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蜂蜡的特殊功效与开发前景

(2011-03-19 08:59:30)
标签:

蜂蜡

蜂花

巢脾

三十烷醇

健康

蜂蜡又称黄蜡、蜜蜡。是工蜂蜡腺分泌出来的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天然物质。由于蜂种不同,可分为中蜂蜂蜡和西方蜜蜂蜂蜡。根据蜂蜡原料的来源,可把蜂蜡分为蜜盖蜡、巢脾蜡和赘脾蜡等。          

(一)蜂蜡的成分和性质

1、蜂蜡的化学成分。蜂蜡主要成分可分为4大类,即酯类、游离酸类、游离醇类和烃类。此外还含微量的挥发油及色素。在酯类中有软脂酸蜂花酯(约占80%,是蜂蜡主要成分),蜡酸蜂花酯落花生油酸蜂花酯;在游离酸类中有蜡酸(约占15%),廿四酸,褐煤酸,蜂花酸,叶虱酸,落花生油酸,新蜡酸即廿五酸;在游离醇类中有正廿八醇,蜂花醇;在烃类中有廿五烷,廿七烷,廿九烷,卅一烷及不饱和的蜂花烯。

2、蜂蜡的理化性质。蜂蜡是一种复杂的有机混合物,纯蜂蜡色鲜艳(有金色)无光泽。蜜蜂刚分泌出来的纯正蜂蜡呈白色。蜜蜂用蜂蜡筑成的巢脾呈黄色,是由于花粉的油溶性类胡萝卜素的色素而引起的。经过长时期使用的子脾变为黑色,是因为茧衣碎屑及蜂胶等在巢房里累积的结果。蜂蜡在常温下呈固体状,具有独特的蜂蜡香气,无异味,具可塑性和润滑性,表面有波纹,一般中间凸起。蜂蜡在 20摄氏度时比重为0.9590.964,熔点为62摄氏度~67摄氏度,折光率为1.441.46,碘值为613;皂化值为75110,酸值中蜂为49,意蜂为1523。蜂蜡溶于有机溶媒,微溶于冷酒精,不溶于冷水。蜂蜡具有绝缘、防水、防锈特性。纯蜂蜡在咀嚼时不粘牙,咀嚼后变成白色,没油脂味;剖开时断面有许多微小颗粒结晶体,性涩有韧性,撞击时发出闷哑声。

(二)蜂蜡的提取方法

从巢脾、蜡盖中分离蜂蜡的方法很多,但整个工艺流程基本相似:热熔→过滤→冷却。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日光晒蜡提取法。将蜜盖、碎蜡、零星旧脾放入晒蜡器中,利用强烈日光照射,使蜡熔化,经纱盘过滤,流入蜡槽内,冷凝即成蜡块。此法成本低,简单方便,但蜡渣中蜡的残留量大,提取率低。
    2
、煮沸提取法。将巢脾切成碎片放入锅内,加入34倍水,煮沸2030分钟,随即装入麻袋或粗布袋内,加压,蜡液流入模盘内,冷却,即成蜡块。
另有一土法:把巢脾碎片装入一个加重的麻袋或装满带框巢脾的继箱,用3毫米的带孔滤网,把继箱上下封住,浸没在一铁桶水里,慢慢加热蒸沸,用棍搅动麻袋,使蜡飘浮到水面,冷却成块,即为蜡块。
    3
、机械压榨提取法。将巢脾切碎,放入水中浸泡一天,捞出,装入袋中,放进蜂蜡压榨机里,再装满水,并从下面通入高压蒸汔,使之慢慢煮沸,旋动压榨机顶上的螺旋,使压力间接地加到袋上,将蜂蜡榨出,流出的蜡液经冷却,即成蜡块。
    4
、离心机分离法。给离心提蜡机通入蒸汽加热,使蜡熔化,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蜂蜡提取出来。缺点是提取率低。
   
此外,还有超高频提取法、溶剂浸提法等。

(三)提高蜂蜡质量的措施

1、及时加工。平时收集的  脾、封盖蜡、旧巢脾等,要及时加工,以防巢虫毁坏。由于 脾和封盖蜡的质量比旧巢脾好,所以要分开化蜡。熔蜡时,要控制温度,不能超过85;还要掌握好水量,水若太少,化的蜡就呈颗粒状。不用铁、铜、锌等金属器具盛装蜡液,以免蜂蜡变色。

2、保持纯净。蜂蜡的颜色,会受杂质的影响而变黑。因此,收集蜂蜡时,应避免掺进蜂胶、花粉、木屑或其它杂物。旧巢脾熔蜡前,应先浸于水中若干天,然后晾干,即可去掉外部杂质。

3、妥善贮存。成品蜂蜡,应用麻袋或大缸密封包装,并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贮存后,还要勤检查,若发现虫蛀鼠咬,要及时处理。

(五)蜂蜡的开发价值与市埸前景

1、蜂蜡的开发价值。

蜂蜡的医用价值。中医学认为,蜂蜡味甘、淡,性平,归肺、胃、大肠经。具有解毒、止痛、生机润肤、止痢止血等功效。《神农本草》中曾这样描述:蜜蜡味甘、微温,主下痢脓血,补中,续绝伤金疮,益气,不飢耐老。《本草纲目》中称:蜜成于蜡,而万物之至味,莫甘于蜜,莫淡于蜡,得非厚于此必薄于彼耶?蜜之气俱厚,属乎阴也,故养脾;蜡之气味俱薄,属乎阳也,故养胃。厚者味甘,而性缓质柔,故润肺腑;薄者味淡,而性啬质坚,故止泄痢。很久以前我国就将蜂蜡列为医药上品。蜡疗在蜂产品医疗保健中具有重要作用,对软组织(肌肉、肌腱、韧带、筋膜)挫伤、扭伤、挤压伤、术后粘连、腰肌劳损、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高血压病、开放性闭锁性骨折、关节疾患、皮炎和皮肤感染等多种适应症由较好疗效。蜂蜡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理疗、内科、外科、美容以及药品包装、制剂、润滑剂、培养剂、栓剂和牙科模型等,蜂蜡用作中药丸剂的外壳,可使中药保存很久不发生质变。
    
蜂蜡是一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和一元醇所合成的酯类、脂肪酸和碳氢化合物等,其中,包括单脂类和羟基类,含量为70—75%;游离酯肪酸类含量为10—15%,饱和脂肪酸为9—11%;碳氢化合物含量为10—16%,饱和烃以1531碳原子链最为显著;还含有脂肪酸胆固醇脂、着色剂、W-肉豆蔻内脂、游离脂肪醇和少量水、矿物质、芳香物质等。
     
蜂蜡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据科学研究实验,[中蜂]蜂蜡()皂化,结晶,再将未皂化的化合物经色谱柱分离,可得到四个富含带N-三十烷醇()的组分。用分别含85%和93%的的两个组分,与纯的作水稻栽培对比试验,这两个组分都使水稻干物质的产量增加,与同等的纯品相似。试验表明,蜂蜡()可成为N-三十烷醇()的一种代替的经济的原料来源,用来作为一种植物生长促进剂。三十烷醇可从苜蓿、向日葵、玉米等叶片上皮的蜡质中提取,但数量很少,从蜂蜡中提取三十烷醇,不仅成本低、产量高、而且质量好。每公斤蜂蜡可提取三十烷醇200300
     
科学实验还证实:蜂蜡与石蜡适度配比具有降解土壤中被油等污染的作用。蜂蜡在林果行业可作为嫁接果树的接木蜡,能有效地提高嫁接成活率,也可将蜂蜡与棉油和松香混合制成着剂,涂在果树上,防止病虫害危害果树。
     
宗教文化中的蜂蜡。蜂蜡用作祭品。我国蜂蜡蜡烛的使用在《周礼?秋官?司烜氏》中即有共坟烛庭燎之记载。公元前1204年-1173年拉美斯三世(Ramses)时期的一本书里,写着国王捐助大量的蜂蜡用作祭神。在公元前2500500年埃及诸多祭品的记录中,有一条就是关于蜂蜡的。蜂蜡曾经广泛地用来制作虔诚的宗教物品和用破坏魔法的物品。蜂蜡也是一种普通的供奉品,它可以用来制造被治愈的身体某一部分或整个身体的逼真模型,我们经常可以在博物馆、寺庙、教堂等处看到用蜂蜡制作的蜡像。《晋宋书故?蜜玺》指出:晋武帝泰始四年(468年),文明皇后崩,将合葬,开崇阳陵,使太尉司马望奉祭,进皇帝蜜玺绶于便房神座。用蜜玺为已死帝亡殉葬。陕西永泰公主及章怀太子墓的基道上,都有侍女秉烛而行的壁画。
     
基督教的圣烛节里,神职人员和祈祷者一起施福于蜂蜡蜡烛:无论人们在那里点亮蜡烛,我们的心都会被圣灵所启迪,从无知和愚昧中解放出来……我们能够走进不朽的光辉里。复活节特殊蜡烛的使用表述,最先是在384年来自意大利St Augustine的信中写的:蜡烛的蜡由来自花朵里的处女蜂制造,作为圣母生下耶稣的象征。在埃及,公元前3世纪的一篇文献中曾这样描述蜂蜡和蜂蜜的来源:又一次,太阳神哭泣了,从他眼里流出的泪水落到地面变成一只蜜蜂。这只蜜蜂的使命是在每种植物的花丛中工作,这就是蜂蜡和蜂蜜的来源,来自太阳神的眼泪。1907年出版的著作中提到,蜂蜡被认为是耶稣肉体从圣母玛利亚出生的最合适的表现方式(就像蜂蜡是从工蜂中出生一样)。一支蜂蜡蜡烛的灯心代表了耶稣的灵魂,火焰则是由神所吸收和主宰的。
     
蜂蜡是重要的化妆品及其他工业原料。蜂蜡具有良好的黏着性、可透性、乳化性、光滑性等特点和养颜、美容、润肤、护肤、除皱等功效,与碱作用后容易乳化,乳化后可与油互溶并与其他配料结合。甄权在《药性本草》中提出蜂蜡又主治白发,拔去白发,熔化蜡点入发孔中,很快便生黑发。蜂蜡应用于膏霜、口红、胭脂、头油、发蜡、眉笔、眼影、乳液等化妆品生产。国外报道用蜂蜡配方治疗皮肤皱纹,长期使用具有颜丽美容的效果。其方法是用蜂蜡、蜂蜜、洋葱汁、百合汁各30组方,在陶瓷中文火加热,使蜂蜡熔化、搅均、冷却,制成擦脸软膏,每日早晚涂抹即可。据德国蜂蜡化妆品的典型原料的新用途一文中讲,蜂蜡的用量60%用于化妆品制造业。
    
蜂蜡和蜂蜜等在我国古代是向皇帝进贡的珍品。晋人葛洪在《西享杂记》(340年左右):曾记述:南越王献汉高帝石蜜五斛,蜜烛(蜂蜡蜡烛)二百枚,帝大悦。女真族向宋朝皇帝进贡蜜蜡,《契丹国志》(22卷):自意相率以赍以金、帛布、黄蜡、天南星、人参、白附子、松子、蜜等诸入贡。;蜂蜡在食品工业上主要用作食品涂料、包装和外衣。用蜂蜡与其他配料配伍的食品涂料,既能改善食品口感,又能延长食品的保存期;蜂蜡在机械、电子工业方面,主要用于防锈和防腐剂原料、润滑剂配料、浇铸材料;汉、唐代蜂蜡即跻身于纺织印(蜡)染工业;西晋时期已能将混合的蜜蜡分开提炼,分别利用。开始用蜂蜡制作蜜印、蜜玺、蜜履和工艺品蜡凤;蜂蜡蜡诏、蜡书、蜡丸唐代始用,蜂蜡还广泛应用于戏剧油彩原料、油墨、蜡光纸等文化用品工业:烫蜡家俱、皮鞋上光蜡等轻工业。

总之,蜂蜡既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有助于农作物生长的促进剂,又是食品、医药、机械、电子、纺织印染、日用品、文化用品、家俱、工艺品、化妆品等工业的重要原料,也是蜂疗保键和蜜蜂文化、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蜂蜡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2、蜂蜡的市埸前景。

我国年产蜂蜡4000吨左右,在巩固蜂蜡国际市场良好发展态势(出口占总量的80%以上)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宣传蜂蜡的成分、功效以及广泛的用途,加大蜂蜡国内市场拓展力度,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并将蜂蜡产业发展与现代农业建设结合起来,作为蜂农增收、蜂企增效、蜂业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齐心合力,积极推进。加大对蜂蜡进行研发创新和市场开拓,促进蜂蜡行业又好又快发展,开发前景将十分美好。

                                                                注:(作者 李幸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