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子古镇,位于四川省成都市
崇州,在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凤栖山下,与青城后山连接。有以晋代古刹光严禅院为中心的32座寺庙等古迹。
街子古镇,五代时名“横渠镇”,因横于味江河畔而得名。
境内有晋代古刹——光严禅院、凤栖山旅游风景区、千亩原始森林、千年银杏、千年古楠、清代古塔、清末民初古建筑一条街、宋代民族英雄
王小波起义遗址、唐代一瓢诗人——
唐求故居,有古
龙潭、五柜沱、云雾洞等,全镇各种文物古迹二十余处。
崇州街子镇西距成都50公里,地处
邛崃山脉,毗邻青城后山和九龙山。街子镇东北与
都江堰接壤。
岷江的支流味江流经地势平缓的街子镇口,形成一泓碧潭——龙潭。古镇水系发达,地下水丰富,石板路两侧及屋前院后,常年清水不断,因而有“川西水乡”之名,“青城后花园”之称。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街子古镇遭受重创。经过2年多灾后重建的集中打造,于2010年5月10日,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10年街子古镇幅员面积41.1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在2010年全镇的总户数为9,765户,总人口为31,756人。
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阴
本次回成都主要是陪老妈的,天天在家呆着哪里都没有去玩,快要离开成都时老弟说陪我到附近玩玩,我说老妈早想去街子古镇了,就去街子古镇吧。于是我们一行四人开车去了街子古镇,在古镇外围找了一个可以打麻将喝茶的茶馆,停了车,从一条小路来到古镇的主街道。
街子古镇在凤栖山下,与青城后山相邻,是典型的清代西南小镇。
街子古镇不仅有天府之地的山灵水秀,也有晋代古刹的庄严肃穆,可惜我们没有去“光严禅院”。
同时街子古镇还是成都市五大天府古镇之一。

我们沿着街子古镇的主街道边走边逛,

老弟和弟媳相谈甚欢,我尾随着他们不断拍照。
崇州街子镇为青城山古镇,它集中反映了四川西南坝子结合部独特的自然风光;具有深厚的优秀文化积淀;其物产曾经影响过全国的政治、军事;现存建筑朴素,小巧,是反映清代祖国西南小镇风貌的典型实物。
街子古镇留影
感觉这座“瑞龙桥”与都江堰的“南桥”差不多,就是规模小点,

桥上是雕梁画柱,桥顶的一对对金龙和装饰画非常精美。

看到
河上还有一座桥横跨味江,江水碧绿,游船悠悠,游客很少,

隔着桥栏杆观景,别有情趣,

一幅青山绿水的天然画卷。

我们在桥上漫步,

很快就到了对岸的桥头,阴天也分不清东南西北,大概是
味江河的西岸。

老妈他们坐在桥头亭榭里休息聊天,
味江河的西岸也没有什么景点,我就在桥上拍拍照片,

桥上顶棚有相对应的二排大幅的字画,没有仔细看字画的内容。

从
味江河的西岸回到街子古镇中心区域,这时来了几个旅行团,游客顿时多了起来。
前方高高的五层尖塔,为字库塔,建于清道光年间,用石条、石墩和青砖建成。
塔高15米,塔呈六方体形,最上面的四层外墙刻有“白蛇传”等壁画。

字库是信奉“惜字是福”的街子人认为:随便丢弃、污染有字的纸是缺德的事,应该把废弃不用的字纸放在特制的纸篓内集中起来焚化。
于是分别在街道的上场口和下场口修建了两座专供焚纸用的字库。
上场口的那座已毁,下场口的这座至今保存完好,成为古镇的一道景观。

我们穿过街子古镇中心区域来到古街区,
古街区现存以江城街为中心的六条街,古建筑6.8万平方米。
街道两旁房屋大体根据《清工部法则》营造,以清代中、晚期建筑为主,尚有明代水井等。

看看街子古镇的烟熏鹅、
牦牛肉、老腊肉、熏肉、烤串,

走在镇子上那个香啊!口水就要出来了。

进入“李家大院”浓浓的川味,夹杂着暖暖的温馨。

“有间客栈”是不是很“巴适”!老板都悠闲的抽着烟、聊着天,看来还没有到旺季。
最后与村姑合影留念。
参观游览了街子古镇,回到我们停车的麻将馆,咨询了店老板哪家的餐食比较好,在离她家不远,古镇外围的一家餐厅吃了川味的午餐。只要不在古镇商业中心吃饭,街子镇的餐饮真便宜,我们四人才花了130元。街子古镇不收门票,非节假日去游玩,人不多,车也少,印象还不错。
吃完午餐在都江堰市区车游了一番,然后去了父母、弟妹们工作、生活了几十年的“灌853”,“5.12”大地震后“853”旧貌换新颜,完全变样了,但是仍感荒凉、僻静、阴森、没有生气。下午四点多钟回到成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