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的驴友说想到南雄去玩,叫我做个方案,看怎么玩法。南雄市百顺镇有个古村落叫黄屋村,以前早就想去,不如此次活动就选择此地。
百顺与始兴县的北山相邻,如果从“始兴县城—南雄县城—百顺”路线走,不但路途远,而且风光也乏味,不如此次选择“始兴—北山—百顺”线路走,两全齐美。此方案告诉韶关的驴友,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我们开始走的是始兴县道X345,后来转入省道S244,到了塘背有个岔路口,往东就是去百顺的路。车开始驶进去百顺的路。由于北山的路弯多坡陡,车上有人出现了闷车的现象。因此后面的路段,车子不能开得太快了,这样,一路上我们悠哉悠哉地来到了百顺镇。
黄屋村在百顺镇的南面,外面由高高的青砖墙包围,只有通过西门和南门才能进入村里。我们先来到了西门,西门的旁边挂着一块匾额,记载:黄屋村,建于明代洪武十年(1377年),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是南雄市文物保护单位。大门由花岗岩砌成圆穹形,门扇厚约10厘米,用铁皮包裹,可以防火攻。上方花岗石匾阳刻横书“义路礼门”四个楷书大字,字体古雅劲秀。
进大门,是小巷,其实是靠外墙做成的房子的深度,有两层楼。围屋中间也建有房子,房子与房子之间用河卵石砌成沟渠和檐街。
以前黄屋村里面住着600多人,俨然像个大家庭,和睦热闹。如今有些人家已经搬出,只剩下少许人家,显得有些萧条。墙壁上的一些文革标语,仿佛在讲述那个时代。只有一间房屋的房门漆上红漆,还有当年的气派,原来是黄屋村的祠堂。
我们从祠堂出来,继续畅游此村。看着看着,我们又像走迷宫一样转回了原地,没找到出口。恰好一位老伯给我们带路,才找到出口。原来这个出口,拐角像个死胡同,而且还要经过一小段黑巷,再拐个角才是真正的出口。这么带有迷惑性的出口,难怪我们找不到出口。
这个出口叫南门,南门的大门与西门基本相同,但出口外面却是高高的、深深的巷道。恰好有位模特从小巷深处走来,如果天下着雨,她再撑把红红的油纸伞,还挺有徐志摩笔下《雨巷》的韵味。
http://s16/mw690/7888920agd354009700df&690
http://s14/mw690/7888920ag7b886692ee5d&690
http://s7/mw690/7888920agd3540224f076&690
http://s16/mw690/7888920agd3540342e3cf&690
http://s7/mw690/7888920agd35403cf38b6&690
http://s15/mw690/7888920agd35404d24eee&690
http://s12/mw690/7888920agd354050035fb&690
http://s10/mw690/7888920agd35405aaeac9&690
http://s7/mw690/7888920agd35406af4326&690
http://s3/mw690/7888920agd353fff04f72&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