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东海Donghai
东海Donghai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203
  • 关注人气:1,3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大荒故事:熊瞎子

(2011-12-21 19:46:55)
标签:

北大荒知青

玉米地

蜂蜜

步骑枪

三八大盖

分类: 往事如风

 

北大荒故事:熊瞎子

      

       说起熊瞎子,我们只是看到它的外表,那可真是熊的霸气!在山林里大摇大摆如入无人之境。但是,一旦动真格的时候,它跑起来的速度一窜就有十来米,你都不敢相信那是一头熊!兄弟团的知青战友回忆了与熊瞎子打交道的经历,再现当年人与自然环境的激烈冲突......


      儿时见到的熊是在公园的铁笼子里,一幅憨头憨脑脏兮兮的样子,在笼子里不停的晃头,哈啦渍顺着嘴角往下流,走近看是一股刺鼻的臊味能把你薰个大跟头。如果不是在北大荒几次与熊较量,打死我也不相信那笨狗熊能有那么高的智商。


        在兵团时,当地老乡都把熊叫做:“黑瞎子”,关于它的趣闻是广为流传的《熊瞎子掰苞米》故事,当你在秋收季节苞米地里,见到那一串串大熊掌的脚印和被它踩得东倒西歪的玉米秆,被掰下的玉米棒子扔的随处可见,你顺着玉米地的垄沟走有时会见到一堆堆未消化苞米芯的粪便,那年月粮食短缺,熊瞎子如此糟蹋粮食可埋下祸种了。
    
      当地有一说:“一猪二熊三老虎”说的是在山里最厉害的不是我们常说的山大王老虎,而是被野猪群逐出来的独野猪,连老虎也不敢碰它。有时我们上山,在山上见到茂密的山林中会有一块小平地,碗口大的树被推得歪倒,细一点小树被踩断,据老乡说那是熊与虎打斗的现场。
    
      虎是猫科动物比较灵巧,熊是靠蛮力和它熊掌上的指甲,像一把把小刀能把其他动物的皮肉撕开,老虎与其打斗总是往密林深处走,通过树木的掩护绕着打,当打累了打饿了老虎会跑掉去找食物吃,可是那熊瞎子就不那样做,它不知道老虎比他灵活,而是嫌林子里的大大小小树碍事,于是乎他乘老虎去觅食的间隙,把打斗现场的树能拔的就拔起,拔不起的就推倒,边生气边拔树等老虎来再战,有的虎见打不赢熊就跑掉了,也有回来再打,据说有时这样好几个回合,最后,熊瞎子又累又饿精疲力尽被虎咬伤得事也有。
    
      老乡们称呼狗熊为熊瞎子,其实它的眼睛并不瞎,夜里熊瞎子的眼睛象两盏发绿光的小灯泡,说它瞎是因为它前额的毛发太长,当顺风时会遮挡它的视线,但是,它那鼻子灵敏的嗅觉弥补了这一缺陷。
    
      当时山里的老乡都知道遇到熊瞎子就顺风跑。听打猎的说凡是被枪打伤过的熊瞎子,当他再次遇到你拿着枪时,它会首先上来夺你的枪,有一年十八连王家店有一猎户就是遭遇被它打伤过的熊瞎子,他的枪被熊瞎子夺走后,熊瞎子就拿枪往石头上狠命砸坏,这位猎手幸亏及时被旁人救下才险中逃生。
    
      猎手告诉我们是因为熊瞎子用舌头舔伤疗伤口,它对枪的火药味特别敏感。山里的好猎手都知道,当你打伤一头熊去追它时时最危险的,它边逃边自己疗伤它会用草堵住伤口止血,然后,利用茂密的树林杂草掩护埋伏在你回去的路上,当地找不到它的血迹往回走时,一个杀手正在等你,熊的另外的一个杀手锏就是“垂死一掌”它会在临死前给它的对手最后一击,据说就是老虎也架不住它的这一掌而命丧黄泉。
    
      狗熊属食肉目杂食性哺乳类动物。说起狗熊,人们总想尝尝那滋阴壮阳的熊掌,有句话叫“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现在看来更难兼得!
    
      其实,熊掌有讲究,要分秋天和春天的,它的质量完全不一样。熊是一个冬眠的动物,整整的一个冬季它就靠舔熊掌维持生命,所以它在入冬前要补充大量的营养,入冬前,熊的体貌特征和春天的不一样,体态壮实毛发又黑又亮,尤其是熊掌的掌突出显得十分饱满,拿在手里感觉沉甸甸的,熊掌去皮去爪骨后,就是一大块象猪蹄筋一样的东西,蒸烂后吃起来粘粘的据说还大补身子呐。
    
      第一次和熊搏杀记得是在中苏珍宝岛战役后,那年连队成立了武装分队,我被分到武装排还配了枪,虽然武器老式了一点,但是,比当地猎户的老套筒枪要威力大。我们下乡时不像现在大家都有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一般山里人不主动猎杀熊,早些时候山里吃的东西多,熊瞎子活动的范围也不大,和人的冲突很少,慢慢人口不断增长,那么多知青不远万里都到大山沟里战天斗地,把原本属于它们的风水宝地都开了荒种了粮。
    
      人熊栖息呈现犬牙交错,互相PK是早晚的事情,十七连的玉米河流过的尖山脚下是我们的养蜂场。那头“熊玩意”是“自作孽不可饶”啊,熊最爱就是偷吃蜂蜜,还有就是草塌墩上的蚂蚁,据当时山上养蜂的报告,连续几天蜂场发现整箱蜂失踪,同时,发现大量的熊的脚印。
    
      那时山上的蜂箱很大,一只少说也有五六十斤,而且体积也很大,一个人是无法拿走的,还有就是蜂箱盖板很厚实扣在上面,不顺上提是打不开的,更不要说吃里面的蜜。原本想派些知青晚上敲敲锣,吓唬吓唬熊瞎子,让它自己回到深山里去算了,没想到那“熊玩意”吃上瘾不走了!
    
      这下子把当时的领导们逼上梁山了,今天回想起来,山里人不愿打熊的另外一层意思,是怕那家伙不好对付,你要是一枪打不中要害,它会让你丧命的。我也不知道其中的利害,主动要求去除害,同去的还有一个养蜂的本地人叫小井,我记得那天我特意到木工房刨了一根白杨木条子,因为我怕民用手电绑在枪上,当枪一响把手电震坏反而一亮一暗影响视线,听打猎的说杨木在月光下呈一道白线可映出准星方向。
    
      那天,天还没黑我就和小井早早吃了晚饭,好像还带了个馒头,我带的是把苏制7.62步骑枪,小井拿的是一把专门“打井”用的汉阳造的三八大盖枪,我们俩先转了一圈寻找合适的伏击位置,最后选择一个养蜂打井的小窝棚,那是柳条编的小房子位于蜂场小山坡的下方,而蜂场的篱笆门在斜上方,如果有月亮正好形成小屋、门、月亮三点一线很有利射击。
    
      天黑后月亮还没升起,小井就告诉我,熊来了,他见到它在篱笆门口一闪而过,我把子弹推上膛关上保险,几个时辰过去还没动静,我有点累了开始打瞌睡。朦胧中觉得头顶上一阵嘭!嘭!嘭的敲打声,我定神看:月光下,在三四十米处坡上一个庞然大物正围着一个大蜂箱,边跳边敲手舞足蹈好像特别高兴。
    
      正当我们俩在商量如何打时,大概声音惊动了它,它停下了舞蹈突然站了起来,俩前手掌垂在身体两侧,胸前的那条命门白毛项圈暴露无遗,打猎的告诉过我们打熊的要点,它横走时打前腿膀处那部位对着心脏区,站直时打白项圈中间也是心脏要害部位。
    
      就在那瞬间我大叫一声:“开枪!”只见一道亮光飞向熊的颈项,只听一声嚎叫,那熊往后倒下。我也在那瞬间眼睛一下子看不见东西,只听耳边又响起小井的急叫:“我枪卡壳了!”接着又听他急叫:“快开枪!它扑上来啦!”这是我才看清那大黑熊已离我只有十来米,张开双爪和大嘴发出糁人吼叫向我扑来,仿佛要把那小窝棚和我们一口吞下!
    
      我立即对准那块白色的地方开了第二枪,轰隆一声大黑熊应声倒下,只见它倒在地上嘴鼻自那不断吐着热气和喘气声,四肢也在抽筋似的抖动,我感到浑身发软望着眼前的一切发愣。不知道过了多久眼前忽然多了许多人,原来山下的战友听到枪响,在连领导带领下拿着枪奔到山上来了。
    
      黑压压的一大批人拿着枪围着躺在地下的大黑熊,大家都想早点把熊胸膛破开好去熊胆,当时我们只知道熊胆最值钱,而且,熊死后它的胆汁会自然化解,时间一长就会化光,这时不知谁叫了一声:“它没死正在动”哗!一下人群往外散开,也不知道是谁惊慌之中枪走火,“乒”的一声一颗子弹从一个战友耳边飞过,吓得他叫出了声!最后我们判断大黑熊确实已死,因为动物死了它的四肢是横躺伸直的,随即破开它的胸膛取出一个有猪心大的胆,为这我还获得奖励子弹24发,足足让我心里美了好长一段时间。

 故事来源兄弟团网,致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