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涠洲岛春节是怎么过的?——简单科普下涠洲岛的客家民间习俗

(2015-02-05 19:58:48)
分类: 旅游小贴士
       春节即将到了,很多来自四方的游客会选择在涠洲岛度过春节,而且有部分游客想体验岛民的渔家生活会问“欢歌,推荐个岛上的本岛渔民的渔家乐过春节”那么,了解下涠洲岛的民间习俗也是蛮重要的。常言道:入乡随俗,更何况涠洲岛现在还是乡村气息还蛮浓厚的海岛。

广西北海涠洲岛上的居民一般从广东、福建、海南等地迁往广西,后又迁入涠洲岛上居住,也有直接迁上岛的居民。其中有90%以上是客家人,岛上人家一般都说客家话,也会说白话(粤语)、廉洲话(粤语)、黎话(闽语)。当然大家也都会说普通话。涠洲岛临近北海市,语言受影响较大,有很多词汇都受到北海白话的影响。但当地客家人与外地客家人用客家话交流并不困难。

涠洲岛客家主要的民间习俗主要如下:

节日:
逢年过节,岛上家家户户均贴红纸,烧香点烛,敬神祭祖(所以岛上到处都看到很多小的庙),饮食民族传统节日食品,如春节的年糕、米散,端午的粽子和中秋的月饼等。三月三,当地居民喜食一种据说有驱虫去病之功效,俗称鸡屎藤和三叉虎的蔓茎科植物拌米捣碎,做成粉条状的鸡屎藤粑。冬至,与大陆客民一样,其隆重庆祝的热闹程度不亚于春节。因海岛地外偏远,民间传统节日尚(春节)可用烟花瀑竹欢庆。外地游客节日来访,一定会特别开心,但注意安全。

饮食:食法与我国两广其他地区基本相同。平时,串门走亲,一般带猪肉、水果和糖饼做礼品,主家多用鸡鸭鱼肉招待,其中鱿鱼炒南粉(丝)为岛民待客宴酒的常菜。年初一,禁杀鸡吃肉【现在可能有些客家人没有那么讲究了,过年一样杀鸡吃肉的,而且特别丰盛);到渔家做客,筷子不能直插饭中;吃鱼时不能翻转鱼身(有些渔家会比较介意这个说法),须顺着吃;大船出海打鱼的当天,船家不能吃鱼,忌说不吉利之言。

建筑:岛上民居多为用本地出产的火山岩石、珊瑚粒块和传统的竹木土瓦建成,大部分为横排三套间平房。屋顶较尖,居中屋用作客厅,有一扇向内开的正门,其余左右两间分别用作卧室和放置杂物,由客厅内左右侧门进入。民居秉承客家建筑风格:古朴、雅致,韵味独具。【现在岛上慢慢开发了,所以近海的地方很少这样的房子了,可能在岛中心还可以看到部分这样的房子】

文化:天主教堂一座青灰色石砖的哥特式三层塔楼建筑,2001年6月15日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早午晚三次报时,嘹亮之钟声。每年的11月1日是涠洲岛天主教徒的"清明节",到时在外地工作的教徒都返回涠洲岛为先人祈祷。目前涠洲岛(包含斜阳岛)有天主教徒3000余人(其中绝大部分是涠洲本岛北部居民),教堂三座:涠洲岛两座,斜阳一座(已废弃)礼拜天(周日)教徒均到教堂做礼拜,逢复活节(公历4月12日)、圣神降临节(公历5月31日)、圣母升天节(公历8月15日)和圣诞节(公历12月25日)涠洲天主教教徒都要举行庆祝活动。现在去做礼拜的居民非常多,而且十分虔诚、诚恳,真叫人肃然起敬。百多年后,这座闻名遐迩的天主堂,还继续发挥传播“天主”福音的功能。所不同的是,传播福音的是中国的神父。神父告诉我,此教堂的神灵很灵验,凡到教堂祈祷的游客,一年内吉祥平安,消灾免祸。这里除周日做礼拜外,平时无人,只由一位老人管着门,平日的教堂是庄严而寂寞的。随着近年涠洲岛旅游的兴起,参观的游人日益多了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