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315日本质量戴明管理 |
315又到了,有些感慨。
无非又是一个“质量”的节日。关于质量,我们表了太多的决心,定了太多的榜样,大多的……却又是太多的空话。
日本,我们的邻国,靠的就是“质量管理”发的家。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质量管理是美国人发明的,但完美运用、臻于化境的却是日本人。
日本,现在已经是质量与品质的代名词。而面对着近些年一系列产品召回事件来看,在我看来,也许不单单是日本的这一代产品出了问题,而是这一代日本人也出现了问题。
我们先谈一谈历史。
戴明,许多人根本没听说过的一个人,不过这位美 国先生却彻底的改变了日本的国途。
德国的相机,日本的相机;德国的汽车,日本的汽车,这都是质量的代名词。
日本自二战后依旧是一个庸庸小国,生产的产品在当时定位为“世界的垃圾”,即出口量大,但质量及其的参差不齐。“破烂工厂”的雅号也是由此而来。
然而,这些往事在戴明博士的出现后,彻底的被尘封住了。
戴明(W.Edwards.Deming)(1900 - 1993)博士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不过在美国本土却郁郁不得志。去日本的几次演讲后,日本人彻底的对这位外国先生的质量管理理念产生了兴趣,于是聘请戴明博士留日指正。戴明博士于是为日本整个国家的企业制定了质量管理方案,并得到了彻底贯彻。
日本是个很夸张的民族,那时的人们都带有狂热的武士道精神。而正是这种精神与信仰,加上科学的质量管理决策,使得“日本出品”在短短的十几年内变成了“必是精品”。
如果去质问日本企业的“发家史”靠的是什么,那么60%靠的是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却打上了那一代人科学、严谨、力量的标签,从而拥有了现在卓尔不凡的“日本制造”。
日本也是第一个设立质量管理奖项的国家,而以戴明命名的"戴明品质奖",至今仍是日本品质管理的最高荣誉。
日本工业产品几乎没有不是高品质的,这是一个国家质量观念以及竞争的结果。而我们的国家,至今还尚未出现以为公认的质量管理人才。也许现在的质量管理早已不是企业存货的根本,不过,值得商榷的是,我们这个民族的魂魄总是那么的昏昏欲睡。
其实,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当年老一辈的日本“质量人”正在逐渐的退出了历史舞台,他们的信仰到底传没传到下一代,也就是现在的这一代,很难说;而这种伟大的质量观在日本到底能延续多久,生存和发展多久,还是值得纠结的。
日本的产品若仍旧陆续的出问题,我坚信日本的新一代人绝对出现了问题。