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为一大事来》的读书笔记
(2013-02-28 15:02:51)《人生为一大事来》,在这部近50万言的著作中,刘彭芝校长以其质朴简洁的语言、生动感人的故事真实的解读了“人大附中现象”---在她的领导下,七年时间成为一个世界一流的好中学。把人大附中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创造教育奇迹的秘密毫无保留地展示给广大读者。读完这本书,我很感动也很敬佩刘校长,现将我阅读的感受及书中反映刘校长管理思想、教育理念的内容摘录如下:
1、孟子讲,人生有三大“至乐”:一是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二是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三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1)
2、担大任者,须有大德。
3、也许,校园生活在学生的生命里只是一段行程,老师只是他们生命中得一个过客,但我相信,对一个把教育视为事业的人来说,一节课,一个决定,一种选择,都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千千万万青少年的人生指向。(38)
4、如何看待“不好修理的刺头”。在我看来,问题孩子都是问题教育的产物,我们的任务不是怪罪孩子,而是改变有问题的教育。(38)
5、当班主任时,只要在学生面前一站,透过他们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我都能准确把握住他们为什么兴奋,为什么消沉,为什么哭,为什么笑,甚至是一点点情绪的波动。(41)
6、丰台二中是我初登讲台的地方。一个人有好的学养,未必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好的教师的骨子里需要一种表现欲。(46)
7、我的老师用他们的谦逊、平和、勤谨、智慧,教导我该做个怎样的人。(47)
8、让学习成为老师的第一需求。
9、德育是心育,贵在感应与共鸣。
10、我觉得对学生、员工,都应该允许他们犯错误,允许他们走弯路,但在犯错误之后要让让他们得到深刻的教育,要通过一定的方式震撼他们的心灵。对于规章制度,对于处分,我们以放慢要严格执行,但不能过于呆板僵化,因为我们的规章制度,我们的约束机制实际上只能管住他们的行动,管不住他们的心。对于犯了错误,走了弯路的人来说,教育、说服、信任、信服才是最重要的,救人最要紧的是救心。(120)
11、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12、赏识是最好的激励。
13、18岁是一个驿站,我们要整理自己的行囊。抛弃幼稚,保留童真;抛弃任性,保留理智;抛弃莽撞,保留实干,抛弃幻想,保留创造力。
14、说老实话,我备课很认真,每天备课到深夜,那时候也年轻,接课以后,抓紧时间把初中平面几何教材上的习题作了一遍。每次课前,都要把教案内容复述几遍。
15、教师也自然按ABC分工。让师生们想不到的是,我们派往C班的大都是资历深、教法活、有爱心的老师。我说:“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老师应当偏爱、厚爱、深深地爱。”(我觉得,面对自己在普通校普通生(说的不好听点,就是“差生”)的现状,要树立起正确的心态了,如果我能善于驾驭和善于管理“差生”,我相信我的工作能力肯定有很大的提升。)
16、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不去做你怎么知道不成?”
17、“仇老师啊,你为什么讲话那么快呢?好课要给人舒服的感觉呀!要张弛有度,悦耳动听,切不可让人喘不过气来。”(好课和好女人一样,都是让人感觉舒服。)
18、心中要像阳光一样坦荡,牵男生的手,和女生的手没什么太大的差别。
19、年轻人要敢闯嘛。
20、当我看过三遍自己的课堂录像之后,当初上完区里研究课的那份激动早就荡然无存了。反思,惊出我一身冷汗。因为遗憾和惭愧。
21、比学生早到,是我的习惯。
22、我一向认为,在清洁的环境里才能培育出清洁的心灵。
23、孩子的天永远应该是晴朗的天。
24、我特意准备了一个大本子,每个学生两页。第一页基本情况,如家庭背景、联系方式、学习状况、理想目标等等;第二页则是我对该生的分析与建议要点。与十几年前当班主任一样,我通过让学生写自我介绍的作文,又与他们个别交谈,对他们的了解越来越深入。
25、农民工子女身上的吃苦耐劳、勤奋节俭的优点很可能会成为战胜城市孩子的优势。
26、我说,我们要研究每一个学生成绩起伏的原因,并给他们具体有效的指导帮助。
27、我上数学课的时候,每当有同学解答问题精彩时,我都带头鼓掌,表示赞赏和祝贺。久而久之,这慢慢成为全班的一种习惯,有同学回答问题正确,他们会报以热烈的掌声;有同学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题思路,他们会报以热烈的掌声;有同学学习进步了、取得了好成绩,他们会报以热烈的掌声;有同学比赛获奖了,他们同样会报以热烈的掌声。
后来学生回忆到“与某些人的主观臆测相反,我们班虽尖子云集却绝少倾轧和嫉妒,反而以善于鼓掌在全校闻名。”(要让为别人的精彩之处鼓掌,变成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习惯。)
28、担任校长后,我的心理压力大,也受过不少挫折和委屈,这些压力、挫折和委屈,我都是自己一个人扛,都是在夜深人静时自己一个人细细咀嚼、慢慢消化。在同事面前,我要求自己必须精神抖擞、信心十足、充满激情。因为我深知,校长的激情可以感染教师,教师的激情可以感染学生,校长、教师、学生的激情汇合,我们的校园才能充满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
总之,“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让我们以刘彭芝校长为楷模,在我们各自的教育岗位上做好我们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