为浆果状,核果近球形,熟时紫黑色,种子2粒,淡褐色。采收时晒干去杂质,秋播或春播均可,但以秋播发芽率较高。秋播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春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条播于苗床,按行距30mm开沟,将种子顺沟均匀撒入,覆土1216mm,播后稍压,干旱时应浇水,一般5月上旬可出苗。

2、扦插繁殖:临湘地区可在春季,剪取枝条,长1015mm,插入沙土中,要经常保持充分湿度,约1520天即可生根成活,于秋季或次年春季定植。

 

3、正条繁殖:临湘可在4 8月份将长枝条弯下,在中部复土1520mm,待复土部分生出根须,于次年春季剪断定植。

4、抚育管理:当苗高6mm左右时,应间苗一次,株距12mm。苗期应注意除草和松土,干旱时应浇水。第二年春移裁,第34年春或秋季应按株施用堆肥或厩肥,于株旁开沟施入,每株施10斤~20市斤。

五、防治病虫害

南刺五加抗病害力强,一般不需要用药,如发现蚜虫或蠹蛾等严重时,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稀释15003夜喷杀。 

六、采收加工

药用主要在秋末春前,采挖根条(极芦随时埋入土中,现出枝根部分,浇水即可再生)。将根条用木棒枕于石头上,轻轻拍打,即可撕去木心,晒干后筛去泥沙,麻袋盛好,送售或贮于干燥处。

嫩叶在春季发芽23mm时,采集食用,香柔可口,如出售,须晒干盛于无毒塑料袋中,500g一装。

老叶可做袋泡茶(与根同用),采收后即在锅内小火搓揉,再晒干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花粉的应用
后一篇:蜂胶与痛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