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玛希娅(Marcia)

版权所有,任何媒体或平台转载均需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以及来自“玛希娅育儿(maxiyayuer)微信号。
   
  当今社会离婚率高居不下,根据民政部发布的统计,2012年国人离婚率增幅首次超过结婚率增幅。在生活中,听到有很多朋友,同学,其实不少都是冲动离婚,离了后,又有各种不如意,但一切都回不到从前,结果是三方都痛苦。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应该”或者“不应该”来回答。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看具体的家庭情况。只有在充分了解个体情况之下,才能作出相应的判断。我们都说,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在现实生活中,好多人都在这个问题上纠结!
 
   
 我认为,如果不是因为极端的原因,比如,家暴,夫妻性格的极度偏差,一方/双方的多次外遇等,有孩子的父母尽量不要考虑离婚。离婚是个沉重的话题。作为成人的父母,不能因为一味追求自己的幸福而不顾还是未成年孩子的感受。因为婚姻不是两个人之事,一旦结婚组成家庭,有了孩子,就应该受到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
因此,只要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夫妻要尽可能维持自己的婚姻。相信结婚时,双方都有被对方认可的优点。
 
   
 可能在琐碎的现实生活中,夫妻之间的激情已经消失,有时甚至发现配偶原来的魅力已经对自己没了吸引力。但无论如何,婚姻中的另一位终究是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既然有了孩子,就该审慎对待婚姻。在作出离婚的决定之前,夫妻双方首先应该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通过自我反省重新审视自己在婚姻中的责任,重建和睦的夫妻关系。在北美,如果夫妻双方在婚姻中碰到了问题,首先会向婚姻家庭咨询师寻求帮助。在接受专业人员的辅导下,夫妻双方学习婚姻关系所必需的技巧,比如:“如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冲突”来改善夫妻关系,提高夫妻之间的沟通能力。
     
  现在国内专业的婚姻咨询员也越来越多,但他们的收费往往比较昂贵,一般人可能支付不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和自己的亲友,长辈商谈,听听他们对婚姻的的意见和看法。其实现实世界中没有完美的东西,就是恩爱的夫妻在婚姻生活中也会时有冲突,但婚姻中的冲突本身并不会伤害婚姻,关键在于两个人如何化解这些冲突。有时候,找人聊天可以打开自己的心境,重新审视自己对婚姻的态度。
 
     
有些人以为孩子的忍耐力和适应力很强,他们很快会理解父母,接受父母离婚的事实;也有些人认为离婚了,就能让孩子过上好日子。对于这些观点,我看也未必正确。孩子接受父母离婚的能力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很快走出父母离婚的阴影,迎接新的生活。而有的孩子却一辈子都得承受父母离婚的打击,他们因此而变得失去自信,最终形成性格和人格上缺陷。在生活中,因父母离异,家庭解体而导致孩子缺乏管教,最后走上犯罪道路的悲剧屡见不鲜。
上月中旬,各大网站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少年因父母闹离婚喝农药》
今年17岁的黄某是广德县东亭乡人,从小性格内向,因父母近年来闹离婚,他心情郁闷。最近母亲找他谈话,称可能真的要离婚。他感觉自己在家中缺少温暖,于是产生轻生念头。今年3月的一天,黄某买了一瓶“百草枯”除草剂。4月3日,他写下遗书,趁家人不备,喝下了一瓶盖的农药。
   
   父母要离婚给黄某带来了无比的痛苦,以至他采用极端的方法向父母诉说自己的不满。所幸的是由于抢救及时,黄某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我相信黄某的父母一定会为黄某感到内疚,因此有孩子的父母在对待是否离婚的问题上一定要慎之又慎,一旦出错伤害孩子,将会悔恨终身。
 
   
 其次,离婚后夫妻双方未必也就能获得幸福,尤其是离婚之后带着孩子的女性。就是在北美,单身妈妈再婚也很不易。我身边很多离婚好多年之后还找不到合适伴侣的单身妈妈,他们独自艰辛地带着孩子生活。孩子幼小时,单身妈妈很少有帮手,因此也鲜有自由的时间。而男性,在离婚之后都很快组建了新家庭。我的家庭医生原本和同为医生的丈夫合开一个诊所,两人有2个男孩。7年前,两人因为感情破裂而离婚。孩子跟着女方,其前夫不到一年就找到了更年轻的,放射科的医生,组建了新的家庭,现在又有了一双儿女。但我的家庭医生,至今还是孑然一身。
 
   
 有时,即使有幸组建了新家庭,但父母的再婚可能又让孩子面对复杂的家庭和生活环境。有的孩子在情感上不愿接受继父或者继母而使再婚夫妻面临困难的境地。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离婚后的夫妻为了孩子选择再婚。因为,即使夫妻关系终结了,但孩子和对方的血缘关系并未断绝。而且,再婚夫妻也常常为孩子的扶养和教育等问题产生分歧,
这不仅给再婚夫妻和孩子带来了挑战,严重时还会影响再婚后的生活质量。
哪种情况之下,离婚对孩子有益?
 
   
当然,生活并不都能如我们所愿,如果在做了许多努力之后,夫妻之间的关系还是不能改善,家庭生活不是长期冷战,就是水火不容的争执。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生活会感到无所适从,承受沉重的精神压力。因为孩子,特别是幼儿的思考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容易把周围所有的事物和自身建立关系。因此面对父母的争执,他们常常会认为自己是父母吵架的原因,并为此而不安。长期下来,孩子会变得敏感,焦虑,甚至抑郁。那么与其维持死亡的婚姻,倒不如结束这段痛苦,给孩子一个解脱。
     
 如果父母一旦作出离婚的决定,无论父母哪方拥有孩子的抚养权,都应花时间心平气和地向孩子说明,尽量避免让孩子感到很突然。当然,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父母可能会采用不同的方法。但父母必需让孩子明白的是:父母的离异不是他们的过错,和他们没有关系。父母就是不在一起了,但他们对孩子的爱永远都不会改变,还会一如既往地照顾孩子。孩子永远不会因为父母的分手而失去父母。
   
   
总之,对于为了孩子该不该维持婚姻这个问题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方法。其实婚姻中出现各种问题,实在是个非常正常的现象。为了孩子父母应该慎对婚姻,尽量从自身和孩子的方面出发,互相宽容,理性的解决问题,做个负责的父母。
玛希娅亲子教育新书《家庭亲密育儿法》即日起在当当、卓越、京东上市。版权所有,任何媒体或平台转载均需注明原文出处和作者,以及来自“玛希娅育儿(maxiyayuer)微信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