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学校案例

(2011-03-18 09:53:45)
标签:

教育

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教案

教学目的:

1、培养孩子在生活在学习中的自理能力,让家长掌握引导孩子的方法。

2、交流和沟通自理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交集点,教师和家长共同培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提升水平。

教学要求:

班级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面对面的交流,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里表述自己的意见。给家长创造沟通的平台,用理论知识武装教育方法,使得更恰当、更及时、更准确。

教学重、难点:

1、家长正确的认识,懂得自理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如何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加以引导和教育,手段和方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出示图片一:小学生睡在床上,妈妈在旁边哄着,给他穿衣服。

出示图片二:一位年迈的爷爷给孩子送饭到学校,和孩子一起吃。

出示图片三:路上给学生提书包的爸爸妈妈,孩子在前面走,家长在后面走。

学生自由发言。

生1:看了片子,我觉得很可笑,我自己有时候也和那个睡懒觉的孩子一样,我也起不来,每次都是爷爷叫醒我的。

生2:小学生穿衣服可以自己动手的,要妈妈穿我觉得不好意思了。(微笑)

生3:我在家的时候也不肯吃饭,爷爷担心我在学校也不吃,所以,每次都到学校督促我吃饭,我觉得好多同学都是这样的。

         师:听了孩子这么说我觉得很高兴,你们联系了自己的实际讲述了自己真实的想法,那么家长呢,看了以后,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呢?

家长1:看完了片子觉得太符合实际了,现在孩子们在家里就是小皇帝,小公主,只要把成绩搞好了,其它的都由我们做,其实,我们也想让他独立一点,但,我们不惯爷爷奶奶惯啊!真是没办法。

家长2:这是一个真实的反应,我们只是要求孩子不断的学习,陪着他写作业,送他上学,接他放学。回到家以后了更是衣来张手,饭来张口,唉,我也知道这样不好,对他不好,我们自己也不行,但就是没有好的办法改进。

        师:看来,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都已经意识到了依赖和溺爱的危害,很高兴,有这个机会我们共同来探讨怎样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自理:顾名思义,自己打理自己的事物,简单的说就是自我服务,也可以理解成灾成长的过程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面对孩子的弱小和稚嫩,我们该怎样培养他的自理能力,让孩子自由的成长?看看我们学校调查的一份统计表:这份表分生活和学习两个板块10个项目:

出示图表:

不会穿衣服

不会洗自己的衣服

在家没有刷碗、做清洁

不会整理自己的书包

家长每天接送上学

父母陪伴家庭作业

平时做事丢三落四

在学校帮孩子做清洁

给孩子安排假期活动

在家不主动做家务

60%

94%

87%

56%

41%

52%

88%

24%

90%

95%

(现场交流)

师:这份抽样调查表显示现在的家长和孩子都存在着相同的问题,那么培养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让我们感到急迫,这是我们共同的心声和目标,尽管,我们在生活上,学习中帮助孩子做了很多,但,事实上我们的孩子又是怎样的心情呢?我们从生活和学习两个方面进行探讨,问孩子三个问题:

1、 你们喜欢家人为你们做的一切吗?

A不喜欢                  B喜欢

2、你们喜欢什么样的方式完成自己的事务?

A 家长监督  B 家长陪同   C 家长做主 D 家长放手加指导

3、现在的你们自己能做些什么呢?

A 吃穿住行能自理

B 吃穿住行包括学习能自理

C 吃穿住行包括学习和假期都能自理

D 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见

小结

        师:听完孩子们的话,家长心理是否会有所感触呢?其实孩子不喜欢家长搞包办的,他愿意自己去体验,自理能力是根据孩子身体发展相应的提高的一种能力,较弱的我们可以帮他,较强的我们可以指导,但我们不能扼制咽喉,吞没这种自由的成长,对此,我们相信家长们也有许多教育中的疑惑和困难,大家不妨也来说一说!

家长1:有时候就觉得他们小,什么都不会做,即使做了,也做的不好,干脆,我们帮他们做,要快一些,效果也要好一些。

家长2:平时很少要求他们做什么事,总认为这些都是我们家长的事情,他们只要把学习搞好,其它的也不需要他们去做,自己都不能照顾自己,还怎么做家务,所以,孩子在家,除了搞好自己的学习,基本上就是玩和看电视了,要他们做也不愿意,时间长了,自然就不做了。(无奈)点评。

学生1:我在家一般不做什么,爷爷奶奶都给我安排好了,我只要搞学习他们就很高兴了,不过,我会收拾自己的玩具和书包。(微笑)点评。

师:我相信这是大多数家长的想法,对待这个问题,我常常看到这种现象:孩子吃饭时要喝水了,只要说一声:“要喝水。”马上就有人送来了。还有的孩子早上起床时就说:“我今天穿什么衣服啊?”马上就有人拿到手边了,来到了洗手间,洗漱用品已经摆放的整整齐齐了。有时候大人没时间的时候特急,总是说:“你自己怎么不做啊!”孩子急了,说:“我怎么知道怎么做?”家长会又急又气啊!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种现象呢?我送你们一张小贴士:

(出示字幕)

     充分相信孩子,鼓励他们从小事做起,给他们机会,并鼓励孩子,让他们感受到付出劳动的乐趣。比如:洗碗、擦桌子,整理书包。这样孩子才会乐于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生活中,我们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让他在环境的熏陶下学会自理。从包办到减少,从全办到指导,慢慢的提高自理能力。

师:生活上我们可以这样引导,那么学习上呢,家长们常常是怎样做的呢?(过渡)

家长3:孩子自觉性差,你不给他安排好,他只会玩,家庭作业不陪着做,就会做几个小时,甚至玩忘记了就不做了,不是愿意管,是非管不可。真是没办法。

家长4:我的孩子做作业很积极,但每次遇到难题的时候就不愿动脑筋了,每次都是我在旁边看着,如果没有难题会很快做完,如果碰到了,不管我们多忙也要先帮她解决问题。

师:听出了你的无奈,我想,应该是两位长期陪着孩子做家庭作业的家长,你们的困惑,在其他家长身上肯定也有,他代表了大多数家长的心声,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在座的家长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家长5:我的孩子从小就不陪她做作业,她做完了给我们检查,每次做的时候,我就把她安排在一个单独得房间,给她规定时间,如果有不会做的就标上记号,明天听老师讲,现在她上四年级了,基本上不用我们管作业了。

师:你的方法还算不错啊,这样的话,孩子的依赖性会减少很多。

家长6:我的孩子刚上一年级的时候还是陪他做,后来就很少了,但我们一定会检查,对写的不好的就要求重写,我觉得应该严格要求。

师:适可而止的点拨和帮助肯定不会少,但,主要是靠自己,这点没错。我们一起看看专家的意见:

(出示字幕)

1、 家长和孩子共同商量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一定要坚持按时间学习。

2、给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注意避免打扰和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3、针对学习中的困难千万不要一手包办,引导加指导,如果有必要,及时与教师联系。

4、在教育过程中采取多表扬,少指责的方法。不能以大人的标准去评价他们,给他们信心,让他们在多次实践后找到方法,提高能力。

温情提示:没有不能坚持的学生,只有不能坚持的家长。持之以恒,会有收获。

师:生活中、学习上我们都可以慢慢的放手,那不敢放手的、很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了,家长们在这方面也是有苦衷的,曾经就有家长这样对我说:老师,我总是担心孩子被骗子给拐走了。我们的家长是不是也一样呢?

家长7:专家的话让我懂了很多,但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害怕让他们去做,我就很担心,比如:每天上学,我就不敢让他一个人回家,总担心路上的人啊,车啊,他在前面骑,我在后面赶,天天都去接,我也烦了,但又不放心。

 

该家长的学生4:爸爸每天都去接我,告诉我有坏人骗小孩,什么车撞人啊,我听了都怕,搞的我也怕一个人上学了。

 

老师:我是老师也是母亲,我和这位家长有同感,我也是这样想的,唉,都是依赖和溺爱惹得祸啊,害的我们家长和孩子一肚子苦水,假设我们换个角度理解问题会不会豁然开朗呢,请看大屏幕:

1、交通安全知识的正确引导,人生安全的正当防范。

2、尝试着有选择性的进行帮助,比如:下雨天,节假日人较多去接孩子,其它时间让他自己回来。

3、调节好心态,对孩子进行教育的同时多鼓励他们尝试和了解可能遇到的危险,例如:防水、防火、防电等知识的讲授。

谈了这么多,不知道家长朋友们是否有点收获,下面呢,我们进行一个小小的游戏,考考孩子们和家长对以后自理事务的认识。

家长和学生互动活动:

能做的事情(自选题:大屏幕出示)

需要帮助的事情

打算放手让他做的事

 

      教师小结:如果家长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我想一定会让你们刮目相看,大跌眼镜的,有时候我们过度的保护反倒阻碍了他们的成长,放手让他们飞翔会飞的更高,鼓励让他们向前他们会跳的更远,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放手也是一种爱,教育非一朝一夕能做好,有了家长和学校的紧密联系,一定会事半功倍,为同样目标,同样的理想让我们共同努力。感谢大家百忙中参加家长学校的课题讲座。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听风的日子
后一篇:无言的溢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