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方山子是在光州和黄州之间山里隐居的人。他年轻时向往并学习汉朝侠客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讲侠义的人都以他为榜样敬重他。年纪渐渐大了,就改变了志向和行为,努力读书,想凭借这条道路在当代大干一场,可是始终碰不到机会。到了晚年,就隐居在光州和黄州之间山里的一个叫岐亭的小镇,住草房,吃蔬菜,不同社会接触;放弃原有的车和马不坐,毁坏原有的帽子和衣服不穿戴,平时总是步行来往。山里的人没有不认识他的,看见他戴得帽子方型而且高高地耸起,猜测说:“这莫非是古代方山冠的老式样吧!”因此就叫他方山子。
我降职外调到黄州,路过岐亭镇,刚巧碰见他,吃惊地说:“哎呀!这是我的老友陈季常啊。为什么在这里?”方山子也吃惊地注视着我,问我为什么到这里来。我告诉他来这里的缘故。他低着头不回答,接着抬起头来大笑,招呼我住在他家里。他家里空空地只看到周围有四堵墙,可是他的妻、儿和奴婢都有自得其乐的神气。
我既肃然起敬又感到他非同常人,又想方山子年轻时纵酒任性,喜弄刀剑,用钱如同丢弃粪土那样。十九年前,我在岐山下方山子带领两个骑马的仆人,自己挂了两袋箭,到西山打猎游玩。一只喜鹊在前边惊飞起来,方山子叫骑马的仆人追赶射它,没有射中;方山子猛抽坐骑使马愤怒奔驰,独自追去,一箭就射中了那只喜鹊。于是,他就在马上跟我谈论用兵方法和古往今来用兵的成败之道,自以为是当代的豪杰。到今天已过去多少时间了,但精明强悍的神色,还在两条眉毛之间隐隐显露出来,难道他真的是在荒山里隐居的人吗?
方山子家里世代有功勋,应当得到庇荫做官,假使他能够从事政事,那么现在他一定是个有名望、有地位的人了。再说,他的家原在洛阳,花园住宅宏伟华丽,跟公侯的府第一样;在黄河北岸还有大片土地,每年可以收取成千匹丝织品,也足够他享受富裕快乐的生活。他都放弃不要,偏偏来这荒山里受苦。
我听说光州和黄州之间有很多奇怪的人,他们往往装疯,弄脏自己,不能够见到他们的真面目。方山子或者见过他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