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大千“千秋万岁”印》

(2014-06-03 21:58:00)
分类: 金石篆刻精品博览

张大千早年亦擅长篆刻,且颇具此道天赋,惜为画名所掩。有关张大千的印艺,马国权《近代印人传》、王家葵《近代印坛点将录》等书均有评述,故在此无需赘言。张大千一生制印究竟多少?今已无确切的数字。一九三O年张大千自辑《大千印留》二册,收自刻印四十五方。今人大致推测,张大千早年刻印起码在百余方左右。

一九四八年,张大千五十岁。此年对张大千来说可谓是“多事之秋”。五月份他在成都与友人和弟子举宴庆贺五十寿辰。不料在七月,甘肃省议会第六次大会期间,敦煌县参议员郭永禄向大会提出张大千在敦煌期间有破坏和盗取文物之事。一时将张大千推向全国舆论的风口浪尖,他为之忧愤不已。八月张大千携夫人徐雯波抵达上海,寓石门路李秋君瓯湘馆。九月亦是李秋君五十岁寿辰。在上海的友人和大风堂弟子,倡议为张大千与李秋君合办“百岁大寿”。张大千当年闯荡上海滩时,宁波小港李氏家族对其的资助无人可比。李氏家族在上海、江浙的政商两界极具人脉和名望,张大千第一次个人画展即在当年上海第一大同乡会馆“宁波会馆”举行,一举成功。故张大千终生与李家兄妹情同手足,堪称尘世佳话。

                张大千“千秋万岁”印   张大千“千秋万岁”印
                      张大千“千秋万岁”印与寿山冻石(4.3X4.4X7.5公分)
 

张大千为庆贺自己与李秋君的“百岁大寿”,曾特镌“千秋万岁”一印。印石用寿山冻石,石高七点五公分,印面为四点三公分和四点四公分。印文阳刻,仿汉瓦当田字格,正中间镌双圆小圈,古意盎然。当年陈巨来亦镌“百岁千秋”一印为贺。其后来在《安持人物琐忆·记大风堂事》中有记云:“送什么礼,余未知,但嘱余与他各刻一印为寿,他仿瓦当文‘千秋万岁’田字格朱文,余刻‘百岁千秋’四字,适不谋而合,亦作田字格,两印相较,余竟为之黯然失色矣。大千此作有特殊风格,齐白石望尘莫及也,‘千秋’二字盖合二人之名耳。”陈巨来在制印上自视极高,前辈印人和同道中人,十九难入其眼。但对张大千“千秋万岁”一印,却不得不由衷自叹“黯然失色”,当非矫情虚言。

张大千“千秋万岁”印

陈巨来“百岁千秋”印 

但不知何故,张大千的“千秋万岁”印当年并未赠给李秋君作为生日贺礼,今藏四川博物院。而陈巨来“百岁千秋”一印,原印石今藏处不详,曾有印蜕传世。今读“千秋万岁”一印,不禁想起著名美籍华人收藏家和书画史家王方宇先生,曾经在评价张大千时说过的一段话:“他对知交师友,情深义重。烛见人情,通达事理。他的优长,远远超出书画以外。事实上,他对人理、人事、人生了解的非常透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