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指》教学设计

(2013-03-07 20:21:32)
分类: 教学设计

                   5《手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手指》是六年级下册第一组“人生感悟”专题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本组教材教学要求:既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
    
本文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设计理念:
  
本设计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按照“感知--感受--感悟”这一认识事物的规律,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重在学生自主阅读,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逐步学会“略读方法,提高略读能力,扩大阅读面。从而培养学生写“所见、闻所、所思所感”作文。

 

教学目标:
    1.
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字词。读读记记“瘙痒、窈窕、秽物、堂皇、缈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
    2.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五根手指的各自特点,了解作者描写手指的方法。
    3.
领悟课文蕴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清楚了解五指各自的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难点:领悟课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五个兄弟,住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你们猜这是什么?对,就是手指。
    2
、谈话:同学们,我们人人都有一双手,手上长着十个手指(伸出两只手),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可你去仔细想过他们吗?是不是对他们的存在感到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这些普通的事物也会带给我们耐人寻味的启示。比如我每个人手上的五根手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手指》。

板书:5*手指
   3.
简介作者:丰子恺(出示课件)

丰子恺(1898.1975.)浙江崇德人。我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和翻译家,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的文章风格雍容恬静,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幽默风趣,反映社会现象。 他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过渡:那么文章围绕手指主要写了什么?丰子恺先生笔下五个手指各有什么长与短?请大家自己去读一读课文,找一找答案。
   1.
学生自读。(出示课件)提出自读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作者通过描写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点,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
汇报自读效果,讨论交流。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读准“瘙痒、窈窕、秽物、堂皇、渺小、附庸、养尊处优”等词语,不理解的词语提出讨论。(本文语言浅显朴素,较容易理解。)
 
2)指名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课文主要内容:课文先总写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_                  __,然后分别具体写__                  _,最后总结写                          _     __                         

(板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三、细读课文,了解特点,感受内涵。
  
过渡:文章主要写了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具姿态,各有长短,那么他们各自都有哪些长处和短处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并作出记号。
 1.
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找句子,理解。
1)找出写各手指长处的句子,读一读,理解。
  
重点体会表现大拇指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特点句子:a抓住“相帮扶住、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劲扳住”等词语。b体会“排比”的修辞手法在这里起的作用。c感情朗读。

其余句子略加点拨。
2)找出写各手指短处的句子,读一读,理解,师简单点拨。

3完成表格

 

手指名称

优    

缺  

大拇指

 

 

食 指

 

 

中 指

 

 

无名指

 

 

小 指

 

 

2.议一议:
1)你喜欢其中那个手指头?为什么?那么让你只保留这个,其他不要怎么样?为什么?
2)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你现在还认为你说的那根手指最有用吗?

3)丰子恺先生是怎样理解五根手指之间关系的?从哪里知道的?(最后一句--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板书:团结一致,根根有用,根根有力。
(这里可以相机引导学生发现文章结构--总分总)
四、品读课文,升华感悟,迁移运用。

1在读最后一段,升华内涵。

(1)            你能说出几个关于“团结就是力量”名言警句。

(2)            团结为什么能使力量变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充分发挥各人的作用,凝聚成一股合力;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等。

(3)            手指需要团结合作,才能扬长避短,发挥最优效果,从而帮助主人完成各项任务;那么,自然界、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你能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a.
做饭时需要油……他们各有各的品味。
b.
班级大扫除的分工,扫地,擦玻璃,抹桌子,倒垃圾各有各的分工。

C同学们当中也各有各的优缺点……
2.
(课件出示)“阅读链接”的小诗《手》,自读感悟。
作业:

小练笔。任选一篇

1。大家还记得五官争功的故事吧,下面就根据我们所学内容,以《五指争功》为题,编写课本剧或小故事。

2想想身边有哪些事物让你有所感触,有所启发,学习本课写法写一写,以平凡的人或事为对象,写一篇有自己感悟的短文。

 

板书设计

                  5手指

各有所能                                   根根有用

                 团结一致

各有所短                                   根根有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