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化学能与电能》听课笔记(2010年广东省某优质课公开课视频)

(2013-09-10 18:40:27)
标签:

优质课

广东省

电能

化学

公开课

教育

分类: 听评课(一)品味大师

2013年9月10日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4ODczMDI0.html
有幸找到某知名教师的完整的一节公开课的视频,今日听完整节课。下面谈谈感想,不当之处可能是当前水平所限引起的,只当记录备今后回顾之用。
一、听课过程笔记
0分钟:引入:借班主任身份,要给明天(23)生日的高一(13)班学生送礼物:柠檬音乐会。手放在后面摆弄了一下,好像音乐电池刚响不到几秒就开始讲课。可能是录像问题,不知道到底有没有接触上。最后环节确实让那被祝福的学生上台播放音乐约2-3分钟了。
教师形象为成熟骨干型。侧分头发,白衬衫灰色裤子。普通话准。后来的话语透露老家为陕西。稍显紧张,语速有点慢?但是有抑扬顿挫,一字一句都咬得准确。
从火力发电引出快捷的办法:各种电池。
第5分钟进入学生对探究案进行讨论,分组。
课件的制作针对高一的学生,张数不多但是画面丰富多彩、根据需要而使用。
学生台面布置了苹果橙子、果汁杯子等材料,学生8人一组。
教师不停地在学生中走动。
第10分钟叫学生第一组代表回答。
铜片和锌片插入里面稀硫酸中,后者有气泡;不接触,锌片有气泡。。。。。。。。。
“能不能简单说说为什么?
按照H在铜前面。。。教师评:他说的跟我做的事一样的。(后来才知道这是他的口头禅,还有一句是OK。)
三四组实验?
插入稀硫酸中,连入电流计。第四组测量数据超过了电流计的读数。
现在是让你测量是否有电流产生。有电流产生就对了。但是出现了异常。
异常现象是为什么呢?(因为接反了)
问题:
第13分钟:交流与讨论:
哪种物质失去电子?Zn
哪种物质得到电子?H
电子从Zn到溶液中氢离子经历什么途径?导线
导线在这个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怎样才能知道导线中有电子流过?
此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关系是怎样的?
第15分钟:演示动画。
小结并板书,
这个装置实现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我们把这个装置称为原电池。
此过程动画不停地在播放。
那都是些什么样的材料能够实现设计成这样的装置的?换一句话说,是什么条件呢?
下面四组同学分别做探究二的四个实验。

第20分钟:探究二分组实验。
有学生把两个电极分别插在苹果和橙子上,后来又把苹果切开了,再做。
第二组也构成了原电池。跟我做的一样的。OK(口头禅)。
第三组我们认为他们没有构成原电池。
你觉得会是怎样的原因?
材料,不同。
金属活泼性一样。
可以在展示台上展示他们的连接方式?把讲台也让给学生?

第28分钟小结:
电子板书ppt:
原理:负极失去电子,氧化反应
(本质:)正极得到电子,还原反应
这个一定要记住。
我送给大家一句话:
原电池里有一只富士羊:(不是富士山也不是我老家的富士苹果)
请大家一起读一下。
两极一液一连线。(两极一液成回路?)
第31分钟:小练习判断题
读题目的声音都是抑扬顿挫的。
就小结的电子板书而言,事实上可以对发挥动画功能,凸显字体等强调。
第33分钟讲格林太太牙痛的故事。
第34分钟叫答了外籍学生。说吃了酸的东西。解释其实口腔液体就是电解质。
第35分钟进入最后环节。我送给王某某同学的生日礼物到底是什么的?
学生主动鼓掌,播放音乐。完了解析四个条件。
要六个柠檬吗?不可以直接把实验做了,拆了柠檬给学生实验吗?真浪费啊?
第37分钟:完成题量。下去指导。

附:板书
一、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
1、火电
2、原电池
(1)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原理:(-)Zn片:,,,,,,氧化反应
            (+)Cu片:,,,,,,还原反应
      总反应,,,,,,,,,,,(略)
(3)构成条件
圈1两个电极活泼性有差异
金-金,金-非金属
圈2有电解质溶液
圈3形成闭合回路

二、听课学习感想
(一)优点:
1形象干净利落,成熟骨干。
2语言抑扬顿挫。
3课件丰富而实用。
4教学环节全面,时间安排相对合理。
5学生探究部分时间充足,选用的材料生活化。
6导入人性化。
7掌控课堂程序的能力强。
8就该节内容而言,知识准备相对丰富。
9板书简洁工整,重点突出。
10使用了谐音等辅助学生记住反应。
11设计的探究实验好,问题很详细。
12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染力,热情、善意融合为一体的教师个人魅力吧。感觉如果不是公开课可能更放得开。
(二)也许能更好的地方:
1开始略显紧张,如果不紧张会更好.
2叫答学生之后的评价略显草草带过的味道。
3可能是公开课的缘故,最后的几分钟也许可以多准备习题,或者允许学生提问,会更显得教师大度。
4还探究空间给学生的同时,是否可以还讲台给学生?分组实验后的发言,其实可以把让学生到讲台上展示装置图片。
5既然有了多媒体板书,黑板的板书是否还有必要存在?我一直在探究这个问题,还是没有答案。学生还需要抄课堂笔记吗?
6.为什么导入没有引起学生惊喜与欢呼?后面再让生日主人公做实验的设计是否可以调动到前面做?然后把六个柠檬分给小组实验,节省水果?(因为现在是每组都用了苹果和橙子。)那水果是教师自己买的吗?是的话真的要这样啊!
整体还是很不错、能学到东西的一节课。祝广大教师教师节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