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潘天寿指墨画——写西子湖中所见》

(2017-02-25 17:28:37)
分类: 名人书画赏析
潘天寿先生作品欣赏
 

 
潘天寿指墨画《写西子湖中所见》
潘天寿指画

潘天寿先生作品欣赏

潘天寿先生作品欣赏

                                                                            露气  纸本 水墨设色 1958年作

    1958年6月18日潘天寿被苏联艺术科学院聘为名誉院士,7月14日作此画。《露气》构思新异,布局有出奇制胜之美。画面左上方以题识形成一长方形结构并钤以印章,使全局有起承转合的韵致。该画并未渲染露气,而用酣畅淋漓的笔墨点出了清露弥漫的气氛。题识:“昨日清晨至半山康桥乡参观早稻丰收,见村边池塘中芙蕖壮茁,如华岳峰头玉井中所植者,至为可爱。归后即写此以为纪念,但限于幅面,未能得其粗豪蓬勃之致,奈何。五八年七月十四日大暑,大颐寿者于止止堂。”“止止堂”为作者杭州住处画室之名,意在告诫自己荣誉面前须止步。

 

潘天寿先生作品欣赏

                                                                                  雁荡山花  纸本 1963年作

    款识:雷婆头峰寿者草草。雁荡山花。六三年玉兰开候,寿。

    钤印:潘天寿印、阿寿、天寿
    《雁荡山花图》是潘天寿先生1963年最后一次赴雁荡采风之作。“玉兰开候”字样,说明画是该年初春画的。画上完全没有画岩石,只画有几种山花和野草,基本上是用双勾画花,好像是京剧清唱,虽无复杂引人的剧情,却更能显示出唱功的高妙。花草枝叶的疏密聚散,花草形象的穿插揖让,用笔的刚劲秀丽,画面虚实的处理,春意盎然达到了无懈可击的地步。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引人入胜。潘天寿善隶书,隶书题“雁荡山花”款,与正方尺幅相呼应,潘先生的构图也大都如此。


潘天寿先生作品欣赏

 潘天寿先生作品欣赏

潘天寿先生作品欣赏

潘天寿先生作品欣赏

                                                                  一天烟雨暗江洲  立轴水墨纸本 1945年作

    款识:一天烟雨暗江洲。乙酉鼠姑(注:牡丹)开候,新购得都匀皮纸,草草试之。秃寿。
    钤印:潘天寿、阿寿
    潘天寿构图,追求“造险”、“破险”。首先大胆写出一块巨型盘石,使之几乎填塞了整个画面,这种构图使人觉得已入险境,无法收拾,而气势扼塞。这就是所谓“造险”。然后临见妙裁,在某些地方点缀一些山花野草或禽鸟虫畜,画幅即转危为安,画面上物象的位置,关系不但平衡,而且获得与众不同的新奇意境。《一天烟雨暗江洲》即运用“造险”和“破险”手法的实例。画家先画一巨石,奇崛、孤兀,没有任何皴擦和渲染,仅以圆浑的苔点协调,呈不规则矩形,是为“潘公石”看来非常刻板;但随之在石上点缀一立鸦,在石隙中点缀些许花草竹叶,立化刻板为神奇。而矩形石块与以圆浑为主的乌鸦和苔点之间体块的关系,则形成形式上的对比,独特而协调。尤其乌鸦的造型,出于八大又超于八大,师其神韵而不师其笔法;其白眼更是有独特之妙。此亦黄庭坚所谓“化臭腐为神奇”之功力。1944年,潘天寿受聘赴重庆,长国立艺专校;明年春乃作此幅。时抗战未胜,国势难安,陪都重庆亦如笼罩于烟雨凄迷中,难以看清出路。天寿此幅显寓此意,正契合其“强其骨”的艺术追求。

潘天寿先生作品欣赏

潘天寿先生作品欣赏
                                                                                  映日荷花  立轴 设色纸本

    本帧作品“映日红荷”,深刻地体现了先生的作画主张。先生平生爱荷,喜画荷花,重在表达荷花的高尚品德。此画格局,造险而破险,用一片泼墨荷叶,横贯画面下方,用笔浓重豪放。以富有金石味的花梗,托起一朵映日红荷。看画面,红与黑的对比,突出了主题“映日荷花”的圣洁、高尚。色彩单纯而不单调,气势雄阔又不失荷花的柔娜之美。茨姑叶和苇草穿插,平衡了画面的粗细线条与色块的强烈对比,增添了荷塘的生动气韵。这种独创新格,既传承了前辈徐渭、八大、石涛、吴昌硕的艺术精华,又突破了他们的窠穴、程式、开创了新的成就,这是真正的创新。潘天寿先生作画,无论巨幅、小帧,因是以大写意手法为主,看上去有时粗枝大叶,寥寥数笔,但其每作一画,必独处静室,苦心孤诣,从构思到下笔,无不高度缜密的提炼、概括,草率之作从不出门。对艺术质量的严格要求与认真精神,永远是后辈同道的楷模。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潘天寿先生作品欣赏

潘天寿先生作品欣赏

潘天寿先生作品欣赏

潘天寿先生作品欣赏

潘天寿先生作品欣赏

潘天寿先生作品欣赏

潘天寿先生作品欣赏

潘天寿先生作品欣赏

潘天寿先生作品欣赏

潘天寿先生作品欣赏


潘天寿先生作品欣赏

读潘天寿


读潘天寿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百年巨匠·潘天寿(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