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节“名字游戏”课堂
(2012-06-08 11:41:48)
标签:
教育 |
分类: 化学教学(二)教法 设计 反思 |
龙门中学 邓继红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
在繁多的课程学习中,高一学生还是个未成年人的事实,常常会被他们自己和老师遗忘。本学期我在带高一的化学课外,还兼任高一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师。在高一的课堂进行游戏方式的教学,是我在“研究性学习”课堂中的一项尝试。“名字游戏”课堂异常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我始料不及的,同学们的积极参与程度也使我觉得此游戏很有必要写下来,望能在同行(班主任、研究性学习教师)中抛砖引玉。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让学生更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和自己在集体中的形象。
2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3通过游戏,让学生理解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的重要性及在应急中的应用。。
4通过游戏,激发班干部的组织能力,激励内向和胆小的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中。
5通过游戏,调动学生小组研究的积极性等。
研究性学习课教学重点:调动学生小组研究的积极性。
班会课教学重点:让学生更全面认识自己和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
活动过程:
1晒晒我的名字寓意:
(1)
(2)
(3)
(4)
2猜猜谁在呼唤我
(1)
(2)
(3)
(4)
(5)
部分班级可以尝试让班干部来主持,教师在一旁观察并给予建议。我在一个实验班尝试让班长来主持,结果学生们还发展了一种该游戏的衍生玩法,让一个同学站讲台,让几个同学来叫这同学名字,看看能猜出几个同学名字。
3每个同学以最快的速度在黑板写下自己的名字后回到座位上
(1)
(2)
(3)
(4)
(5)
4数数我们要感恩的人的名字(若时间许可就进行此项内容)
(1)
(2)
(3)
(4)
学生作品例举:
关于学生的名字寓意,叫“俊杰”的同学赋予自己名字“识时务者为俊杰、英俊和杰出”的含义;“进辉”——进步辉煌;“玲玲”——金子碰撞发出的声音;“陈诗”——古典的诗篇,富有韵味,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舒晴”——妈妈希望我过得舒服,心情像晴天一样;“智维”——用自己的智慧开创伟大的明天;“秋怡”——一个懂品味的人,心旷神怡地欣赏秋天的美景;“静芬”——文静的性格,安静的人生,芬芳的气息;“超凡”——超凡脱俗;“晓明”——晓:知道,样样聪明,事事精通等等。
教学反思:
这节“名字游戏”课,学生的收获感想我暂且不说,我自身就觉得又惭愧又欣慰。我惭愧的是原来的课堂从来没有令整班学生那么开怀放松地笑过整节课,欣慰的是我又找回了一种几乎忘记了的教学方式:在游戏中施教。原本我只是记得个别成绩突出的同学的名字,通过这节课,我记住了很多同学的名字。
一个人的名字,将伴随一个人一生,或许更长久(如果成了名人的话)。从前我们的少年喜欢“为赋新词强说愁”,高一的学生大部分正在找寻人生的意义,如果赋予自己名字最好的含义,等于给了自己最保质的座右铭,不断鞭笞鼓励自己进步。人在某种意义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同班的同学之间相互了解有多少呢?一个人人家叫你你都不认不出是谁,想想那个叫唤你的人多么失望啊!我们作为一个集体,共同完成一项任务、面对危急的情况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遵守秩序、服从组织安排是多么重要啊!
我们的新课程改革一直在呼吁要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实际上这节课与很多教育心理学规律相吻合。教育心理学家沙尔瓦·阿莫纳维利认为:儿童有玩的天性,禁止游戏反对天性功能的自由表现,就等于干预孩子自我实现的过程,遵循孩子的天性是最科学的教育形式。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我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课堂游戏必须考虑几点因素:
(1)
(2)
(3)
(4)
学生在游戏中玩、在游戏中乐、在游戏中学、在游戏中收获成长。教师应用游戏性教学方式,尊重了学生的愿望、乐趣、情感、选择等“学”的权利,“亲其师信其道” 学习热情有增无减。本人才疏学浅,还望同行们设计更丰富的课堂游戏,共谋学生美好的未来。(完稿于2012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