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帷千动媒移动视频广告营销效果研究报告

(2014-03-14 10:48:38)
标签:

要素

品牌营销

价值研究

移动视频广告

it

分类: 帷千动态
为探索移动广告的价值,2014年1月,帷千动媒联合全球领先的品牌媒体传播调研公司MillwardBrown,通过眼动仪监测注意度实验和问卷访问的方法对In-App移动视频广告、App横幅广告(Banner)+ 品牌页(Landing page)、视频前贴片广告三种移动广告形式的营销价值进行了探索,并发布了《移动广告营销效果研究报告》,以下是报告内容精简版。
图1: 《华通明略:移动广告营销效果研究报告》探索了3种广告展现形式
 
1、移动广告目前处于创新红利期
 
MillwardBrown研究发现,从提示品牌认知、广告认知、信息关联、品牌美誉和品牌预购5个维度,目前手机广告沟通效果都明显优于PC端广告。
图2:手机和PC五项品牌指标对比

这得益于移动广告贴身性和互动性,以及目前的广告形式创新红利期。通过分析各种数字广告平均效果年度变化(见图3),我们可以看到:如同一般网络广告、移动视频广告,手机广告在创新红利期,采用将获得更大的效果。
图3:各种数字广告平均效果年度变化-AdIndex
 
2、三种移动广告形式的注意价值研究
 
MillwardBrown研究发现,In-App移动视频广告、App横幅广告(Banner)+ 品牌页(Landing page)、视频前贴片广告三种移动广告形式都有很好的表现,但是,在操作细节上的优化将有助于提升广告效果。App横幅广告(Banner)作为移动广告最基本的形式,研究结果只有3%的消费者会点击进入品牌页,因此,广告主和广告投放机构需在横幅广告(Banner)入口的创意上更花心思,以激励消费者点击进入品牌页。通过眼动仪监测,MillwardBrown发现,在进入品牌页后,由于品牌页信息丰富,消费者易获取更多品牌信息,而视频前贴片广告消费者看了非广告内容区域。(见图4)因此,品牌页嵌入In-App移动视频广告可以汲取两者的长处,形成最优组合。
图4:眼动仪监测品牌页和前贴片广告所得热点图

消费者问卷访问也反映出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认可品牌页的创意形式,“这种广告形式非常新颖”、“吸引我注意”、“包含品牌信息多”、“让我记住品牌信息”、“对浏览干扰少”方面评价高于前贴片广告。而In-App移动视频广告在“印象深刻”方面评价稍高。
图5:消费者问卷调查结果
 
3、 三种移动广告形式的品牌营销力研究

MillwardBrown研究发现,In-App移动视频广告、App横幅广告(Banner)+ 品牌页(Landing page)、视频前贴片广告三种移动广告形式在广告信息回忆度、广告行为影响方面都有很好的表现。其中,品牌页由于创意形式和承载信息方面的优势,会领先其他两种广告形式。
图6:三种移动广告形式在广告信息回忆度方面的对比
图7:三种移动广告形式对消费者搜索和购买行为的影响对比

女性消费者对于品牌页更加偏好,MillwardBrown研究发现,她们看过品牌页广告后,访问品牌网站和在购物网站上搜索品牌的意愿都较高。
图8:三种移动广告形式对女性消费者搜索和购买行为的影响对比

2014年,App将继续把自身变为普通手机用户的移动互联网入口,In-App广告也在重塑消费者感知品牌的方式。

品牌争战的核心永远是如何击中消费者心弦,如果你还停留在购买媒体、漂流式投放、拼图式投放这些传统方式上,别人已经异军突起,用新的方式购买受众、购买效率、购买效果了。借用一句名言:科技的发展不是均匀的,而是以浪潮的形式出现,每当浪潮交替期,便会涌现新的窗口机遇,能否看清并赶上下一波浪潮,是决定大公司未来成败的关键要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