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山楼旧藏碑拓篆刻资料精萃》

(2014-06-03 21:10:32)
标签:

文化

分类: 金石篆刻精品博览

 北山楼旧藏碑拓精萃

[台湾]潘思源编《施蛰存北窗碑帖选萃》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6月 

8开布面精装带书盒一册  331页  600元  初印1500册

 

   施蛰存先生曾将自己一生治学比喻为“四窗”:东窗为文学创作;南窗为古典文学;西窗为外国文学翻译;北窗为金石碑帖收藏和研究。施先生晚年在愚园路寓所晒台上,搭建仅有六平方米之“北山楼”,将平生收藏碑拓庋藏于此。1982918登上北山楼拜访施先生,倏忽已卅年矣,思之慨然。

2006年秋,在施先生逝世三年之后,其家人委托上海嘉泰拍卖公司,将北山楼旧藏碑拓和吉金拓片二千余张整体拍卖。后来碑帖鉴藏界、拍卖界和新闻界均盛传:北山楼旧藏此批碑帖被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以高价竞拍购藏。众口相传,遂为“信史”。但是,真实情况并非如此。北山楼此批碑帖原来是被台湾著名实业家、房地产商、藏书家和“全球碑帖收藏第一人”潘思源先生购得。那为什么当初会有如此“诡谲”的传闻?因为上海图书馆碑帖专家仲威先生等当年曾呼吁:北山楼此批碑帖起码应有上海区级图书馆整体购藏;而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也应参与竞拍。或许香港中大也曾经参与竞拍,可能是未能如愿吧?最终归神秘而又低调的潘思源竞得。

潘思源在本书《前言》中写道:“余慕蛰存先生文名久矣,睹物思人,益增对其学识人品之仰慕,恨不能起地下与之请益,遂欣然将蛰存先生之北山楼古代碑帖藏品购入余之书斋中,辟专室储之宝之,日夕忻晤,如直面先生之聆教。蛰存先生碑帖之研究,实系中华学术文脉。”

《施蛰存北窗碑帖选萃》共计古代墓志(无吉金拓片)二百四十件,这应该是北山楼旧藏碑帖中的精华所在。从《汉三老讳字忌日碑》(墨初拓本为周作人旧藏、朱拓本为西泠印社拓本)到《大理国高姬仙贵墓碑》(一九七一年出土,一九七九年拓本)。二百四十件碑拓中,大多是近一百五十年内出土之物,有些极具文献史料价值。原藏家有端方、徐乃昌、于右任、陶湘、姬觉弥、俞宗海、顾燮光、徐声越、陈运彰、周作人、周退密、刘海天等。而且所有拓本均品相极佳,犹如新搨。如以今天的市场价来看,潘思源当年绝对属于“拣漏”,今已超过其当年拍卖价(约二百余万)之五倍亦不止也。

        北山楼旧藏碑拓精萃     北山楼旧藏碑拓精萃
                    《三老讳字忌日碑》(周作人旧藏)          会稽周氏凤凰砖斋藏(原印小)

 

本书部分碑拓有局部放大图片,有题签、题跋、题记等均影印。书末还附印近代碑帖收藏家印鉴六十三方,施先生鉴藏印二十七方。均原色原尺寸套印。也为鉴赏者在其他碑帖上鉴别这些藏家印鉴真伪提供了“标准件”。本书所有图片(除个别原拓片有质量问题外)虽然是缩小制版,但均相当清晰逼真,可鉴赏,可临摹。图片摄影师为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方伟先生。

             北山楼旧藏碑拓精萃

                    唐碑《故洛州河南县人张冬至墓志铭》(姬觉弥旧藏)

 

             北山楼旧藏碑拓精萃

                   唐碑《故处士张君墓志铭》(俞宗海旧藏,宗海即俞振飞之父)

 

施先生曾在《北山楼金石百咏》中有诗并注曰:“唐碑汉碣半凋残,空把前修录目看。一事幸甚夸欧赵,志铭日出未渠阑。前人著录之汉唐碑刻,今已泰半无存,惟玄壤埋铭,近年来出土之多,方兴未艾。余藏碑拓数千通,墓志乃逾半数,岂但欧、赵、洪、娄所未见,即缪艺风、徐积余两家碑目,亦多未有。”我尝称誉施先生为“最后之金石家,当今之欧赵也”,应非过情之言。欧即欧阳修,著有《集古录》;赵即赵明诚,著有《金石录》。

         北山楼旧藏碑拓精萃          北山楼旧藏碑拓精萃       北山楼旧藏碑拓精萃

        武进陶涉园藏石(陶湘)       托活洛氏端方藏石           鸳鸯七志斋(于右任) 

 

        北山楼旧藏碑拓精萃           北山楼旧藏碑拓精萃           北山楼旧藏碑拓精萃

          曲石精庐(俞宗海)               北山楼文房             华亭施氏无相庵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