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生活智慧就是养生智慧,“世界长寿之乡”如皋的长寿老人懂得从日常生活细节中悟出健康养生的真理和方法,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所以,他们人人都有一套长寿养生秘笈。很少有人猜得出他们的真实年龄。在和他们的接触中,我深深地感受到长寿老人身上散发出的智慧光芒。
如皋是著名的长寿之乡,百岁以上老人的总数在全国县市中位列第一,是名副其实的“长寿福地”。神秘的长寿现象吸引了世界的关注目光,2011年被评为“世界长寿之乡”。
当如皋,80岁很正常,90岁不稀罕,100岁依然精神抖擞的长寿老人也多的是。我在如皋的菜市场里就时不时地见到提着菜篮子的白发老人,他们仍旧掌管着家中的柴米油盐,洗衣做饭也不在话下。
百岁老婆婆用娴熟的动作把一桶水从10米深的井中提上来,倒入屋内的水缸,竟然滴水不漏,动作的敏捷程度令人叹为观止;曹友珍老人101岁了,还能下地拔草、剥蚕豆,而且缝补衣裳、穿针引线从来不假手他人;夏祖林老人102岁,依然能完整地唱一段京戏,拉一段二胡,丝毫不错;何殿兴老人104岁,看报、看电视不用戴眼镜,记忆力犹如年轻人一般;郭吕氏老人105岁时依然为亲朋好友张罗红白喜事,记账、下厨、充当司仪,无所不能……他们的精神面貌让您觉得活到天年真的不是一个梦想。
2004年10月,如皋东方大寿星园里,举办了一场当地158个五世同堂家庭参加的“五世同堂合家欢”活动。出席活动的五世同堂的寿星们大多年过百岁,或接近百岁之年。令人称奇的是,他们并非想象的那样白发苍苍、老态龙钟,而是面色红润、精神头十足。老人们不仅观看表演,还纷纷拿出自己的拿手绝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登台献艺。“93岁的老人陈朱氏拿起针钱,迎风穿了起来,其速度不亚于年轻人;94岁的崔秦氏口齿非常“另类”,表演口吃蚕豆如同吃豆腐,令人吃惊;97岁的老人蔡本山,挥毫疾书,其字遒劲有力;99岁的沈松英老人飞刀走技,顷刻间一盆颇具特色的盆景跃然而出……”当时的媒体这样报道。
最近几年,我多次到如皋走走,也是亲身感觉到如皋的长寿老人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一位对如皋深怀向往之心的加拿大友人在游览之后不无感慨地对我说,这里的长寿老人个个童颜鹤发,叫人完全猜不准他们的真实年龄。
1998年,香港《明报》第一次把如皋列为全国六大长寿地区之一,那时如皋人还蒙在鼓里。长寿之乡的人们已经习惯按照既定的生活理念和方式,一如既往地经营着他们的平常岁月。长寿对他们来说,是生活和智慧长期赋予他们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如皋是一个受传统诗书文化影响很深的地方,到过如皋的人都可以感受到,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出身寒微还是家境富庶,这里,人人都知书达理,通晓人情,极富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