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学校教学案例帮助孩子适应小学学校的生活和学习》

(2011-03-18 10:10:56)
标签:

校园

 

我是一名快乐小学生

 

 

      前言:孩子入学时孩子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家长应抓住孩子入学这一最佳教育实际,根据孩子强烈地想当一名小学生的愿望,激励孩子实现久以神往的目标,让孩子体验入学后当一名小学生的喜悦和豪迈,以新的面貌,新的姿态迈向基础教育的第一步。

 

授课题目

“我是快乐小学生”

授课目的

帮助孩子适应小学学校的生活和学习,让学生体验入学后当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为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坚实的基础。

授课教师:雷艳红

授课形式:专题讲座

授课内容

一、向家长简单介绍一年级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出示幻灯片)

二、大致介绍学生入学以来在学校的表现和存在的现象。

1)自理生活能力差(学习 生活)

【现象】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初期,自理生活依赖性强,一方面不能脱离父母的帮助,另一方面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打理能力较差。例如:上学时书包由爸爸妈妈拎着,到学校后,家庭作业是家长交给小组长,到食堂吃早点也由家长陪同前往,回到教室后,不会根据课程表整理文具,往往是乱堆乱放,有的孩子习惯较好,能将自己的课本和文具保管齐整,但,还有许多不能做到。

2)课堂纪律不能约束自己(自控能力差)

【现象】孩子在课堂上自制能力较差。在幼儿园学习阶段与小学课堂时差不同,所以,很多学生不能在课堂上遵守纪律:讲小话、东张西望、做小动作、玩玩具等等一些不良习惯,有的是单独自己做,有的是和前后左右的小伙伴一起玩。

3)学生对小学生活的了解不够(清洁、卫生、纪律)

【现象】学生对学校的校规校纪没有明确的了解,他生活活动范围的扩大,导致学生束手无策,不能较好的遵守学校的纪律。例如:如厕仍存在随意性、垃圾不能丢在指定的地方、集合拖拉、进餐排队等等。

4)完成作业不及时(家庭作业   课堂作业)

【现象】现在学生的教育结构很令人担忧,农村家庭多以老人带孙子这样的模式,家庭作业不能得到家长的辅导,对刚踏入一年级的学生而言,存在依赖思想,而作业不能完成,或者马虎不仔细存在很多错误。课堂作业在老师的指导下,部分学生拖拖拉拉。

5)上课不听讲,贪玩、爱做小动作。

【现象】课堂40分钟时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和探究的时间,老师的传到授业解惑大部分时间是用于这40分钟,所以,课堂的效果非常重要。而孩子入学后,不能静心的学习,课堂上仍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小结:当然,这些现象的存在并不是否定了一年级孩子的素质和能力,我们希望能和家长一起尽善尽美的帮助和引导学生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更是一名快乐的小学生。

三、家长发言

师:对于学生在校表现,大家有了基本的了解,家庭教育不容忽视,和大家一起探讨解决教育问题,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我想,目前你的孩子和以前肯定会有或多或少的区别,那么,在哪些方面,你对学生的教育还存在困惑呢?

【家长一】:孩子不愿上学,有畏惧心理

每次早上起床的时候,孩子都在床上哼哼唧唧不肯起床,问他为什么这么慢,他有时会哭,并表示自己不愿上学,上学不好,没以前好玩,上课也不能随便讲话,被老师发现会受批评。

【家长二】:不会收拾整理自己的文具

每天我们都会给孩子准备五、六支铅笔,可是每天回家都没有了,我们很奇怪的问他:你在学校里把铅笔吃了吗?还是丢了啊?怎么每天都没有完好的文具带回来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很烦恼,不但文具是这样,对于他自己的书本和衣服也不会好好的保管,每天晚上来接他,到处都是他乱扔的垃圾,还有随意丢的本子和笔。

【家长三】:不会主动完成老师的作业或者不能单独完成老师的作业

自从孩子上一年级了,我们每天都要陪他做作业,有时候快点写可以写完,如果很慢的话,会让我们很晚才吃饭,我们就觉得很奇怪了,那没有父母在家的孩子,谁帮他辅导作业呢,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我们是不是在家,我们不在家,他自己根本不做作业。

【家长四】:作息时间不合理,孩子有晚睡早起现象

我们家的孩子就是贪睡,每天都是觉得睡眠不够,上课也没精打采的,在家里做作业就想睡觉,我不知道该怎么处理他的这种反应。

【家长五】:还不能适应小学生活

孩子刚刚上小学,还有很多不能适应的地方,我们家孩子特别不喜欢集合站队,他觉得乱糟糟的太挤了,每次要出操就是他最难过的时候,学校开展的活动他也不愿意参加,我们想培养孩子开朗、活泼的性格,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引导呢?

小结:当孩子还在母腹中躁动是,我们已经在为孩子的未来设计“蓝图”,希望孩子有出息,比自己更能干。但在现实中,我们为他们的成长而焦虑和担心,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会造就孩子一生的幸福,那就需要我们家长做一名有心人,从实际出发,进行相关的教育。

【家教方法】

家长了解孩子生活的改变,应增加教育的针对性

(1)对孩子学习目的的教育。在幼儿园孩子以游戏为主。学习没有明确的任务,学习方式也往往伴随着游戏。所以上学并不是每个孩子愿意的事。需要家长用具体事例说明入学好处。在日常生活中伺机激发孩子的入学动机。用趣闻、故事启发孩子的入学愿望。

(2)热爱学校的教育。孩子由游乐园的幼儿园到小学,这是一个巨大的变化。家长可以有计划的带领孩子参观学校。让孩子看看明亮的教师和一排排整齐的桌椅,参观一下少先队部的旗帜、鼓号,听教师生动的讲述和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观看全校整齐的课间操及课余活动的场面。吸引孩子热爱学校的热情。

(3)遵守纪律的教育。上学后,孩子们将由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小朋友,变成妖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小学生,转变为有目的、有要求的系统学习生活。首先要接触的是班级班规、校纪校规,还要遵守国家颁布的《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其中一些最基本的必须家长及早告诉孩子,并适当作一些讲解。如不迟到、不早退;不能无故缺课,有事向老师请假,上课举手发言,不带玩具上课,等等。

4)生活自理能力的教育。当今独身子女大都娇生惯养。在教育方法上采用的是“包、保、抱”即包班代替一切,过度保护,抱着孩子长大,孩子上了小学,许多事都得孩子自己承担,例如:小书包旧的自己整理,班级值日时要求孩子扫地、抹桌子,还要自己学会上厕所、自己到食堂进餐等等。在家中要有意训练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干。不会的事教孩子干,并针对孩子在校的情况进行模拟训练。

四、具体方法辅导:

师:快乐的学习不但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更能挖掘孩子潜能,培养个性发展,所以,让孩子乐学、善学、好学是家长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家长应了解小学一年级的主要要求。

如开几门课、作息时间怎样安排、除上课外还有些什么活动、新的课程改革对家长有些什么特殊的要求、班级和学校对孩子规定了什么纪律等等。

2、向孩子的班主任介绍孩子的基本情况

要让老师了解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还要向老师介绍孩子的个性特征、品德状况、不要隐瞒孩子的缺点,如有的小朋友说谎,有的私拿别人的东西,有的乱花零用钱,向老师说清楚了,才能有针对性的教育。自然孩子的特点、特长更应向老师介绍,以便因材施教,使孩子成长的更好。

3、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长应为孩子选择光线冲则空气流通的地方让孩子学习,让孩子有固定的学习地点,在学习时,家里不要开电视,大人不要去干扰,不要有喧哗声,让孩子安心学习。有条件的更可以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学习氛围。

4、为孩子添置合适的学习生活用品

父母最好带孩子一起到商店选购学习用品,让孩子选购他们喜欢的书包、小刀、铅笔、橡皮等,告诉孩子这些物品的用途和收藏方法。选购要掌握简单实用的原则,如书包的大小要适中,衣服一定要宽松、鞋子要柔软合脚,鞋底牢固不打滑。

5、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

上学前,家长应针对孩子的实际,有的放矢的提出一些要求,例如:对学习不专心的孩子要求他进校后专心学习,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要求他多于同学交往,和同学一起作业、游戏、一同放学回家,积极参加学校里各项活动,这些活动必须是孩子经过努力能做到的。

6、科学合理的安排生活

早餐一定要让孩子吃好,学校安排上午有四节课,远比幼儿园的分担中,不但要填饱肚子,更应注意营养搭配,保证一日三餐合理进餐,营养全面均衡。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为孩子开展丰富的课余生活。

7、关注孩子的厌学情绪

刚上小学的孩子中,有的表现出厌学情绪,这与生活学习环境发生变化相关,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1、害怕老师2、受同学欺负3、什么事都比别人慢半拍4、性格内向5、对学校课程乏味不愿上学6、作业不好,受家长批评。

8、防止孩子入学初集中不良习性的发生

A、学习不认真  B、作业马虎  C、上课做小动作

D、上学放学路上耽搁时间很长  E、撒谎、打架、欺负同学

9、家长应全面及时地了解孩子在校表现。

了解孩子是教好孩子的前提。不要以为孩子入了学就把一切交给了老师。家长必须全面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方法可以是:A、多于孩子谈心  B、观察孩子学习  C、与孩子的同学朋友交谈

D、与孩子的老师常沟通   E、多关注孩子的行为。

 

结束语:孩子在家长殷切的希望中迈进了小学的门槛,在这个充满希望和阳光的摇篮里,茁长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希望所有的孩子能顺利的进入小学学习,做一名快乐的小学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