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整理:A教师与幼儿会话的策略
5篇
B教师支持幼儿游戏的策略
6篇
C教师鼓励幼儿的策略
1篇
D幼儿冲突解决的策略
2篇
E
其他相关的师幼互动
6篇
文献来源:近五年的教育期刊《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幼儿教育》。
A教师与幼儿会话的策略
1、2015.10
《学前教育》
6.7.8《美国幼儿园教学中的"Think Aloud"策略》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陈琴
Think Aloud 是一种通过让儿童在阅读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声地说出他们的思考过程,从而培养和提高其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策略。“有声思维”教学强调教师通过解析思维的整个过程来引导儿童学习和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按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进程,氛围三类:前思维策略、交互思维策略和反思思维策略。
前思维策略,在阅读活动开始前,先对在当前的阅读主题进行一个初步、整体的思考,包括明确阅读的目标或目的、激活背景知识、识别内容结构等。交互思维策略,在阅读过程中针对具体内容所进行的一些思维活动,包括识别故事结构、进行提问、描述思维构图、进行预测、进行推论以及选择策略等。反思思维策略,在阅读之后进行一些延续性的和扩展性的思考,包括复述,对故事进行分类以及思考作者的意图等。
2、2015 9《早期教育》
26《新教师不该有的几个动作》
江苏省溧阳市书院巷幼儿园 狄忠敏
跷二郎腿、仰坐、抱胸、含胸、抖腿、手插口袋
3、2015 9《早期教育》
52《提升晨间谈话的教育价值》浙江省金华市机关婺江新村幼儿园
陈雯
提升晨间谈话的教育价值,一,拓宽内容,让晨间谈话有话可谈,预设性话题和生成性话题。二、丰富形式,让晨间谈话趣味盎然。讨论辨析式;故事启迪式;情景感悟是式;自我体验式;游戏竞赛时。三、灵活安排时间和地点,让晨间谈话更有实效。
4、2015 12
《早期教育》
46
《精心设计提问,提高教学实效》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幼儿园 吕燕
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该做到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找准设疑节点,丰富设疑方式,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找准设疑节点,让提问更精准。模糊处设点,一般之处幼儿感到困惑,似懂非懂、似明非明之处的提问。疑难处设点;转折处谁单,探究处设点,发散处设点。丰富设疑方式,让提问更艺术。阶梯式,关注提问的层次性;情境式,关注提问的兴趣性;支架式,关注提问的启发性;链条式,关注提问的整体性;枝丫式,关注提问的发散性。剥笋式,关注提问的深度性。
5、2015 10
《幼儿教育》
43
《“预先告知”与幼儿的主动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 周念丽
预先告知每日常规,为幼儿的主动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预先告知一周和当日活动的内容安排,以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的效率;原因告知可能的发现,引导幼儿主动探索。
B教师支持幼儿游戏的策略
1、
2016 06
《幼儿教育》
38 39
《基于幼儿自主游戏的教室专业发展》
上海宝山区行知实验幼儿园 郑莉
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教师了解幼儿的有效途径,它能促使教师关注幼儿的需要,推动幼儿的发展。在自主游戏中,师幼互动呈现出最自然积极的状态,也更加考验教师的专业能力。在观察中学会发现孩子的创造力,规则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读中学会懂得孩子行为及其背后产生的原因。在调整中学会支持孩子,对孩子的支持可以是无形的:如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次等待、一次包容……也可以是有形的,如材料的准备、环境创设等。
2、2016.03 《学前教育》
28.29《相信的力量》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教育局实验幼儿园 蒋梅
孩子总是重复游戏,教师应如何介入。教师可以提供更多隐形的帮助与支持,例如,找一些关于火车站与火车轨道的图片,提供多种样式的图片支持,把图片放到建构区的展示板上,供幼儿参考。其二,在集体活动中通幼儿分享一些有深度的问题,比如火车轨道的道叉与分叉的作用……其三,提供一些轨道类玩具,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观察。
3、2016 12
《早期教育》
50 51
《角色游戏的“无心”和“有意”--指导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最佳方法初探》江苏省张家港市花园滨幼儿园
周远卓
材料准备,把无心的动手转化为有意的动脑。材料投入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材料投入的开放性与封闭性;2、适时指导,把无心的游玩转化为有意的实践,生活实践活动(经常把孩子带入菜场、商场,并有目的、有佳话地指导幼儿观察,使幼儿在无心的游玩中得到实践的认知);适时介入活动。3、观察引导,把“无心”的感知转化为“有意”的创造。随机性观察,目的性观察。
4、2017 01 《早期教育》
18 19
《有效互动,促进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
江苏省句容市袁巷中心幼儿园 喻兴艳
通常,我们把游戏分成三种不同的水平:第一水平,混乱失控的游戏;第二水平,简单重复的游戏;第三种水平,有目的的、复杂的、能够让儿童聚精会神的游戏。引发游戏,询问孩子关于游戏的想法,或者提出几个建议让孩子参考;适时的介入和退出,当看到幼儿一次次地重复某些行为,在协商角色和职责时变得沮丧起来,幼儿陆续离开当前的游戏区,越来越少的幼儿留下来继续游戏时,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参与其中,想要提升幼儿的认知技能、与同伴互动的能力或者是角色扮演能力,教师需要成为孩子学习的支架。直接指导和引导幼儿,在幼儿身旁,充当伙伴,进行示范,在游戏过程中与之交流。教师为幼儿示范如何使用不同的方式使用材料,并用语言或其他表征行为描述游戏中思考的过程,将有助于游戏往更高水平发展。
5、2014 11 《幼儿教育 》31
《引导孩子学会选择》
在孩子的“自由”和“安全”中寻找平衡点。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选择。肯定孩子对自身愿望的表达;启发孩子思考和判断;让孩子认识到遇事可协商,帮助孩子形成内在的驱动力。
6、2013 9 《幼儿教育》
32
《回应还是不回应》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个别幼儿大飞所问,与教师的预设不一致,很多时候会因此导致教学活动受阻。可是教学就是不断生成,不回避矛盾才会有精彩,需要对幼儿的提问进行价值判断。适宜的回应源于准确的解读,教师只有对作品和幼儿的特点把握到位,才可能给予适宜的回应。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需要留给幼儿足够的思考时间,提出的问题与幼儿先有经验水平相匹配;提问必须明确、清晰。顺势引导孩子,把更多的话语权给孩子。可以赞赏式的回应孩子出其不意的回答,在肯定的同时引导幼儿明确教师提问的点,也可以采用修补式回应,以帮助幼儿梳理、归纳零碎想法。若幼儿的答非所问引出了更具探讨价值的问题,教师还可以采取拓展式回应,以促进幼儿深入思考。
接好幼儿抛过来的球,优选问题,把握抛球技巧,教师的提问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注意提问的目的性,力求少而精,问到关键处;准确判断,提高传球精度,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幼儿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会接球,接好球。
C教师鼓励幼儿的策略
1、2015 7-8 《学前教育》
13.14《让奖励更有价值》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学前研修部 马春杰
引导幼儿和家长正确对待五只奖励的得与失,还可以尝试其他的方式。多做一次值日生,请爸妈参观班级,优先选择权,商定奖励的内容,引导幼儿在合理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所喜欢和期待的事情作为奖励。
D幼儿冲突解决的策略
1、2015.10
《学前教育》
32.33《面对幼儿情绪失控时》文/国防大学第二幼儿园 金雪莲
面对幼儿情绪失控,教师应保持冷静,教师的情绪本身就是一种示范。要注意抓住契机,引导孩子理智看待争端,正确地解决问题,合理地宣情绪,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教师可以通过集体谈话的形式印发幼儿的讨论,让孩子们自己分析问题,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
2、2017 02 《早期教育》
32《孩子“犯规”之后》
泰州市姜堰区梅垛幼儿园 钱小莉
当孩子“明知故犯”,作为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提醒,如果,此时作为“裁判员”身份介入也许能张渚孩子“被动”地改正行为。但是,这种揭穿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在老师面前变得忐忑,影响是师幼间关系的融洽。教师可以从侧面介入,让孩子们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影响、转变。在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时,教师要进行冷静分析,慎用简单、直接的批评。运用教育的智慧,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感悟,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E
其他相关的师幼互动
1、2015 9《早期教育》
14 、15、16《简述国外师幼关系的评价方法与特点》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刘润
师幼关系是指幼儿与教师之间形成的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完各位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目前国外已有是有关系评价的主体,主要划分为教师、幼儿以及观察者三类。从国外师幼互动测量量表的各个条目中可以看出评价师幼关系的内容全面丰富,如师生关系量表包括师生之间的亲密、冲突和依赖,其他量表涉及到教师参与幼儿活动、教师调解幼儿同伴互动行为、教师支持幼儿行为、教师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反应以及幼儿寻求亲近的心理需求等各方面,除此之外,每个具体的条目里涉及到的师幼互动的问题呈现出具体、明确的特点。评价的内容包括幼儿学习和生活的众多方面,且都是可观察到可进行量化的行为,这样既保证了测量的可实施性也保证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有效性。
2、2016.03 《学前教育》
30.31《为幼儿的有意义学习提供支持》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丁文月
教师的支持行为上,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是否需要介入?应该怎么做,才能激发出幼儿自己想要挑战的愿望和兴趣?教师的支持行为是建立在幼儿持续全面的观察和准确深入的分析基础上的。观察幼儿游戏行为是教师分析幼儿想法的依据,在有准确依据的基础上,教师的介入才能适宜、有效。首先,持续观察;其次,深入分析。再次,多角度支持。观察幼儿在做什么,即幼儿当前的兴趣点在什么地方,幼儿已有经验是什么,幼儿尝试运用的新经验是什么。分析解读是对幼儿游戏行为的理解,理解幼儿对这些活动感兴趣背后的原因、幼儿的需求,从而为教师的支持提欧共依据。为了更深入地解读幼儿,我们还需要聪幼儿的角度了解他的想法。多角度支持:欣赏孩子的探究精神,细化孩子的观察内容,递进孩子的工作难度,丰富工作的内容。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尊重、顺应、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读懂幼儿游戏行为中所蕴含的发展价值,提供适宜支持,让幼儿成为更加自信的学习者。
3、2015 7-8
《早期教育》
70.71
《鹰架幼儿的学习--以区域系列活动“电池为例”》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幼儿园 陈颖
鹰架教学需要营造平等互尊、温暖互动、适度挑战、支持合作的学习氛围,教师相信幼儿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尊重、接纳幼儿提出的任何想法、意见或问题,让幼儿自主地学习,使他们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自主、全面、和谐的发展。1、启动--材料性支架明确探究方向;2、调整--问题性支架拓展探究内容;3、深入--示范式支架促进自主探究。鹰架幼儿学习的要点,搭建“鹰架”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先,以幼儿的经验为重,以幼儿的发展为目的。
4、2015 10《早期教育》
7
《幼儿眼中的批评》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韩志辉 冯丹等
教师批评时不要太严厉,教师批评时不可以与幼儿有身体接触,教师应慎用当众批评;教师在批评时应公平。批评时要让幼儿知道被批评的原因,尽量宽容幼儿不妨碍他人的行为,不要过度使用批评。
5、 2013.6 《幼儿教育》
10 11
《做一名尊重儿童的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姜勇
教师对儿童的尊重至少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尊重儿童的发现,尊重儿童的情感。“诚意”表现为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处处流露出对于儿童的尊重与敬意。“正心”看到完整的儿童,对于儿童社会性、人格品行、情绪情感等方面足够的重视。
6、 2015 04
《幼儿教育》
32 33
《随机教育中师幼互动案例分析》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 周玲美
师幼互动积极、愉快,教师以孩子的视角看孩子所看,想孩子所想,才能达到很好的互动效果。认同孩子的联想,接纳孩子的情绪反应;顺应孩子的思维特点,提供想象的空间;尊重孩子的想象,给予支持性的回应;调整角色定位,以孩子的视角体味童真。随机教育中促进师幼互动有效性的建议,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做到心中有目标,眼里有孩子;形成平等、民主的活动氛围。
1.2015.10
《学前教育》32.33《面对幼儿情绪失控时》文/国防大学第二幼儿园
金雪莲
面对幼儿情绪失控,教师应保持冷静,教师的情绪本身就是一种示范。要注意抓住契机,引导孩子理智看待争端,正确地解决问题,合理地宣情绪,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教师可以通过集体谈话的形式印发幼儿的讨论,让孩子们自己分析问题,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
2.2015.10 《学前教育》 6.7.8《美国幼儿园教学中的"Think
Aloud"策略》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陈琴
Think Aloud
是一种通过让儿童在阅读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声地说出他们的思考过程,从而培养和提高其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策略。“有声思维”教学强调教师通过解析思维的整个过程来引导儿童学习和理解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按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进程,氛围三类:前思维策略、交互思维策略和反思思维策略。
前思维策略,在阅读活动开始前,先对在当前的阅读主题进行一个初步、整体的思考,包括明确阅读的目标或目的、激活背景知识、识别内容结构等。交互思维策略,在阅读过程中针对具体内容所进行的一些思维活动,包括识别故事结构、进行提问、描述思维构图、进行预测、进行推论以及选择策略等。反思思维策略,在阅读之后进行一些延续性的和扩展性的思考,包括复述,对故事进行分类以及思考作者的意图等。
3.2016.03 《学前教育》28.29《相信的力量》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教育局实验幼儿园
蒋梅
孩子总是重复游戏,教师应如何介入。教师可以提供更多隐形的帮助与支持,例如,找一些关于火车站与火车轨道的图片,提供多种样式的图片支持,把图片放到建构区的展示板上,供幼儿参考。其二,在集体活动中通幼儿分享一些有深度的问题,比如火车轨道的道叉与分叉的作用……其三,提供一些轨道类玩具,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观察。
4. 2016.03 《学前教育》 30.31《为幼儿的有意义学习提供支持》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丁文月
教师的支持行为上,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是否需要介入?应该怎么做,才能激发出幼儿自己想要挑战的愿望和兴趣?教师的支持行为是建立在幼儿持续全面的观察和准确深入的分析基础上的。观察幼儿游戏行为是教师分析幼儿想法的依据,在有准确依据的基础上,教师的介入才能适宜、有效。首先,持续观察;其次,深入分析。再次,多角度支持。观察幼儿在做什么,即幼儿当前的兴趣点在什么地方,幼儿已有经验是什么,幼儿尝试运用的新经验是什么。分析解读是对幼儿游戏行为的理解,理解幼儿对这些活动感兴趣背后的原因、幼儿的需求,从而为教师的支持提欧共依据。为了更深入地解读幼儿,我们还需要聪幼儿的角度了解他的想法。多角度支持:欣赏孩子的探究精神,细化孩子的观察内容,递进孩子的工作难度,丰富工作的内容。作为教师,我们要做的是尊重、顺应、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读懂幼儿游戏行为中所蕴含的发展价值,提供适宜支持,让幼儿成为更加自信的学习者。
5.2015 7-8 《学前教育》
13.14《让奖励更有价值》 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 学前研修部
马春杰
引导幼儿和家长正确对待五只奖励的得与失,还可以尝试其他的方式。多做一次值日生,请爸妈参观班级,优先选择权,商定奖励的内容,引导幼儿在合理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所喜欢和期待的事情作为奖励。
6.2015 7-8 《早期教育》 70.71
《鹰架幼儿的学习--以区域系列活动“电池为例”》 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幼儿园
陈颖
鹰架教学需要营造平等互尊、温暖互动、适度挑战、支持合作的学习氛围,教师相信幼儿的能力和发展潜力,尊重、接纳幼儿提出的任何想法、意见或问题,让幼儿自主地学习,使他们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自主、全面、和谐的发展。1、启动--材料性支架明确探究方向;2、调整--问题性支架拓展探究内容;3、深入--示范式支架促进自主探究。鹰架幼儿学习的要点,搭建“鹰架”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先,以幼儿的经验为重,以幼儿的发展为目的。
7、2015 9《早期教育》14 、15、16《简述国外师幼关系的评价方法与特点》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刘润
师幼关系是指幼儿与教师之间形成的以情感、认知和行为交完各位主要表现形式的心理关系。目前国外已有是有关系评价的主体,主要划分为教师、幼儿以及观察者三类。从国外师幼互动测量量表的各个条目中可以看出评价师幼关系的内容全面丰富,如师生关系量表包括师生之间的亲密、冲突和依赖,其他量表涉及到教师参与幼儿活动、教师调解幼儿同伴互动行为、教师支持幼儿行为、教师对幼儿问题行为的反应以及幼儿寻求亲近的心理需求等各方面,除此之外,每个具体的条目里涉及到的师幼互动的问题呈现出具体、明确的特点。评价的内容包括幼儿学习和生活的众多方面,且都是可观察到可进行量化的行为,这样既保证了测量的可实施性也保证了评价结果的科学有效性。
8、2015 9《早期教育》26《新教师不该有的几个动作》 江苏省溧阳市书院巷幼儿园
狄忠敏
跷二郎腿、仰坐、抱胸、含胸、抖腿、手插口袋
9、2015 9《早期教育》52《提升晨间谈话的教育价值》浙江省金华市机关婺江新村幼儿园 陈雯
提升晨间谈话的教育价值,一,拓宽内容,让晨间谈话有话可谈,预设性话题和生成性话题。二、丰富形式,让晨间谈话趣味盎然。讨论辨析式;故事启迪式;情景感悟是式;自我体验式;游戏竞赛时。三、灵活安排时间和地点,让晨间谈话更有实效。
10、2015 10《早期教育》 7 《幼儿眼中的批评》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韩志辉 冯丹等
教师批评时不要太严厉,教师批评时不可以与幼儿有身体接触,教师应慎用当众批评;教师在批评时应公平。批评时要让幼儿知道被批评的原因,尽量宽容幼儿不妨碍他人的行为,不要过度使用批评。
11、2016 12 《早期教育》 50 51
《角色游戏的“无心”和“有意”--指导幼儿开展角色游戏最佳方法初探》江苏省张家港市花园滨幼儿园
周远卓
1、材料准备,把无心的动手转化为有意的动脑。材料投入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材料投入的开放性与封闭性;2、适时指导,把无心的游玩转化为有意的实践,生活实践活动(经常把孩子带入菜场、商场,并有目的、有佳话地指导幼儿观察,使幼儿在无心的游玩中得到实践的认知);适时介入活动。3、观察引导,把“无心”的感知转化为“有意”的创造。随机性观察,目的性观察。
12、2015 12 《早期教育》46 《精心设计提问,提高教学实效》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幼儿园 吕燕
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该做到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找准设疑节点,丰富设疑方式,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找准设疑节点,让提问更精准。模糊处设点,一般之处幼儿感到困惑,似懂非懂、似明非明之处的提问。疑难处设点;转折处谁单,探究处设点,发散处设点。丰富设疑方式,让提问更艺术。阶梯式,关注提问的层次性;情境式,关注提问的兴趣性;支架式,关注提问的启发性;链条式,关注提问的整体性;枝丫式,关注提问的发散性。剥笋式,关注提问的深度性。
13、2017 02 《早期教育》32《孩子“犯规”之后》
泰州市姜堰区梅垛幼儿园 钱小莉
当孩子“明知故犯”,作为教师,应该给予适当的提醒,如果,此时作为“裁判员”身份介入也许能张渚孩子“被动”地改正行为。但是,这种揭穿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在老师面前变得忐忑,影响是师幼间关系的融洽。教师可以从侧面介入,让孩子们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影响、转变。在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时,教师要进行冷静分析,慎用简单、直接的批评。运用教育的智慧,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感悟,效果往往事半功倍。
14、2017 01 《早期教育》 18 19 《有效互动,促进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
江苏省句容市袁巷中心幼儿园
喻兴艳
通常,我们把游戏分成三种不同的水平:第一水平,混乱失控的游戏;第二水平,简单重复的游戏;第三种水平,有目的的、复杂的、能够让儿童聚精会神的游戏。引发游戏,询问孩子关于游戏的想法,或者提出几个建议让孩子参考;适时的介入和退出,当看到幼儿一次次地重复某些行为,在协商角色和职责时变得沮丧起来,幼儿陆续离开当前的游戏区,越来越少的幼儿留下来继续游戏时,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参与其中,想要提升幼儿的认知技能、与同伴互动的能力或者是角色扮演能力,教师需要成为孩子学习的支架。直接指导和引导幼儿,在幼儿身旁,充当伙伴,进行示范,在游戏过程中与之交流。教师为幼儿示范如何使用不同的方式使用材料,并用语言或其他表征行为描述游戏中思考的过程,将有助于游戏往更高水平发展。
15、2014 11 《幼儿教育 》31 《引导孩子学会选择》
在孩子的“自由”和“安全”中寻找平衡点。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选择。肯定孩子对自身愿望的表达;启发孩子思考和判断;让孩子认识到遇事可协商,帮助孩子形成内在的驱动力。
16、2013 9 《幼儿教育》 32
《回应还是不回应》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个别幼儿大飞所问,与教师的预设不一致,很多时候会因此导致教学活动受阻。可是教学就是不断生成,不回避矛盾才会有精彩,需要对幼儿的提问进行价值判断。适宜的回应源于准确的解读,教师只有对作品和幼儿的特点把握到位,才可能给予适宜的回应。
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需要留给幼儿足够的思考时间,提出的问题与幼儿先有经验水平相匹配;提问必须明确、清晰。顺势引导孩子,把更多的话语权给孩子。可以赞赏式的回应孩子出其不意的回答,在肯定的同时引导幼儿明确教师提问的点,也可以采用修补式回应,以帮助幼儿梳理、归纳零碎想法。若幼儿的答非所问引出了更具探讨价值的问题,教师还可以采取拓展式回应,以促进幼儿深入思考。
接好幼儿抛过来的球,优选问题,把握抛球技巧,教师的提问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注意提问的目的性,力求少而精,问到关键处;准确判断,提高传球精度,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及时捕捉幼儿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幼儿会接球,接好球。
17、 2013.6 《幼儿教育》 10 11
《做一名尊重儿童的教师》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姜勇
教师对儿童的尊重至少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尊重儿童的发现,尊重儿童的情感。“诚意”表现为教育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处处流露出对于儿童的尊重与敬意。“正心”看到完整的儿童,对于儿童社会性、人格品行、情绪情感等方面足够的重视。
18、 2015 04 《幼儿教育》 32 33
《随机教育中师幼互动案例分析》 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附属幼儿园
周玲美
师幼互动积极、愉快,教师以孩子的视角看孩子所看,想孩子所想,才能达到很好的互动效果。
认同孩子的联想,接纳孩子的情绪反应;顺应孩子的思维特点,提供想象的空间;尊重孩子的想象,给予支持性的回应;调整角色定位,以孩子的视角体味童真。随机教育中促进师幼互动有效性的建议,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做到心中有目标,眼里有孩子;形成平等、民主的活动氛围。
19、2015 10 《幼儿教育》
43 《“预先告知”与幼儿的主动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 周念丽
预先告知每日常规,为幼儿的主动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预先告知一周和当日活动的内容安排,以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的效率;原因告知可能的发现,引导幼儿主动探索。
20、 2016 06
《幼儿教育》 38 39
《基于幼儿自主游戏的教室专业发展》 上海宝山区行知实验幼儿园
郑莉
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是教师了解幼儿的有效途径,它能促使教师关注幼儿的需要,推动幼儿的发展。在自主游戏中,师幼互动呈现出最自然积极的状态,也更加考验教师的专业能力。在观察中学会发现孩子的创造力,规则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读中学会懂得孩子行为及其背后产生的原因。在调整中学会支持孩子,对孩子的支持可以是无形的:如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次等待、一次包容……也可以是有形的,如材料的准备、环境创设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