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师范大学培训笔记(10)长沙县一中听课《盐类的水解》20120924上午

(2012-09-29 21:51:46)
标签:

教育

分类: 继教科(一)培训笔记

高二某班《盐类的水解》曹龙爱老师授课,20120924上午
学校环境:为长沙市下属一个县,重本升学率40%左右。楼下的高二年级公告栏分三项内容,分别是高二年级常规通报,年级工作安排,还有主任寄语,这天的寄语刚好是:“时间是一笔贷款,即使是守信用的借贷者也还不起!同学们请抓紧时间。”学校外面的宣传栏上张贴的有校领导拜访袁隆平院士的事迹,资料显示其子袁定江1987年毕业于该校高中。宣传栏还有展示学生参加“北外夏令营活动”的照片和记录。
进入高二楼的通道有些公告,包括总课程表(见照片),还有校长室贴出的第四周工作安排和第三周工作总结。下面还有一篇题为“让教室成为师生幸福的源泉”的公告文章,还有各个科目各个年级备课组活动的详细时间和地点(说是讨论出来的时间地点,不一定好吧,我们是科组统一时间。)
2012秋高二学生在上学期初已经分了班,理科生现在都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第三章了,每周5节课,每节课45分钟。教室有内置多媒体屏幕,黑板可移动,前后各两块黑板。
教学流程:学生讨论分工探究(8分钟),学生上讲台分小组板书讨论结果(5分钟),板书内容含探究题目答案,解析,总结,还有注意事项。写完了之后其他组派个A层的学生上去打分和评论,整节课教师只是在旁边稍微点评辅助总结了一下,基本都是用电子文档展示的形式。探究的具体有:1盐溶液的酸碱性(每组台面都有试剂若干);2盐类水解的本质;3盐类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4盐类水解的规律;拓展与提升。
曹老师说课:把难点突出来,给探究,把结论给应用,原因下节课再讲。探究也是验证的手段,教师只是起到加强的作用。
交流:
1训练学生预习半小时是如何做到的?上完一节有2课时练习,每节10题,新课基本上有导学案。学生预习的内容就是后面要讲的内容。
2课后练习是如何处理的?我们有5个课时,大约是2:1的比例来讲习题。
3资料王后雄或者5.3,是学生自己买的,统一的有一本全优设计。
4课堂上其他小组的同学评价是怎么打分的?总共5分,结果1分,解析3分,小结1分。
5探究分为5个部分,每组只看一组还是全部看?探究全看,课堂上侧重自己探究的部分(是否可以设计基础探究和分组探究两部分,这样使知识点有个通性和分部分研究的省时间高效的结果?)
6分层教学是怎么操作的?有实验班和普通班,主要体现在试卷上,题目分类。
7分组的意义不大吧?分组初中小学的作用是被承认了的,在高中就承认的少。因为高中有升学压力。分层教学我们也是借鉴山西某学校和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学生分特好中层和差的,教师吃力,分组后就有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培训工作:每个科目有科代表,课前稍微指导一下,教一下,中层和差生共同进步。成绩好的教差的不能立竿见影,在全国英语竞赛中体现了成果,因为这个比赛是允许口语演讲来提高成绩的,这次拓展提升的小男生就是从三等奖变成二等奖的,他提高了各方面能力。
学校杨主任发言:因为某种原因,本人没能听到他的很多发言。只听到了开头,不知道录音是否成功,如果成功下次有空再补回来。他说:我们的校长有一次问我们的年级组长:我们的定位是农村中学,我们的学生这么累(不擅长表达),老师辛苦,为什么我们的成绩提不上来?原因第一是生源被四大名校抢走了,另外就是着力提高能力。我们认为如果不改变我们就是这个升学率,改变一下也许会提高很多?于是去年下半年提出了高效课堂的概念。
5个老师去学习回来试着上了5节课,看行不行得通,后面进行评课赛课评价各科组或者年级,去年开始,今年2月份就是现在的模式。(分组学习,有班主任分小组,各科都是这些成员。老子想起这不正是当年读小学的时候老师用的方法吗?)
谢主任发言:
一评课:
1学案的准备,充分全面,想讲,需要讲的,可能遇到的问题,很多东西在上课前都已经有所了解,归纳总结理解快。
2调动分组:把所有学生从课前到课后都调动起来了。以前我上补习班的课,已经听过了,总是马上过滤对比老师讲错了没有。学生讲:学生会辩证地听,找错误,发现错误,会思考对不对,原来是杯子装水,现在是?
3课前思考与课后思考的差异,主动与被动的的形式。
4建议:让学生讲,不紧张?让那些学生多讲,建议去讲的同学讲慢点,学生讲得快了教师补充一下。
二关于培训(化学班)
我是来看看大家和接送大家回去的。
1兄长?以后大家最有可能产生行政领导骨干。
2我自己是出来更新知识的,珍惜机会,来后专心听课,特别重视听报告。专家敢上台讲,一定有高水平,有业绩,只要5%的启发,2小时只有5分钟就启发就厉害了!
抱着学习的心态来思考:若我来做此报告,我能做到什么,不能做到什么?换位思考:往正面去思考,差距回去之后补平。我们从全国各地来到惠州,现在由惠州来到长沙,这个班不可能复制:缘份,珍惜缘份与情谊。这是一种资源:今后要加强联系,50多个电话号码在我看来就是50多张饭票。要 有心胸宽阔的大气观念,做一辈子的好同事,包含一些生活习惯也要包容。对学生要注意培养师生情谊,以后我们老了办事基本上让学生出手是不会拒绝的。因为化学我们在一起。

我的感想:由于堵车,参观学校我们是匆匆忙忙的,我是从照片中完成了这个学习笔记。从他们的校园文化看得出来,他们的领导和行政的管理更多的是有理有据的、人文化的关怀、浅显的表达,充满了时空浸润的味道。回头看看我们的管理阶层,除了开学典礼上有介绍外,其他就是不断地布置任务了。其实一个人能够坐上主任的位置,必然有他的过人之处,公告栏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主任们的学识、忠告、感悟分享给学生,多好啊!而校长室同时出具张贴了本周小结和下周计划,工作井然有序,批评和发现问题有依有据,及时到位纠正,表扬也是及时宣传推广的,领导学生暑假或者出差了哪里在宣传栏报告一下,让同学们分享了解天外的天。这是很好的交流,打破了师生的界限,提升了出公差花费的附加值。照我看来,宣传栏是大有作为的地方:
剔除:
1以批评扣分为主改为以弘扬正面积极力量为主。至少不让人觉得宣传栏就是看看扣分多少的东西,既然这样的话那还有什么好看的?事实上这是违背纠正学生错误原则的,扣分并不能使学生认识到错误。
2以宣传本校师生优秀为主改为以宣传外校外面的世界为主。
弘扬:
1文字方面:让主任们、优秀教师们、优秀学生们滚动书写一句话教学楼铭。
2图片方面:展示外面的世界,别人是怎么学习的,龙门当地的学子现在都出了什么人才之类的。充分利用龙门本地的人才榜样来鼓励学生,会特别有效果,因为当年他们也是在我这个环境下成长的,这个榜样现在提倡得非常有限,真的很不利于培养龙门人热爱家乡贡献家乡的。
3在我看来,我校的教室后面的黑板是基本等于废物的。出的墙报劳民伤财,教室内宣传的主题往往又是要求与学校主题统一的,那就等于基本没有班级特色。要比就放到教室外面的宣传栏上分班出墙报栏目,同台竞技。有共性有特色,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有的班级做得再好也只能放在班里面发霉。现在按照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后面的黑板也是用来给板书的,再也不能用于出墙报了!班级的团结也可以通过学校的公共区域的宣传栏竞技体现出来,不是班内竞争。

曹老师的课谢老师点评的非常精辟,精华都体现在学案里面了,转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就是看学生是预习还是复习的,学案怎么设计难点为探究点是花功夫的地方。另外,小组合作探究学生点评可以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发言的学生的表达能力。谢老师评课真的很牛。

曹老师始终带着愉悦的笑容回答我们的提问。
20120929邓继红整理于广东龙门,版权所有,有想法不容易,转载和摘抄请通知本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