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露气 纸本 水墨设色
1958年作
1958年6月18日潘天寿被苏联艺术科学院聘为名誉院士,7月14日作此画。《露气》构思新异,布局有出奇制胜之美。画面左上方以题识形成一长方形结构并钤以印章,使全局有起承转合的韵致。该画并未渲染露气,而用酣畅淋漓的笔墨点出了清露弥漫的气氛。题识:“昨日清晨至半山康桥乡参观早稻丰收,见村边池塘中芙蕖壮茁,如华岳峰头玉井中所植者,至为可爱。归后即写此以为纪念,但限于幅面,未能得其粗豪蓬勃之致,奈何。五八年七月十四日大暑,大颐寿者于止止堂。”“止止堂”为作者杭州住处画室之名,意在告诫自己荣誉面前须止步。

雁荡山花 纸本
1963年作
款识:雷婆头峰寿者草草。雁荡山花。六三年玉兰开候,寿。
钤印:潘天寿印、阿寿、天寿
《雁荡山花图》是潘天寿先生1963年最后一次赴雁荡采风之作。“玉兰开候”字样,说明画是该年初春画的。画上完全没有画岩石,只画有几种山花和野草,基本上是用双勾画花,好像是京剧清唱,虽无复杂引人的剧情,却更能显示出唱功的高妙。花草枝叶的疏密聚散,花草形象的穿插揖让,用笔的刚劲秀丽,画面虚实的处理,春意盎然达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引人入胜。潘天寿善隶书,隶书题“雁荡山花”款,与正方尺幅相呼应,潘先生的构图也大都如此。




一天烟雨暗江洲 立轴水墨纸本
1945年作
款识:一天烟雨暗江洲。乙酉鼠姑(注:牡丹)开候,新购得都匀皮纸,草草试之。秃寿。
钤印:潘天寿、阿寿
潘天寿构图,追求“造险”、“破险”。首先大胆写出一块巨型盘石,使之几乎填塞了整个画面,这种构图使人觉得已入险境,无法收拾,而气势扼塞。这就是所谓“造险”。然后临见妙裁,在某些地方点缀一些山花野草或禽鸟虫畜,画幅即转危为安,画面上物象的位置,关系不但平衡,而且获得与众不同的新奇意境。《一天烟雨暗江洲》即运用“造险”和“破险”手法的实例。画家先画一巨石,奇崛、孤兀,没有任何皴擦和渲染,仅以圆浑的苔点协调,呈不规则矩形,是为“潘公石”看来非常刻板;但随之在石上点缀一立鸦,在石隙中点缀些许花草竹叶,立化刻板为神奇。而矩形石块与以圆浑为主的乌鸦和苔点之间体块的关系,则形成形式上的对比,独特而协调。尤其乌鸦的造型,出于八大又超于八大,师其神韵而不师其笔法;其白眼更是有独特之妙。此亦黄庭坚所谓“化臭腐为神奇”之功力。1944年,潘天寿受聘赴重庆,长国立艺专校;明年春乃作此幅。时抗战未胜,国势难安,陪都重庆亦如笼罩于烟雨凄迷中,难以看清出路。天寿此幅显寓此意,正契合其“强其骨”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