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戴联奎三拒和珅

戴联奎一生致仕四十八年,历经清乾、嘉、道三朝,宦海沉浮,沉笃守节,终身以诸葛武侯为镜,治经学,守清廉,有节操,誉满朝。他三拒和珅,倍受称颂。
http://s3/mw690/002dfSsxgy6NJOjnwsO72&690
乾隆四十三年,二十八岁的戴联奎擢升翰林编修。一天,内阁大学士何珅,刚被任命为翰林院满人掌院,即召见翰林院4000多名官员列队相迎,慑于和珅淫威,所有官员都屈膝礼迎,惟有戴联奎仅以正常的礼仪——作揖示敬,官员们见状,尽皆愕然。清人鸿业在其所著《大司马戴紫垣行略》中说到此事时写道:“合署皆屈膝,使君独如仪,同列俱愕。”
拒遊掌院
众所周知,清代乾隆时期,和珅仗势弄权,卖官卖爵成风。官员欲图升迁,必走和珅之门。而戴联奎三次升迁遭拒又三次拒遊和珅之门的举动则让满朝大臣钦敬不已。
乾隆四十五年,他被乾隆亲点为云南乡试正考官,由于他谨守“清正清廉,为国选才”的考试准则,使得这次云南乡试一片清新,誉声如潮。翰林院汉人掌院稽璜大为赞赏,荐举戴联奎为御史。然而,和珅却说:“此人素昧识面,吾何以出考?”。戴联奎的此次升迁遭到了和珅的拒绝,稽璜悻悻而出,找来了戴联奎,让他去拜见和珅,戴联奎表面答应却未行之。
乾隆四十七年,稽璜又荐举戴联奎为御史,和珅又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稽璜的举荐。这次稽璜有些生气,他责怪戴联奎不听话,行事死板不入俗。他怒气冲冲地责怪戴联奎说道:“是汝自误也!”面对怒斥,戴联奎却淡然地说:“是有命,命不可得,徒枉已无益耳。不然,若吾师者岂有所干哉!”稽璜闻言,对戴联奎肃然起敬。
时隔两年,稽璜又一次举荐戴联奎为一等京察,三遭和珅拒绝。
面对三次升擢均被和珅拒绝,戴联奎坦然面对,依然我行我素。
拒做家师
乾隆五十一年,和珅来翰林院,寻访品学兼优者为其子之师,众官皆推戴联奎和他的老师邵晋涵。
和珅遂请邵晋涵为其子丰绅殷德之师,邵晋涵知道和珅惯于弄权整人,又知道和珅之子丰绅殷德是乾隆皇帝十公主的额驸,万一断然拒绝,必将遭来不测之祸,但邵晋涵又素来瞧不起和珅人品,故而以有病乞休为由拒绝了和珅。和珅脸上无光,于是,他又更加迫切地坚请戴联奎。而戴联奎也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和珅的要求。
邵晋涵对戴联奎说:“我老了,而且有病,故而坚辞,你还年轻,须防前虑后。”戴联奎说:“吾师行,弟子从之矣!”
邵晋涵坚持乞休。和珅说:“我也不是必须强求,邵君为何要这样愤然而走呢?”戴联奎见此,为了挽留师傅,便没再坚持辞职。
此后,和珅曾多次召见戴联奎,或以言语相劝,或以利益诱逼,邀其为丰绅殷徳之师,然而,均遭戴联奎拒绝。
好一位刚毅清廉的戴联奎,乡人之俊彦,官员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