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长寿乡如皋#的《如皋董糖制作技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五

明未清初的冒辟疆携董小婉栖隐如皋。董小婉(1624-1651),于“食谱茶经,莫不精晓”,如皋传统美食“董糖”即为董小婉所首创。
董小婉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入嫁如皋后,对“秦淮董糖”的制作又有了更新。她发现如皋地产的大麦焦屑(俗称焦屑)有祛暑气、吸油腻、健肠胃等功效,便将面粉改用大麦焦屑作基本原料,并掺和地产的芝麻粉、饴糖等精制成一寸见方的酥糖,以作年节之礼。打开外裹的红、黄、蓝纸,只见董糖白而微黄,酥卷皮薄如纸,入口易化,酥松香甜,食后则口齿留香,时人誉之为“如皋董糖”。300多年来,如皋董糖一直誉满大江南北。
http://s14/mw690/002dfSsxgy6FECntMYJbd&690
http://s9/mw690/002dfSsxgy6FECJOnXOd8&690
http://s9/mw690/002dfSsxgy6FECJUVjq68&690
http://s3/mw690/002dfSsxgy6FECP6cn082&690
传统技艺《如皋董糖制作技艺》2008年3月被列入南通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6月被列入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