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品味蔡骘老师《盐类的水解(复习课)》一课

(2012-11-21 20:00:48)
标签:

有特色

教育

化学

反应原理

分类: 听评课(一)品味大师
 

 

邓继红

    听大师的课,淋洗混沌的教学内容。听大师们评课,发现细微却巨大的差距。——题记

 

     本人这次(201211月)选修的专业课程《盐类的水解》有蔡骘 (zhi第四声)老师(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天河学校 的教学录像《盐类的水解(复习课)》(南粤名师大讲堂——走进汕尾),下面是本人听课的随堂记录。

【第一部分:导入阶段】

1用什么去洗锈?酸。那用什么去洗油?碱。没有碱,能否用碳酸钠?

2明矾净水听过没有呢?是什么东西?十二水硫酸铝钾。

3大家有没有用过泡沫灭火器?里面装的是两样东西:硫酸铝和碳酸氢钠。二氧化碳怎么来的呢?

前后几个同学讨论一下,书写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我有一个习惯,如果我请到一个同学(来黑板做题),你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找一个同学帮你完成,可以帮忙。(下台巡视)

{解读:专家不是神人,恰好相反,是与生活联系地最紧密的人,他们的教学永远体现了联系,和生活的实用性联系,体现化学科目的特色之一,另外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让学生无法不跟着探究到底。寻找每节课与生活的应用是我们化学教师值得不懈追求的努力方向。

蔡老师的习惯很好,让学生摆脱了害怕老师提问的焦虑心态,可以马上学习应用,应用这种为学生着想,激励学生鼓励学生表达想法的理念和做法。}

 

【第二部分:悄悄地过渡:分析书写水解方程式的注意事项】评价学生写的方程式:(此处四个可逆符合未打出来)其实我们发现一个共性这三种盐都在干嘛?都发生了水解。

碳酸氢根,小心,它有一个负号。为什么你要用可逆符号?因为是少量的。为什么你的碳酸没有用气体符号?哦,因为生成的碳酸很少,更少。

1品味蔡骘老师《盐类的水解(复习课)》一课它抢走了水当中的氢离子,氢氧根多出来了。

品味蔡骘老师《盐类的水解(复习课)》一课小心,它有一个负电荷,它也没有闲着,继续抢夺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第二步水解受到第一步的抑制,因此第二步的水解程度更少。

2品味蔡骘老师《盐类的水解(复习课)》一课看看这个方程式有问题没有?小心要配平。

3品味蔡骘老师《盐类的水解(复习课)》一课这个同学写得非常快而且准确。因为阴阳离子相互促进水解.双水解是完全的,否则二氧化碳怎么出来灭火呢?{解读:这个设问问得非常的巧妙,呼应了前文的应用,又验证了实验。于无实验处胜做实验。}

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发现水解和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

请同学们看书,实质是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写离子方程式要注意什么,刚才我们的同学已经注意得很好我们就不再重复啦。{解读:老谋深算啊}

 

【第三部分:转入复习的难点】现在我们讲到的是哪些离子会发生双水解。

阳离子我们要记住铝离子、三价铁离子(水解程度很大)。氢氧化铁胶体和我们的血液胶体正好带相反的电荷,当血液和氢氧化铁胶体相遇的时候会聚沉,这样就堵塞毛血管,这样子就止血了。那么有哪些阴离子呢?铝离子和碳酸氢根,碳酸根, S2- 、 HS - 、 Al(OH)4- Fe 3+ 和 CO 32- 、 HCO3-、 Al(OH)4- 。这些离子经常会考的,记住他们的模样。为什么到铁离子就少了 S2- 、 HS - 呢?诶,有同学提到了,大声地说出来,因为这时候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了,不是水解反应了。醋酸氨发生双水解但是不是完全的,所以他们很安详地呆在溶液中。

{解读:大声说出来!多有号召力的召唤!鼓励学生莫过于有着一双雪亮的眼睛外加聪敏的耳朵了啊。简简单单几句话,就融入了止血的道理,精炼的语言,更绝的是一比较,就牢牢记住了铁离子和铝离子的不同情况,这样的课堂真的很高效啊。}

叫答:Na2CO3KAl(SO4)2NH4ACNa2SO4 pH值。

【第四部分:练习隐藏了探究问题】品味蔡骘老师《盐类的水解(复习课)》一课醋酸氨到底显什么性呢?有一个数据可以告诉我们不是PH值,看电离常数。刚好他们的电离常数是一样的。

硫化氨呢?我提供硫化氢的电离常数,两步。一水合氨的电离常数是1.8*10-5,硫化氨应该是显碱性的。Ka1=1.1*10-7Ka2=1.3*10-13.我们应该用第一还是第二步的数值呢?应该用第二步。(此处看不清楚黑板数据,本人自己查出来的,推测公式为Kh=Kw/Ka,可得水解常数比较大的占主要的为硫离子,水解后呈碱性)。

 

【第五部分:前后呼应,引导学生小结知识点】怎样去增强纯碱去除油污的效果呢?讨论,至少想出三种办法哦。

学生回答:1升高温度,因为水解是吸热反应

2加碱,平衡向左移动,减少水解,但是氢氧根浓度增大了。

3加水,稀释了,水解程度越大,氢氧根浓度变小了。(不行。但是这位同学引出了浓度的问题。)

4加酸,氢氧根会减少。(这位同学套出了我们的思路,碱会跟酸直接反应。效果就体现不出来啦。)

5加氯化钠,(关不关平衡的事?)

6加氯化铵固体。两种离子都水解,双水解,增大了水解的程度。(你觉得氢氧根浓度呢?)下降。

我体会出一点:大家都紧紧回绕着影响盐类水解的条件。如果换成碳酸氢钠,会怎样?碳酸氢根和碳酸根,后者更弱,水解程度更好。换成醋酸钠,醋酸强,越弱越水解。次氯酸。更弱。可以。

{解读:蔡老师的提问充满了实用性和开放性,鼓励的学生很多,就算是答错了,也被他说得无比光荣,总之就是很会鼓励学生回答问题。而且设问很有层次和条理,我看他的课件,早早就预设了学生的回答的情况,有备而来的啊。}

外加酸碱盐的影响。

应用: 1. 实验室不能用玻璃瓶装氟化铵溶液。发生双水解,HF会腐蚀玻璃。

2实验室的硫酸亚铁溶液如何保存。要加稀硫酸,铁单质(防止氧化还原反应),

{存疑:这能够共存吗?酸与铁?都加的话,只能有铁不能有酸吧?}

 

【第六部分:创设探究情景,深化认识】向 0.1mol/L 的氢氧化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铵固体,溶液的 PH 值如何变化?为什么? 

一是认为氢氧根促进了氨根的水解,导致溶液酸性增强,pH减少。

品味蔡骘老师《盐类的水解(复习课)》一课

二是认为氨根和氢氧根发生了反应,导致溶液氢氧根浓度,酸性增强,pH 减少。

品味蔡骘老师《盐类的水解(复习课)》一课

那到底谁对呢?实验证明后者是正确的。加入中性的醋酸氨。我们这边也有同学发现了这个办法,绕开了酸性的和碱性的试剂。

{存疑:我感觉如果是后进生的话,会听不懂一些内容,比如根据电离常数计算双水解的结果。又如后面举到的例子氢氧化镁的沉淀溶解平衡,事实上还没有学习到呢。}

 

 

{整体赏识:

        整节课学生都没有空走神,充满了探究思考的欲望和激情。整体的设计和上课效果、课堂效率都很不错,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兼顾的好课堂。教态自然,加了很自然的手势,普通话好,语速适中,一边板书一边讲解,一边引导提问一边释疑小结,教学设计层次分明,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蔡老师值得我学习的亮点,目前我发现的用几个字来概括就是:理念上对学生鼓励为主,内容与生活联系为主;呈现上润物无声,熟悉从容;背后则细致备课,预测学生反应。

一鼓励性的话语用得非常有特色,是该老师的第一大亮点,百学不厌啊。比如小声听到有的同学说的,老师上前倾听,并说有同学有非常棒的想法。让他来说说。比如让学生“大声说出来”,比如说错了的,说他们引出了我们的什么什么思考等等,比如让学生上来展示,可以邀请朋友帮忙呢。

        第二大亮点是课堂内容的呈现顺序设计很有润物细无声的味道,学生都学过了才发现哦刚才我已经做过了题目啊。另外就是把探究问题镶嵌在习题中,环环相扣。还有以实用性为明线,以复习的知识为暗线,让学生又有真切的现实体会又复习了主要知识点。

        第三大亮点就是备课备地很细,减少学生记忆的份量,增加学生理解的比重。这点真的我要加倍努力才能达到。比如讲到铝离子和铁离子发生双水解的时候,为什么少了硫离子、硫氢离子呢,非常巧妙地比较了这个知识点,让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又比如整节课中点缀了很多的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第四大亮点是对于学生的反应的预测能力。这个是有经验的老师和普通老师之间最大的差异。什么叫做遵守学生的认知规律?最起码要像个学生一样来思考,学生能够想到的,教师应该比学生更先想到。

         第五个亮点:比较我和蔡大师的差异:从蔡老师上课的从容姿态看来,他对此内容相对熟悉。他除了提到习题,基本都没有看过一眼教案。胸有成竹才能做到这样啊。一些细节的东西还需要本人还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去做题才能发现并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少走弯路,更快捷地把握知识的脉搏和本质。今天看电视,歌手邓紫棋给麦王争霸的歌手们的建议说,首先你要对所唱的歌非常熟悉,只有这样你才能够不怯场,发挥自如。我想这和上讲台是有共性的。如果新教师没有机会积累熟悉的经验,那么就只有自己去创造机会积累经验了,这是每一个想提高教学效率的人必须做的工作。邓继红201211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