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4/mw690/002cR0Omgy70SXUkLCj03&690
星期六,单位同事组织自驾游。他们是一群年轻人,也许是我年纪大些,我一直没和他们一起同游过。这次听他们说去仁化的双峰寨,因为我也没去过,所以参加了他们的自驾游。
他们的行程较简单,就是游玩双峰寨。之后我问他们还有什么行程,他们回答说没有了。剩下的时间该怎么打发,于是我向他们提出去同县的恩村走走怎样?恩村是一个古村落,原以为他们不喜欢,谁知我一提出,他们积极响应,就这样我们开始了恩村的行程。
恩村位于106国道旁边,交通十分便捷。我们过仁化县城往北行约25公里,就到了城口镇的恩村。我们的车停在村委会门前的空地上,只见村委的墙壁上张贴有宣传栏,着重介绍了恩村的悠久历史和美丽风光。
恩村始建于战国时期,是仁化县境内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神秘山村。据明《仁化县志》载:“越王勾践灭吴,其子孙避难此诶失路,逢老妇导之而去。事后,吴王子孙以金帛报其恩,此溪故名恩溪,其村曰:‘恩村’,沿用至今。”
恩村崇尚读书,自宋、元、明、清几个朝代,村里飞出了26位进士,考上武举,岁贡、拔贡,监生、庠生、太学生等三百多人,可谓冠盖连云,人才济济,曾称“江南第一世家”。
进步入恩村,首先要穿过一座古式门楼,它是北门。北门的匾额书写“拱北里”,有拱手北面朝圣的意境。门的两边镶着一幅古老对联:“入其门东蒙初步;到此地安定首关”,说明这个家族的祖先发祥于齐鲁的东蒙山,辗转迁徙到这里,而这门内的蒙姓就是岭南第一站。
http://s11/mw690/002cR0Omgy70SXf14OS6a&690
走进村里,我恰好遇到了一个村民,他向我介绍说恩村一些情况。他说恩村有200多户,人口1400多人,约八成以上姓蒙。恩村蒙氏的始祖是蒙念四,他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从江西于都南来韶州经商,后定居在仁化恩村。到第三代蒙天民首开科甲,中了南宋庆元年间一甲第十二名进士,被宋宁宗封为“文林郎”,并御笔钦点为仁化县知县。
蒙天民上任后,殚精竭力为官,构建营房公宅,建立官衙县府,修筑城墙堡垒,建筑水运码头,设立第一个县学馆,使县城初具规模,为仁化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宋宁宗皇帝知道后,恩赐在恩村为其家族建立了家庙。随后这位村民带着我参观了蒙氏家庙。
据恩村《蒙氏族谱》记载,蒙氏家庙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重修。家庙座西北向东南,砖木结构,面阔约10米,进深约16米,为二连三开间。硬山顶,琉璃滴水剪边,人字山墙,抬梁式木结构。门前左右开有拱卷门。门前2根红砂岩石柱,厅内8根木柱,柱础均为红砂岩石和麻石。石柱上雕刻对联,门檐承托,众多木结构雕刻精美,门板等多片有彩绘。
http://s16/mw690/002cR0Omgy70SXhaz0z8f&690
从家庙出来,沿着古街往南走,只见一栋栋青砖灰瓦的古民居。有些民居具有徽派特色,而有些民居又具有广式风格。一些古宅建筑外墙上有装饰浮雕、彩绘壁画,屋檐喙牙翘角,翠绿琉璃瓦档,显出高贵、典雅和庄重的气质。街道铺上橙黄色的鹅卵石,因时间的久远和脚步的打磨,表面光滑铮亮。
http://s16/mw690/002cR0Omgy70SXoAvqT7f&690
http://s13/mw690/002cR0Omgy70SXjqE5S8c&690
http://s5/mw690/002cR0Omgy70SXjtPUwe4&690
http://s7/mw690/002cR0Omgy70SXmTx3g16&690
http://s5/mw690/002cR0Omgy70SXmWsrGd4&690
http://s10/mw690/002cR0Omgy70SXmZ4Kdd9&690
http://s4/mw690/002cR0Omgy70SXn1Gy773&690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南门楼。它叫“图南门”,比“拱北里”小些,为四方门楼,与一段残存古城墙相连。南门楼用青砖砌成,楼顶斗拱挑檐。正门的上方正面镶有“观光”匾额,背面则镶有“钟灵毓秀”匾额。
http://s14/mw690/002cR0Omgy70SXruIuV0d&690
“一门三进士,三房七祠堂”,这是恩村蒙氏族人的骄傲,可惜现在只保存下来四间宗祠,分别是世科祠、功德房祠、长房祠、二房祠。而现存的四个宗祠中,世科祠是建筑规模最大、装饰最精美、保存最好的宗祠。
我们从图南门往右拐,很快就来到了世科祠。世科祠为三开间二进砖木梁抬架结构,硬山顶前互檐二层楼阁式建筑,前檐两柱直通楼阁斗拱托檐,瓦檐喙牙翘角,高出两侧瓦面,有大鹏展翅之势。大门前面设有木安全栅,漆上红漆,庄严肃穆。两柱上方托精美檐饰,横梁檩条雕龙刻凤,梁上托一大匾,匾上镌刻“叔侄亚魁”四个大字。
http://s5/mw690/002cR0Omgy70SXXGQw414&690
从世科祠沿河边的街道往回走,我们回到了村委会。为了看看城口河的风光,我便向河边走去。走着走着,看见一座古桥。古桥的一端连着古码头,另一端则连着古驿道。如今陆路非常发达,船运已经不存在了,所以古码头和古驿道都变了样,但具有悠久历史的恩村仍到处散发浓浓的文化气息,村里的人们仍过着与众不同的恬淡安宁的生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